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目前,中日领土争端、历史问题、军事安全互信等多种问题同时爆发,中日关系处于最严峻时期。如何做好对日传播,面临着非常挑战。记者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就对日传播问题,专访了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委员。目前的中日关系是个阶段性的问题《对外传播》:您在日本已经累计工作生活了26年,出任驻日大使之前还担任过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和驻韩国大使,您对亚洲问题,特别是日本问题很有发言权。您如何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我们在对日传播上应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对外传播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跨文化传播论坛”余音绕梁,为业界瞩目,为中国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同时,由其精心策划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智慧传播——赵启正论交流艺术》、《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危机事件报道案例分析》等图书,也在业界颇受好评。中心的境外涉华舆情研究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开办此栏目,就是借助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研究平台,将相关成果供读者交流分享。 本文作者赵启光,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教授。1982年从中国赴美国留学,1987年获马萨诸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周年到美国卡尔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任教,开创并主持该校中国语言文学部及美国大学中国语言文化中心,1993获终身教授。著作有英文《龙的研究》(A Study of Dragons,East and West),中文《客舟听雨》、《异乡异客》、《康拉德小说选》、《世路心程》等。  相似文献   

3.
正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作者张宏洲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项目高级研究员,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和区域资源安全、中国渔业政策和海洋安全。曾出版《中国与亚洲跨境水资源政治》(2017)和《中国对资源的全球探索:能源、粮食和水资源》(2016)等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07,(9):41-41
2007年8月28日上午9点,第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及亚洲未来。 “北京-东京”论坛由中国日报社与日本言论NPO组织和北京大学共同发起和组织,是中国新闻界和学术界首次与日本民间组织携手,为促进中日关系发展、加强中日相互了解而共同搭建的中日民间高层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5.
2015年10月24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0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论坛开幕前夕,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22日在北京发布。作为"北京-东京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关系同步舆论调查自2005年首次实施以来,已成为反映中日两国民意、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也为论坛提供了重要的民意参数和讨论话题。当前中日关系虽然开始逐步走出前几年的严重困难局面,但由于两国之间既有历史感情纠葛,也有现实利害冲突,形势依然敏感复杂。对于双方政府和国民来说,两国在地理上互为邻国的物理属性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在影响力上共为亚洲大国的结构格局也将持续。中日关系已有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值得双方高度珍视,精心维护。未来两国谋求共同安全,实现共同发展,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亚洲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相似文献   

6.
当前,日本媒体对中国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而且涉华报道的比例越来越大,涉及方方面面,日本媒体在对华舆论上影响越来越大。《朝日新闻》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考量《朝日新闻》(英文版)的涉华报道,探究其对中日人民情感和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雪 《对外大传播》2013,(11):60-61
CCTV-NEWS与NHKWorldTV同为亚洲的英语国际电视新闻频道,二者都试图以与BBC、CNN相异的东方视角来打造亚洲新闻.建成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电视新闻频道。NHKWorldTV于1998年4月开播,受众为海外侨居的日本人。2009年2月,NHKWorldTV改版后面向海外受众,转型为英语国际新闻频道,传递亚洲和世界各地的动向,介绍日本社会与文化,旨在让世界观众了解当今日本。NHKWorldTV重新设定了频道标语:“观察亚洲的窗口”(Youeyes013Asia),这也是该频道的品牌核心,它提出要从BBC、CNN不同的东方的视角来报道亚洲新闻。  相似文献   

8.
《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于1953年,今年6月《人民中国》(日文版)迎来创刊65周年。65年来,作为对日传播的领军媒体,这本刊物见证了中日关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通过对民间外交和大量文化交流实例的关注,系统地追踪报道了民间力量推动两国关系发展这一中日间独有的现象,对推动两国民意相向而行作出了持久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漳州文化传统对郑子瑜学术操作的影响毛策神交新加坡华裔学者郑子瑜先生已经好多年了。近年来,他曾在大陆出版了《诗论与诗记》、《挑灯集》、《中国修辞学史稿》、《唐宋八大家古文修辞偶疏举要》、《郑子瑜学术论著自选集》等学术、文艺著作。加上他分别在新加坡、日本...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1月19日至20日,在日本东京南青山松山芭蕾舞团的演练剧场举行了新编大型历史史诗《白毛女》的公演。在中日关系处于特殊历史时期以及人们愈发认识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性的今天,该剧的上演似乎具有特殊意义。电影《白毛女》1952年流传至日本后,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然而,不同社会阶层对《白毛女》的理解各有偏重。左翼知识分子及产业工人更多地从阶级意识、革命理想出发,希望日本也能效仿《白毛女》中展现  相似文献   

11.
王敏 《对外大传播》2015,(2):40-42,56
<正>2014年9月9日,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共同实施的一年一度"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在东京发布。该调查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本次调查是第十次。日本方面的调查以全国18岁以上的男女(高中生除外)为对象,有效调查结果1000件。调查结果显示:两国公众继续看重中日关系,但对两国关系现状认可度达近十年最低。其中,对中国抱有不好印象的日本人达到了93%,在2013年时90.1%的基础上继续上升了2.9个百分点。更有甚者,据2014年12月22日《环球时报》所刊登报道称,日本内阁府12月20日公布的2014年"外交舆论调查"结果显示,日本民众对中韩两国"无亲近感"比例  相似文献   

12.
《对外大传播》第11期部分读者反馈: 当日本读者看到《东京,“外交”和“外宣”在这里握 手》话题之后,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受日本日中友好会馆 村上立躬理事长的委托给《对外大传播》主编寄来了该学 会编著,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友谊铸春秋——为新中国 作出贡献的日本人》卷一和卷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日本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文辞典在日本的大量出版反映日本人对中国的关心,表明中日关系正在增进。日本出版辞典最具权威性的岩波书店于1999年5月末出版的《现代中国事典》发行仅仅两个月就销售了1万册,在中国图书专卖书店畅销书中排名第一位,且热卖不止。购书人  相似文献   

14.
朱志先  张霞 《文化学刊》2011,(2):180-184
内藤湖南(公元1866年—1934年)是日本"中国学"创始人之一,著有《中国上古史》、《中国上古的文化》、《中国近世史》、《中国史学史》、《燕山楚水》等著作。内藤氏《中国史学史》一书,由马彪翻译,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重建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等为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同属东方文化圈的日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大学"自治"经验并使其与本国实际结合等方面是值得关注的。日本战后至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前,1947年《学校教育法》的颁布以法令的形式奠定了日本大学"教授会自治"的基础。大学校长的权力受到文部科学省和"教授会"的制约,其"自治"的组织管理模式属于"同行制"、"官僚制"。2003年《国立大学法人法》的颁布确立了大学的独立行政法人地位,大学"自治"的组织管理模式向"法人制"、"企业制"方向转换,有利于确保大学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相似文献   

16.
精品展柜     
《对外大传播》2011,(3):64-64
《中国,我误解你了吗?》 作者加藤嘉一,北京大学的日本留学生,虽然是“80后”,一个高大帅气的大男孩,却已被视为中日关系的一个大人物。他经常在众多知名媒体发表言论,也经常在电视节目中侃侃而谈,他的见解和观点,已然成为中日关系民间交流的重要声音,  相似文献   

17.
言论集纳     
正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在2014年6月3日发表于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美国在获得亚洲还是失去亚博洲鳌?亚》一洲文论中坛认为2:0美12国年年会闭幕年的工作,并全面宣布"重返亚洲",意在避免亚洲落入作;对2011年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这是美国的长期战略意图。实现这一战略的现突出的8个成员方法和策略很重要。如果方法和策略失误,就会走向反面。如江西省出版集团公果从美国的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18.
沈晓宁 《对外大传播》2013,(2):23-24,35
2012年本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遗憾的是发生了中日钓鱼岛争端,使得两国出现了40年来最严重的"政冷经凉"局面,甚至引发了两国民众间的互不信任。这种局面是否会长期影响中日关系,我们该怎样去面对当前的两国关系形势,中日媒体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就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与日本媒体有广泛沟通的《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先生。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甲子”一轮回,人生在花甲之年回首往事会有多少感悟?望着《中日关系 60年》画册那“青花”镶嵌的封面,不由使人想起了伫立在彼岸的日本岛国。这个中国的近邻, 除了留给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之痛之外,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今天“一衣带水”的称谓,除了 地理位置上的提示之外,我们还可能从这个邻居身上获得什么? “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画卷图片展”以及《中日关系60年》画册,是外宣工作者在路途上留下 的一个深刻而清晰的脚印。 《对外大传播》记者在办展人员归国之后,跟踪、寻访、记录了此次活动在日本的展出实况, 倾听那些亲历于其中的人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使大家了解在政治冷淡、经济摩擦的背后, 中日两国民众对两国关系真实的看法和真切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10,(2):61-61
台湾《联合报》2009年12月29日刊文《空白的20年(论语)成日本救世圣经》说,长期不景气让日本社会充满失望与闭塞气息,中国的《论语》竞成了救世的圣经。在严峻环境下,重新拾起古典书籍,想要从中寻找生存与教育方法的日本人日渐增加,来自中国的《论语》让日本人找到了避风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