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静梅 《新闻爱好者》2011,(24):112-114
如何完成新闻事实的阐述,把良好的电视画面视觉形象传达给受众?电视新闻制作人员在进行图像剪辑时不仅要遵守镜头组接原则、组接技巧,更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开好头来收好尾、镜头长短要适度;多用固定少运动、把握节奏画面畅;充实画面手段多、慎用特技巧补救;同期播音融一体、提前准备回头查。  相似文献   

2.
张静梅 《新闻爱好者》2011,(12):112-114
如何完成新闻事实的阐述,把良好的电视画面视觉形象传达给受众?电视新闻制作人员在进行图像剪辑时不仅要遵守镜头组接原则、组接技巧,更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开好头来收好尾、镜头长短要适度;多用固定少运动、把握节奏画面畅;充实画面手段多、慎用特技巧补救;同期播音融一体、提前准备回头查。  相似文献   

3.
镜头足构成电视片的基础,镜头与镜头之间组接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最终电视片的内容表达和艺术表现。对于电视新闻而言一镜头组接的目的不仅是增强艺术感.更重要的是传递新闻信息。归纳各种电视制作技巧的阐述一电视新闻的镜头组接一般应遵循以卜五项原则:一、画面内容的逻辑性原则电视新闻是运用电视手段对新闻事实的纪录和报道,画面是报道的主要载体,因此,画面内容的衔接必须既合乎生活的逻辑,又合乎人们的思维逻辑,也就是说既要符合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满足人们欣赏电视片的视觉心理要求。罗姆在《电影创作津梁冰指出;…  相似文献   

4.
胡立德 《当代传播》2006,(4):99-100
电视记者运用镜头画面反映报道新闻事件时,镜头的目的性和合理性是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镜头的目的性,一般包含两方面涵义:一是摄像记者和新闻编辑在报道新闻时,想要通过镜头内容来反映什么事实或说明什么主题;一是记者和编辑在拍摄或剪辑镜头时,对画面手段和技巧运用出于什么想法和意图。本文主要是从后一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沈春风 《视听界》2004,(4):84-84
镜头是电视节目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一般说来,单个镜头不能独立用来叙事或表意,意义的产生是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的。因此,镜头的组接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也不例外。通过镜头组接,新闻事实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压缩,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内把新闻事实叙述清楚。虽然电视新闻镜头组接只采用一些简单的剪辑手法,但仍需要遵循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张秀华 《大观周刊》2012,(52):28-28,33
电视剪辑是电视创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每一部电视作品都是由若干个电视画面组合而成。电视片中若干个不同内容的画面,通过合理组接,构成一个个完整的蒙太奇段落。对电视创作者而言,单个画面就是词汇和句子,而画面的组接技巧则是语法和修辞。因此,电视创作必须要掌握好画面剪辑技巧,艺术地再现现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画面、声音、解说、编辑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其中镜头画面更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拍摄到合适的镜头画面,对电视专题片的摄像人员来说,是一门非同寻常的"功夫课"。顺利完成一部专题片的拍摄,摄像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8.
<正>在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过程中,画面、声音、解说、编辑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四个方面,其中镜头画面更是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拍摄到合适的镜头画面,对电视专题片的摄像人员来说,是一门非同寻常的"功夫课"。顺利完成一部专题片的拍摄,摄像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  相似文献   

9.
王楠楠 《新闻窗》2013,(2):53-53
电视画面剪辑是电视制作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创作方法,电视画面素材只有通过编辑才能将最合适的画面,按最理想的方式组接起来,达到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完美融合。流畅是剪接的基本要求,剪辑的技巧在于没有剪辑。剪辑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伴随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地对电视节目提出更高要求,这在客观上促使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员充分挖掘和综合电视的表现手段,不断地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电视节目。反应镜头的逐步使用就是一个例证。所谓的反应镜头,指的是在电视采访画面的剪辑中插人的和采访主题相关的人物、景物的画面。下面笔者从反应镜头的类型、功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其略作探讨。一、反应镜头的类型目前,反应镜头在深度报道类型的新闻片、专题片中多有运用,归纳起来主要以四种形式出现:(一)正在采访的记者画面。比如《新闻调查》中经常出现的记者…  相似文献   

11.
朱玉华 《新闻传播》2023,(16):155-157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上,精神需求也更加多样。在这样的背景下,专题片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在对其进行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剪辑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着整体的视觉呈现效果。因此,必须合理运用相应剪辑技巧,提高专题片整体剪辑制作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剪辑技巧在专题片后期制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何云红 《今传媒》2015,(3):119-121
在电视专题片中,文稿是基础,画面是根本。画面设计和剪辑水平是节目优劣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探讨提高叙事画面的密度,使画面与表现内容的联系更加紧密;找准剪辑点,留好气口,使节奏张弛有规律地交替变换;做好景别、影调的统一以及用心设计写意画面,将写意镜头具象化,使写意镜头兼具意境营造、物象象征和叙事功能为一体等,寻找提高电视专题片画面张力,提高节目可视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主要探讨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技巧,包括镜头组接的技巧以及蒙太奇技巧,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电视画面的编辑也叫组接、剪辑,其基本理论是电影蒙太奇理论。它集中表现在镜头与镜头的承接关系上。一部片子从选材、构思、策划、撰稿到拍摄、剪辑、配音、合成的整个过程中,摄像与剪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当摇臂摄像师建立起剪辑意识后,在前期拍摄时就不是盲目的而是掌握着拍摄的主动性和目的性。这样拍摄的运动画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后期剪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最近在编辑电视新闻时,经常发现一些新闻片的画面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拍摄主体不突出、镜头没成组、画面之间无逻辑关系等。有的电视新闻片如果离开解说词,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堆拼拼凑凑的杂碎镜头,好像是专门为了配合解说词而贴上去的。笔者认为,要增强电视新闻的可看性,画面拍摄也应该严格规范,必须从拍摄时突出主体画面、镜头成组完整叙述新闻片断、合理剪辑理顺画面逻辑关系等方面入手,去改变这种现象。一、电视新闻拍摄要突出主体画面  相似文献   

16.
后期剪辑是如今影视后期制作的重要流程,也可以说是影视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空间与时间的画面组合,近年来,我国主要的剪辑方式是利用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本文将探讨画面的剪辑技巧以及剪辑中常遇到的问题和注意点来提高整体的剪辑水平。  相似文献   

17.
叶帼 《新闻前哨》2009,(9):74-74
电视剪辑是新闻节目制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创作过程。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它并不是镜头间“积木式”地堆砌,而是剪辑师在充分考虑稿件内容、图像资料、镜头之间逻辑后进行的合理选择及连接.它是对新闻事件最有力最直接的表现。那么,电视新闻在画面剪辑上有哪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剪辑是制作新闻的手段之一,而剪辑从业人员的剪辑艺术方法及技巧关系到电视新闻的播出效果。本文将对电视新闻画面的剪辑艺术方法及技巧进行分析,以期对大家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王洪潮 《大观周刊》2013,(6):295-295
近年来,在新媒体领域迅速崛起的微电影在视频领域大行其道,本文通过在制作微电影的过程中,如何建立节目的剪辑风格、控制剪辑节奏、把握整体结构、镜头之间的组接上探讨后期剪辑的几个技巧以及后期剪辑时应注意的问题。阐述后期剪辑不仅是对作品内部各种要素的包装,而是对作品的成品包装。  相似文献   

20.
方汉林  张辉 《新闻前哨》2001,(11):29-29
要使电视画面语言成为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构图、布光、镜头运用、画面组接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要了解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当今世界瞬息万变,观众看电视新闻的目的,主要是在最短时间和最快速度获取新闻信息,了解事件真相。因此,要求记者有扎实的基本功,记者所采制的新闻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观众易于接受。其次。强调新闻必须用事实来说话。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真实并不等于拍出来的画面就一定真实。这就要求记者在拍摄中把握好摄影技巧的同时,必须摒弃导演、摆布的拍摄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