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孟宪林 《传媒》2019,(2):83-84
近年来,我国播音主持教学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研究成果对播音主持教学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教育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密切联系我国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实际,分析了我国播音主持教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建立播音主持教学论的可行性,提出了构建我国播音主持教学论的设想,并具体论述了播音主持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学科基础以及研究对象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播音主持艺术批评是对与播音主持艺术相关的一切人员、活动、作品、理论、现象、思潮等事项的解释、分析、判断和评价.播音主持艺术批评既有一般批评学的范式共性,也有自身特性.展开对播音主持艺术批评共性与特性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播音主持艺术批评的内涵、凸显播音主持艺术批评的独特性、揭示播音主持艺术批评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播音主持专业在我国已经有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对口语传播学和播音主持专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并针对二者的联系给出了几点优化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播音主持的理论现状与实践发展显现出播音主持批评研究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本文从学术发展、实践需求、媒介变化的层面分析了播音主持批评的可能性,从学科自身及相关学科的层面探讨了批评的可行性,从本体、功能、主体、客体、方法、标准等六个具体方面论证了如何构建批评的系统性,以期对播音主持批评研究体系提出基本的框架布局。  相似文献   

5.
《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播音与主持专业入门实务课程。伴随着媒体环境的快速发展及受众对于泛在传播模式的广泛参与,传统《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的讲授方式与实践策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传统模式下的课程讲授方式与实践路径势必要在传播环境的后信息化转换中进行重构,将第三媒介时代的特征及传播范式纳入到传统课程理论,丰富理论内涵,发掘其普适性,同时,课程实践路径的重新开拓也是促发理论教学变革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媒行业面临着新的重大变革,各行业正在不断地进行创新.自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新闻宣传到政务服务,从媒体相加到全媒体发展深度相融,媒体融合不断推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日益增长.在融媒体时代,以传统新闻信息传播方式为主要工作形式的播音主持面临着新的挑战.由林小榆所著的《融媒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研究现状与趋势》一书,以融媒时代为背景,梳理了播音主持发展相关理论,深入研究并分析了播音主持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提出了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策略.该书内容全面,引用资料详实可靠,结构框架清晰,为融媒时代播音主持的良好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涛 《现代传播》2004,(3):128-129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播音学的建立,为中国播音主持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恰恰是在这十来年中,中国的播音主持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创作的空间,到表达的维度;从形式的多样,到内容的深化;从新闻的真实,到艺术的唯美;从实践的探索,到理论的升华———播音主持作为一个学科已经开始走向成熟。然而,播音主持艺术的研究至今仍有一个非常大的缺撼。那就是播音主持音像资料的采集整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播音主持史学的研究、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都离不开播音主持音像资料的积累。播音主持音像资料的采集整理是中国播音学丰富、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杨琳 《传媒》2021,(22)
在传统媒介时代,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也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享受,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高质量呈现.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新的媒介形式产生,传统播音主持领域受到严重冲击.如何适应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探索播音主持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林小榆所著的《融媒时代的播音主持艺术研究:现状与趋势》一书,立足融媒体时代,探寻播音主持领域的变化与问题,剖析行业发展桎梏,探寻行业发展方向,着眼于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以期推进播音主持艺术在融媒体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文科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迎来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内在的结构性调整。其中,《播音发声》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教学范式的创新和转化过程中发挥了夯基固本之效,尤其是近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进阶和蓬勃发展,为学界和业界带来全新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对此,本文将以现存问题分析和改革举措总结为主要角度,对传统《播音发声》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播音发声》课程改革的主要实践策略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播音员与主持人已不再局限于机械式的新闻播报与晚会主持,新颖独特的节目类型不仅繁荣了我国娱乐市场,还带动了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的就业,一时间各个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林立、广招生源,使得目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并且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专业水平也逐渐下滑。同时,我国台湾地区的高校也开设了类似的学科——口语传播。其发展至今,"口语传播"已不仅是简单的信息播读,而是基于传播学理论强调人的沟通、说服与协商,相较于大陆的播音主持专业,台湾地区的"口语传播"更为实用,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大陆与台湾虽未实现完整的统一、土壤不尽相同但同根同祖,面对目前我国高校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台湾"口语传播"学科的发展状况,从回归现代大学理念和注重理论基础两方面为我国高校播音主持教育改革提出辩证的解决方法,在分析二者的异同之后,探讨二者的融合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播音主持专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以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为参照,对拓展中国播音主持专业学科进行了建设性的设想,提出将播音主持专业拓展为言语传播专业的主张,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我国独有的专业,也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专业.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定位一直存在争议,不同学历层面、不同视角、不同历史时期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认知有所区别.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应顺势而为,建构大传播的格局,以传播学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和定位,从而进一步拓宽专业学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赵欣 《现代出版》2013,(3):48-51
根据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进程,可将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沿革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扩张期三个阶段。未来播音主持专业出版可依托播音学的学科发展进一步挖掘选题、激活作者资源,抓住数字出版的机遇,寻求更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传播规律、历史变迁和时代特征角度对我国播音主持若干研究热点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释。在分析了播音主持身份、形态、业务、观念、媒体功能等五个方面的定位问题基础上,梳理了人民广播播音主持发展过程中若干范畴的发展变化,并通过研究其传播定位的时代特征,进而表明了传播定位的变化对于播音主持艺术的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本文认为传播定位的时代特征是播音主持艺术的理论积淀和实践总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张妍 《出版广角》2022,(1):85-88
虚拟播音主持是人工智能时代播音主持领域的新事物,其应用得到政策支持,具有效应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可期.但由于虚拟播音主持具有"类人性"特质,因此在其应用过程中应扬长避短,规避风险.文章立足于传统播音主持理论和伦理学常识,前瞻性探讨规避虚拟播音主持领域伦理风险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着眼于更好地运用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探索性提出界定虚拟播音主持伦理边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播音与主持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对播音主持创作特点和风格的要求较严格,播音主持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必须要具备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栏目工作的要求。本文对播音与主持创作中的个性的探究,首先谈到播音与主持创作中个性的重要性,其次说明播音与主持中进行个性创作的原则,最后提出如何体现出播音与主持创作中的个性的几点对策建议,期望能对广播电视行业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也是我国所独有的专业.不同学历层面、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人们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科认知有所不同,各有侧重.融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应顺势而为,建构大传播格局,以传播学的视角来重新思考和定位,拓展学科内容和办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从而进一步促进播音主持专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曾致 《声屏世界》2003,(4):25-26
播音主持艺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其系统性、独立性日渐显现,它涉及语音学、语言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播音这门学科有自身的矛盾运动规律,有它自身本质的规定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播音主持创作中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的特性,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用艺术的眼光去剖析它,从艺术的  相似文献   

19.
付焱  常健 《传媒》2024,(4):25-27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口语传播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理论延伸,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在二者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根据现有学理基础和现实经验完善学科建设,是迫切且实际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部分高校学科建设成果为鉴,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提出中国播音学与口语传播学的深度交叉融合的现实路径,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个维度与现阶段的人才需求与知识应用相契合,拓展理论深度、重塑学科定位,促进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贾宁  李浩 《今传媒》2013,(8):152-156
播音主持的本质是说话,在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的语言有其独特的魅力。播音主持语言传播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语言样态,因而产生了"正宗"播音腔。由于节目的播出风格和传播特点,并且播音主持的本质是说话,因此在广播电视创作中要正视播音腔回归生活的观点。播音腔具有双层定义,播音腔与广播电视语言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播音是一门研究有声语言学科,必然要有自己的语言特征,播音主持工作是一项说给人听的工作,其本质就是说话,并且要在前辈总结的经验中正视传统,发展创新,在广播电视播音创作时要追求播音语言的实质,既反对泛自然化的简单自然的生活语言再现,又反对失去生活语言基础的固定强调,回归说话的本质是播音主持创作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