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溪是国歌作曲者聂耳的故乡,理应在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中承担起重要责任。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既呼应了当前全国上下开展“讲好中国故事”活动的时代背景,又有效推动了聂耳故乡本土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有鉴于此,阐述新时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时代意蕴,紧扣“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讲什么、谁来讲、讲给谁、怎么讲的逻辑主线,展开“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叙事基本要素的深入探究,即叙事内容、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和叙事方式,并尝试为“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传播构建出一个合理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2.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对外传播工作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是战略传播思维的体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本文尝试从叙事范式理论出发,就如何构建"好故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讲好中国故事是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在当前国际舆论环境下,讲述中国故事存在一些外部挑战,例如海外受众对中国存在着负面刻板印象、认知偏差以及情感失真的问题。对此,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强化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布局和策略创新。在国际传播语境下,柔性叙事和软性传播具有积极价值,值得进行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而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传播中国声音中,从事对外传播的媒体说什么,怎么说,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当前外宣工作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最大压力。面对日益复杂而严峻的国际舆论环境,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支点和基点。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两个结合”,以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为切口、文化品牌为支撑、普通党员的“小故事”为载体、中外“朋友圈”为依托,有针对性对外讲好新时代党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张芸 《对外大传播》2016,(10):73-75
随着我国积极外交战略的实施和大国地位的崛起,全面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良好的地方形象,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这既是国家文化、外交和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故事是凝聚了中国人思想、情感、意志等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广西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特有的山水文化,并在不同时期被广大劳动人民及不同作家们赋予了特定的人文精神和思想观念。广西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为基础,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山水文化,其不仅是中国故事的内容载体,而且它本身也是构成“中国故事”的核心内容。该文通过分析广西山水文化的突出优势,和其所蕴含的中国精神,探索如何运用特有的山水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为广西山水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是新时期外宣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讲好中国故事为新形势下对外传播指明了方向,学习领会贯彻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论述,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要主动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重视议题设置;要开展多种形式对外传播,增强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宣传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己任,着力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上下功夫,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加强顶层设计和大外宣格局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支撑;重大主题对外宣传精彩纷呈,中国故事赢得世人瞩目;领导人高访外宣取得突破,大大提升了中国故事的国际影响力;新闻发布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造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权威平台;中外媒体和智库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合作讲好中国故事成效明显;有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声音在全球传播更快更远;中华文化走出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了中国故事的亲和力。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既面临着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同时也具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对外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以创新精神谱写讲好中国故事新篇章。一是推动话语体系创新,增强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影响力;二是打造多元传播主体,为讲好中国故事壮大力量;三是构建立体传播格局,为讲好中国故事拓宽渠道;四是要把握分众化传播趋势,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性;五是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为讲好中国故事夯实文化根基;六是加强外宣理论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对外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局势空前复杂多变的当下,如何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亟待加强外宣理论和实践研究。曾长期为美国和日本政府机构做战略传播、对外宣传和公共外交的研究和咨询的南希·斯诺教授,聚焦中国对外战略传播这一核心议题,围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等外宣领域热点问题提出,中国的多样性是中国故事最好的叙事方式,要通过开放、参与、多样的交流重建对外沟通渠道,用微观视角和民众口吻进行对外叙事,让“一带一路”成为中美重开对话的走廊,推动两国关系早日回到相知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向世界讲好中国减贫故事,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面对“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中国减贫故事的国际传播既不能落入西方的话语窠臼,也不能陷入“自说自话”的情境。应对中国故事进行国际化表达,构建中国故事的海外叙事体系,提升中国话语的感召力和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外合作出品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是推动中国减贫故事“出海”的一次有益尝试。该片采用“第三者”叙事,汇聚多方力量讲述普通中国人圆梦小康的故事,通过拓展外宣渠道,创新话语体系,有效助力减贫故事走出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家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近年来,中国的影视传媒在政策支持、市场繁荣、产业链延伸等利好的促进下持续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受众的流失以及满意度的降低、网络平台对广告市场的挤压等,要想承担“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从当前影视传媒的传播实践分析出发,探究影视传媒在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2.
数据时代,由技术引发的传媒业变革给对外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外传播要在新的条件下实践"讲好中国故事",用户需求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新时代的对外传播应加强对数据工具的运用,分析用户需求,指导信息生产,通过构建与受众的同一性,进而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讲好中国故事应该围绕构建中国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开展,服务好国家的国际传播战略。既不能因为强调用户需求和数据时代的环境和反馈,放松建构话语体系这一使命,也不能因噎废食,走回单向宣传、生硬刻板的老路。  相似文献   

13.
正如何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才能确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政策和办法,以创新精神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回顾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积极顺应人民期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那么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呢?笔者认为,尊重新闻与传播规律是唯一法门。基于中国现实,笔者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十个建议。一、尊重人性,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故事和意象构成的符号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前提是尊重人性,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战略家们认为,国家实力由外交、信息、军事和经济(简称DIME)组成。如政治、军事、经济等优势不能及时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具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陕西红色文化也需要传播到国际社会,让世界了解陕西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真实、立体的陕西形象,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助力讲好中国故事。该文聚焦陕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陕西红色文化外译和对外传播现状的调研,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的提升策略,旨在提升陕西红色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效能,实现最大化的跨文化传输,使红色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国际舆论场中,中国形象“自塑”滞后、“他塑”强势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面对西方对中国的污名化,中国应解构其话语霸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重建自身的对外话语体系。从故事上,应以传统中国、现代中国和全球中国为叙事对象,讲好中国的经典故事、发展故事和开放故事,从而增强对外话语的感召力、创造力、公信力;从话语上,实践中应从网络文学、游戏等多元叙事形态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叙述维度,并乘着全媒体、跨媒介的东风,通过IP运营实现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最大化,从而建构具有连续性、整体性与全局性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要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也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讲好新中国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中国史研究深刻回答时代新课题,也需要讲好新中国故事回应世界关切。为有效应对讲好新中国故事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困难与挑战,应加强统一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协同配合;加强理念创新,构筑全领域传播矩阵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加强风险研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差异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好国内国际两支队伍。  相似文献   

18.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对俄传播中国声音,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对于深化俄罗斯民众对华认知、塑造中国形象、加快两国关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俄罗斯青年群体对中国的接受和亲近度明显提高。中俄青年是两国发展、友好交流的未来。对俄罗斯青年群体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未来我国对俄传播工作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故事、中国形象由一个个独特的地方故事、地方形象构成。挖掘地方故事、展示好地方形象对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好中国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发展中国家新闻官员和记者来华研修期间"地方行"实践活动,分析讲好地方故事、展示地方形象对构建和传播中国形象的重要性和独特优势,进而探索如何在新时代充分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思想。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强调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此,讲好中国故事,既是一个关系到中国自身发展、构建中国与世界新型合作关系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做好跨文化交际以及构建国家形象的复杂技术问题。汉语国际教育是我国对外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