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在图书分类编目过程中遇到的难以判断其是新书、复本还是版本等疑难图书的认定与著录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47所重点高校图书馆复本量抽样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图分类法均匀抽取了256种中文图书,分别查询了这些书在47所重点高校图书馆中所具有的复本量.并按图书分类和高校类型进行了汇总,发现社科书与科技书的复本均值持平,英语和计算机类书复本量较大,专业性质强的书复本量较小;就各高校来说,复本均值最高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最低的是东北师范大学;就不同类型高校来说,理工类高校的复本均值最高,师范类高校的复本均值最低.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制约图书复本配置研究的因素,讨论了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图书复本进行控制,完善对图书复本配置进行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刘铮  段磊 《情报杂志》1999,18(3):43-44,47
合理配置复本是提高藏书质量的关键。本文试图从影响文献复本本质要素入手,从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几个不同角度地我馆文献复本配置的方法进行经验性,定量性探讨。  相似文献   

5.
“保品种,减复本”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我们现在过分地强调“保品种,减复本”造成不能满足大部分读者的需求,而忽视了藏书建设实用性这一基本原则。应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种类图书的复本和品种。保品种应该保那些高质量图书的品种,一般质量品种图书的入藏反而降低了馆藏质量。复本太低使本来很少的新书,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流通,使图书馆的流通功能萎缩、地位下降。要适当增加一些图书的复本量。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控制主要因子及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读者、文献、其他因素条件和数字及共享资源因子与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因素对高校图书馆复本量控制标准产生的影响,制定了高校图书馆图书复本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7.
根据学位条例,已通过学位授予的学位论文需交一份给国家图书馆收藏。在实践中,学位论文收藏产生了大量复本,浪费了收藏空间,影响了学位论文流通效率,也造成了学位论文收藏版本的混乱。文章分析了学位论文复本出现的情形以及复本的处理,探讨了减少复本产生的途径,通过收藏单位与授予单位相互沟通,加强学位论文管理。  相似文献   

8.
灰色关联度分析与馆藏图书的复本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筠 《情报杂志》1999,18(1):55-56
就如何确定馆藏各类图书的最佳复本量进行了新的尝试,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馆藏图书的复本情况给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回归分析理论指导下,根据平均复本量与借阅率线性相关系数判定条件,以H语言类图书借阅、藏书数据为例,介绍如何求得其未来2008~2009学年度平均复本量点预测值和置信区间的基本方法.根据类似的相关系数判定条件,从37类图书借阅数据中,筛选出置信度在95%以上的20类图书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得这20类图书2008~2009学年度平均复本量点预测值和置信区间,作为图书采购部门确定采购复本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复本的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本问题,在文献资源建设中是十分重要的,图书品种和复本之间的矛盾处理不当会使图书馆工作受损失,将直接影响藏书建设的质量,也颢响到读者的需求。因此,图书复本量的确定,应根据学校的层次、规模、专业设置、读者水平以及所在地区的臧书情况为主要依据而定,同时应充分考虑图书的水平、质量、使用价值和购买能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