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年的时候,身在远方的父亲从老家给我寄了一个水果蛋糕.虽然我在纽约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也有自己的公寓,但他总担心我的橱柜和冰箱是空的,并且执拗地认为,我仍然是他需要照顾的儿子.  相似文献   

2.
朱波 《大理文化》2001,(4):12-13
清明节,我们全家去墓地看望父亲.清明雨没有来,太阳在天空中朗朗地照着,一冢新坟醒目地立在祖坟地一隅.在风吹乱我头发的那一刹那,我再次感到了一阵酸辛.父亲离开我们快一年了,可是关于他的一切却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我的思念中.作为他的女儿,从他那儿得到的爱和教育,我更是不能忘记.是父亲为我点亮了一盏前行的灯.  相似文献   

3.
沉默的父亲     
易冰 《大理文化》2001,(1):46-47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当过七年的兵,是一位老党员. 父亲有着朴实、坚韧、沉默的性格.可是父亲却用一种近似无言的教育影响了我走过的二十多个春秋,而且将影响我的一生. 父亲现在才四十六岁,可却已是满头白发.我知道那是父亲引以为骄傲的荣耀,因为那是他辛劳的见证.而对于我们来说那却是心头的利刀,也是我们不断奋斗进取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朝举 《大理文化》2003,(6):10-12
我要给你说的是我父亲的故事. 我总习惯称父亲为"老父亲".这种称谓,并不是我的做作,在我能力有限的语言表达中,总觉得这样才能体现我那种源于心底的对父亲所经历的生活的厚重和沧桑感的认同.我的父亲与你的父亲和他众多的同代人一样,在近七十年的生活中,虽然经受了些风风雨雨,但无论怎么说都只是一个极为平常的人.在我对他认识了解的几十年中,如果撇开他作为我父亲的这个身份,把他当作一个生命的载体来看,有的时候我无法想象他竟然有如此坚韧强盛的生命力,就像石板底下的草一样,只要有一点土一点水它就能生长就能发芽.  相似文献   

5.
棋王     
父亲老了.但他的棋却未老! 可有一次,父亲居然承认他的棋已经老了,我记忆中的父亲从来都不服输,但这一次他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6.
父父子子     
熊焱 《大理文化》2013,(12):38-42
我的父亲曾在他年少的时候把我的祖父当成他的敌人。 那时他在暗中使劲,想要一次次地打败他的父亲。在他们一次次明里暗里的较量中,我刚愎白用的祖父多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某一次我的父亲在言语或行动上占了上风,那他将会高兴上半天,得意地吹着口哨,或是高声唱歌。  相似文献   

7.
我15岁时的一天下午,在翻看家里的旧照片时,偶然看见一张三个男孩的合影。这张照片是我父亲,岁左右时照的,照片中另一个男孩是他们的弟弟特雷西,还有一个男孩看上去好像还要小一些,但是我不认识。母亲告诉我:“他就是梅尔罗斯,你父亲的弟弟,他从*-岁就住在一所特殊学校里。”母亲告诉我:父亲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长子,实际上是他将梅尔罗斯带大的。梅尔罗斯天生弱智,连话都说不清楚,去卫生间、系鞋带,等等都需要帮助,而这些照顾弟弟的工作就落到父亲的肩上。有时叔叔因无法理解,无法应付这个世界而感到十分沮丧,便躺在地上,…  相似文献   

8.
心灵深处     
踱着沉重如铅的步子,在这几平方米大的地面上转来转去,环顾四面的远山,看看父亲苍老的脸庞,我潜意识的感觉到了父亲的心里在交织着一种忧虑,是父亲对人生规律的本能的认识.茫然之感侵袭着我的脑海,对父亲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不在乎听懂与听不懂,只在乎一个劲地频频地点头.父亲说了很多话,我深深地记住了其中的一句:"将来我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我要在这里歇息".这话犹如长在麦穗上的一根麦芒,催熟的热风将他吹落于我的心田,我的心被刺痛;也犹如敲响在锣鼓手里的一面铜锣,嘹亮的锣声萦绕在我的耳际,我的心在颤抖.这是真的,总有一天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将会坦然地走到我的面前,让我面对和悲伤.  相似文献   

9.
9年前,当唐纳德·奥拉依尔到护士学校上学的时候,他的父亲感到十分沮丧。奥拉依尔先生回忆道,“我的父亲是一个炼钢工人。当他听到别人家的儿子或当了焊接工,或拿到了足球奖学金时,想到自己的儿子仅当了一名护士,他实在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如今,奥拉依尔先生已经是一名有职业证书的护士了。经过锻炼,他还成了一名麻醉师。如今,他在宾西法尼亚州的一家医院里工作,年薪大约3万美元。他说:他的父亲现在已经完全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如今,他父亲告诉工友们的儿子,如果上了4年大学而找不到工作的话,就应当去当护士。就像妇女已经进入了曾经是男人…  相似文献   

10.
母亲做得一手好菜,其中最拿手的是鱼,她能用鱼做出几十种菜式,而且每一种都那么鲜美,那么令人回味. 做鱼使母亲认识了父亲. 那是在高中毕业会餐时,母亲做了一盘糖醋鱼参加了会餐.父亲那时和我一样,还是个毛孩子,而那一天他的座位刚好在母亲旁."真棒!我以后也要娶个会做鱼的老婆,这样才对得起我钓的鱼!"当父亲吃到这盘鱼时不禁赞道.而母亲则在一旁羞红了脸……  相似文献   

11.
父親     
父亲是三年前去世的,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我还在单位上班,等我赶回老家,我看到父亲被剃光了头发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父亲紧闭的双眼,我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父亲已经冰冷的脸,我什么都不敢想,我只希望会出现奇迹,奢望父亲的生命再扛十年.  相似文献   

12.
我与云台山     
铁栗 《大理文化》2017,(12):81-87
正和父亲在一起,我时常感到很累。父亲的老迈让人心酸,三年前他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但他依然希望我能和他说点什么。想到父亲已经不久于人世,他提出的要求我无法拒绝,于是就把和他说话当成了义务。他先是把脸侧向我,见我的嘴巴不断地张合,脸上就显出丰富的表情。有时他会陷入沉思,有时他会频频点头,这些反应都是随着我的话题自然展开的。对着毫无听力的父亲说话,这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所讲的内容大多  相似文献   

13.
父亲与月亮     
小时候看到月食,心里就特别恐慌,恐惧几乎占据了整个心灵.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都会慈祥地对我说:"那是天狗吃月亮."接着,他便拿出那只心爱的猎枪朝天鸣放,意在赶走那十恶不赦的天狗,不让它把月亮吃掉.那时的我当然是接受了父亲的说法,因为在我心目中,父亲所说所做的永远都是对的.  相似文献   

14.
失怙记     
刘鹏 《大理文化》2021,(6):42-46
初梦 那晚,我梦见了父亲. 闹钟响起,父亲的鼾声像往常一样戛然而止,起床穿工作服,简单洗漱后骑上电动车赶往码头.等待他的,是一艘万吨级货轮.他把电动车像往常一样停在厂门口,然后过安检,顺着舷梯走下船舱.他像往常一样和交班的工友们打招呼、说笑,像往常一样走过去帮他们搬运货物.那些工友们也像往常一样喊道:"老刘,又这么早就来啦?"父亲已经搭了一把手,肩膀正从他们手中接过一袋子重物,另一只手扶住袋子的一角,用力将整个重物向上挫一挫.他一边走,一边说:"醒了就睡不着."  相似文献   

15.
回到花村     
一 我是家中的老二,我的名字叫国香.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坐在茶场的办公桌上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时,我爹死后的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昨.我爹生前一直想着把家里那十几亩的老树茶变成发财树,把那上百年的茶树上摘下的茶叶好好地包装起来,在花街弄个门店销售,但这个想法对他来说,是再也无法实现了.如今,当年父亲想做的事,都在我手中实现了,可父亲却看不到了.  相似文献   

16.
“他不正像个普通人吗?”1969年,父亲当选为国际笔会台北中文中心的主席,并于1972年和1973年两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当时他正在同台北一个小编辑部的人员一起编纂《当代汉英词典》。社会上急需一部新的汉英词典,以满足社会和技术变化的需求。父亲以他通常的工作方式夜以继日地伏案写作。一天,他正为这部书的最后一部分润色时,眼睛变得模糊起来,连所写的东西都看不清了。转天早晨,母亲注意到他的脸通红,嘴歪斜。在医院里,医生们说这是中风的前兆。我六神无主地飞往台北。感谢上帝,父亲看来和往常一样,还跟我们开玩笑。医生说他几天后就能出院,但至少需要完全休息两个月。可喜的是他那敏锐的头脑未受损伤,我返回了香港。  相似文献   

17.
一天晚上,我坐在迈阿密职业选手体育馆里观看一场佛罗里达马林队对纽约麦特队的棒球赛。在第七局中场休息时,我注意到坐在我前排的两个人: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和他的父亲。从帽子的特点不戏看出,父亲是位麦特迷,而他的孩子则带着马林队的标志。这位父亲拿正节节失利的马林队和儿子开玩笑,而儿子的回答却越来越尖刻。到最后,马林队的落后已无法扳回时,男孩冲着父亲用稚气的、满是厌烦的声音咆哮道:“我恨你,你知道的!”他愤愤地吐出这几个字,好像不得不一吐为快。然后,他站起来朝大看台走去。父亲无奈地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他也…  相似文献   

18.
一块被祖辈翻挖了无数次的山地一把垦荒的锄镐代代相传年复一年父亲接过祖父手中的锄镐继续在山地里耕耘是那块生存的荒地累倒了一代又一代叫作父亲的人如今也累弯了我叫他父亲的那个男人的腰板,父亲——你那弯被岁月压得如同新月般的脊梁是一盏点亮我灵魂的明灯照着我走出大山踏过泥泞。  相似文献   

19.
难忘的索伊斯博士李桂媛编译美术教师曾说他不会画,出版社曾说他不会写,但是,他那趣味盎然的书却使千百万儿童爱上了字词。“去见一见索伊斯博士如何?”我的父亲问道,“我要送他去机场。”“你是说那个真正的索伊斯博士吗?”我问道,心在猛烈地跳着。我父亲是兰登书...  相似文献   

20.
坚守梦想     
我朋友蒙提在圣思多罗有个养马场。我常借用他的房子举办募款活动,为危机青年项目募集资金。上次活动时,他在介绍我时说:"我想告诉大家为什么让杰克借用我的房子。这故事跟一位年轻人有关,他的父亲是位驯马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从一个马厩到另一个马厩、从一个赛马场到另一个赛马场、从一个农场到另一个农场、从一个养马场到另一个养马场,结果,男孩的高中学习时断时续。一次,老师让他写一篇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