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200位专家学前后5年的集体努力,已于2000年9月通过验收,同年11月公布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这一项目采取自然科学与人社会科学多学科结合的研究途径,制定了《夏商周年表》,为我国古代夏商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年代学提供了科学依据,使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有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丁肇文 《科技文萃》2001,1(1):144-146
11月9日,“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夏商周年表》,将中国史纪年前推了整整1229年。实际上,从西汉刘歆开始,2000多年来,我国历代都有学者为推定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年代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但是由于研究的材料和手段有限,在一些关键点上一直没有突破;而伴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题,一批我国历史纪年中长期悬而未决的疑案今天终于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刘森 《中学文科》2007,(9):31-34
热点1"夏商周断代工程"热点:1996年5月,国家启动了有300多位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共同参与的迄今最大规模的科研项目。经过三年多艰苦努力,"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结硕果。该工程采用新的研究思路,运用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伯谦 《科技文萃》2001,(2):158-159
对古史年代的研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若从西汉刘歆算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有关夏商周三代年代的研究,一直是古史年代研究的重点,先后提出过不少三代年表,对夏商周时期重大事件发生之年也作出过种种推断。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研究手段的落后和研究方法的单一,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始终未能取得突破。国家九五重大科研课题“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采取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方法,经过两百多人五年的努力,对夏商周年代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对西周和商后期提出了比较准确的年代,对商前期和夏代建立了基本的年代框架,并依此提出了新的夏商周年表。毫无疑问,该年表的提出,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深入。 新的夏商周年表,是多学科协作研究成果的结晶,考古学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参与学科,根据有关夏商周时期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建立的夏商周考古分期标尺,以及通过按期别和单位采集的系列含碳标本14C测定拟合结果建立的夏商周14C年代框架,是新的夏商周年表得以提出的基础,是重要的科学依据之一,这是以往任何三代年表都缺乏的。 围绕“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的目标,根据拟定的课题,自1996年“工程”启动以来,先后组织了对17个遗址新的发掘,这17个遗址是: 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山西曲沃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陕西西安丰、镐遗址,陕西周原遗址,陕西武功郑家坡遗址,陕西歧山王家嘴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河南安阳洹北花园庄遗址,河北邢台东先贤遗址,河南郑州商城遗址,河南偃师商城遗址,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陕西商州东龙山遗址,河南新密新砦遗址,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河南禹县瓦店遗址。 新的发掘,填补了夏商周文化谱系中的缺环。例如对琉璃河西周燕都居址的发掘,找到了西周中期的遗存,第一次将居址分为西周早、中、晚三期。对安阳花园庄、邢台东先贤的发掘,找到了商代前期晚于郑州小双桥早于殷墟文化一期的遗存。对新砦遗址的发掘,再次确认了介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期的新砦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本情况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我国“九五”期间的重点攻关项目。从1996年5月启动,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到2000年10月通过了国家验收并获奖。它是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的上古夏、商、西周三个时期的年代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借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东风推动学科交叉的深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国学专修班彭林编者按:北京师范大学借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东风,组织国学专修班,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理科交叉,努力培养文理兼通、学术素质较高的学生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他们的作法,也是...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史的研究中,有许多问题似乎都指向汉语的最初形成过程.近年来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华夏文明是一个多元混合而成的文明,汉语的形成也极有可能与此相类.夏商周不同源,其语言自然也不是同一种.但夏商周存在密切接触,其语言接触自然也存在.而周的来源还有北方胡狄成分.因此我们可以推想,汉语的形成曾是一个复杂的混合过程.  相似文献   

8.
当跨入新世纪的门坎,回首中国学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占有十分引人瞩目的地位。1996年5月“工程”正式启动,经过近五年的努力,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我国历史纪年向上延伸了1200多年。这是中国学术界献给新世纪的一份厚重礼品。  相似文献   

9.
叶常仙 《物理教师》2004,25(5):45-46
1996年实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该项目经过200多位专家历时5年的联合攻关,其标志性成果《夏商周年表》于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这一研究成果将我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填补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一大空白。  相似文献   

10.
据11月9日各大传媒报道,我国科学家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公元前841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使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学标尺。为了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反映到历史教材中,教育部直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具体安排。人教版初中、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以及小学社会、中师历史、幼师历史教材,都将及时加以修订。夏商周断代工程是1996年5月启动的国家级“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这项工程集中了我国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科技测年学等学科门类的200多名老中青专…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房山区的夏商周时期遗存集中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80年代的三次文物调查工作中。琉璃河遗址发现了西周燕国的都城遗址、居住址,以及贵族及贫民墓群,墓葬中出土器物的铭文证实了该地是西周燕国的封地所在。镇江营与塔照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使北京地区先秦考古文化的类型与谱系渐趋清晰。窦店城址的调查和试掘,了解了城址的平面形状、城墙残存情况、筑城方式和城的维修及使用情况等。丁家洼遗址是北京首次发现的春秋时期居址。南正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陶器的谱系编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房山区现已发现的夏商周遗存在北京域内的夏商周遗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夏商周是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时代,洛阳地区的夏商周考古遗存非常丰富,因而,洛阳开展夏商周田野考古工作较多,科研成果丰硕。唐宋时期这里或为“东都”或为“西京”,是一个建立礼仪制度、引领社会文化风潮的中心。如今的考古发现十分丰富,遗迹、遗物在隋唐五代宋考古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为进一步发掘和弘扬河洛文化,特组织刊发如下三篇文章,供读者参考,并热忱期待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河洛文化惠赐大作。  相似文献   

13.
夏商周是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时代,洛阳地区的夏商周考古遗存非常丰富,因而,洛阳开展夏商周田野考古工作较多,科研成果丰硕。唐宋时期这里或为“东都”或为“西京”,是一个建立礼仪制度、引领社会文化风潮的中心。如今的考古发现十分丰富,遗迹、遗物在隋唐五代宋考古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为进一步发掘和弘扬河洛文化,特组织刊发如下三篇文章,供读者参考,并热忱期待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河洛文化惠赐大作。  相似文献   

14.
夏商周是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时代,洛阳地区的夏商周考古遗存非常丰富,因而,洛阳开展夏商周田野考古工作较多,科研成果丰硕。唐宋时期这里或为“东都”或为“西京”,是一个建立礼仪制度、引领社会文化风潮的中心。如今的考古发现十分丰富,遗迹、遗物在隋唐五代宋考古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为进一步发掘和弘扬河洛文化,特组织刊发如下三篇文章,供读者参考,并热忱期待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河洛文化惠赐大作。  相似文献   

15.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制休。中国历代朝代歌 ~~  相似文献   

16.
要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民族迁徙和融合的时期,中原地区民族向四边迁徙与当地土著族融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和文化。三代时期湘鄂赣的民族和文化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产物。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提到了一件纪录有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宜侯矢铜簋。并注明:“江苏丹徒市出土。”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国家科委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李学勤被聘为首席科学家。2000年工程通过验收,其阶段性成果将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纪年向前延伸1229年。这被认为是在现有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好成果。  相似文献   

19.
石永胜 《学周刊C版》2011,(2):194-194
古代地方行政机构在不同时期的设置上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本文简述了从夏商周到明清的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介绍了地方行政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其职能趋势作了简要探索。  相似文献   

20.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三个统一的多民族奴隶制大国。章通过对春秋分裂的历史原因和态势的分析,指出分裂必然导致内乱和战争,进一步肯定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