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焦黎畅 《新闻前哨》2005,(10):56-57
在先进传播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直播已覆盖全球。电视新闻的定义已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演变为“刚刚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让电视新闻既能赏心悦目,又能回味无穷,围绕这一问题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笔者就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和实践体会,对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二者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作一些肤浅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在先进传播技术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直播已覆盖全球,电视新闻的定义已由“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演变为“刚刚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如何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让电视新闻既能赏心悦目,又能回味无穷,围绕这一问题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笔者就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和实践体会,对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思想性二者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作一些肤浅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李东生在第9期《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上撰文认为,延伸传统的“新闻”定义是现代电视新闻理念的逻辑起点.我们应重新认识和领会“新闻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的含义:“新近”不等于“明日黄花”式的报道,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更加符合电视新闻的本质.电视新闻要大量增加正在进行时的消息报道,尽可能让观众对新闻事件的了解与传输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而电视新闻则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体现电视新闻的特色,就要做到按照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定义去报道新闻。遵循新闻规律去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 ,是电视台的旗帜与喉舌 ,表明电视台对新闻事实的立场、观点。电视评论性节目是电视指导群众生活与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当前各级电视台越来越重视评论性报道 ,电视新闻报道和电视新闻评论互相配合 ,已成为电视传播媒介引导社会舆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形象化是电视新闻评论有别于报纸、广播评论的特征。我国电视新闻刚刚起步时 ,电视评论只有“编者的话”、“编后语”等小言论 ,都是播音员口播 ,缺乏电视特色 ,也缺乏评论的深度。因为电视新闻长于报道具体的、可视的、动态的、现在的、进行中的 ,事件性的事实 ,而短于…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新闻发生的现场、传送和接受都同时进行和完成的一种报道方式,它把新闻由原来的“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变成“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它最大的特点是新闻发生、报道和观众收看的同步性,较大限度地体现了新闻的“快”与“真”。随着电视传输技术的成熟,尽可能地对新闻特别是突发的重大性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已经成全国各电视台追求的一个目标。由于新闻事件的现场有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尽管在做直播前都会做各种充分的准备,但现场直播中的意外还是让我们有时猝不及防,甚至是防不胜防。那么如何应对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的意外,让直播更加尽善尽美?笔者总结了两次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经验和教训,认为只有在现场技术、嘉宾以及主持人、出镜记者三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从容应对现场直播中的意外。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在传播新闻信息上,最大的特点是动态画面的纪实性报道,让受众耳闻目睹新闻事实.并且通过“看”和“听”的兼容传播,产生与新闻事实共时空的直观感受,这是电视新闻的独有魅力,也是电视新闻不同于广播、报纸新闻的传播强势.  相似文献   

8.
新闻直播就是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的报道、采访等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现在,随着电视传播手段及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化采编设备的使用.通信卫星的传送.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同新闻的播放能够达到同步进行,新闻直播使得电视新闻成为“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具有传播迅速、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电视新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10.
孟坚 《视听纵横》2006,(3):36-37
“以现代电子技术为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这是当今传媒界较为公认的“电视新闻”的定义。由于电视新闻是以声音和画面传播,所以,严格地说,电视新闻最擅长表达正发生、发展的新闻事件,是“现在进行时”;而对于“过去”或“将来”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的“两会”新闻已逐渐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和喜爱,成为电视新闻中的一个“亮点”。在充分利用大兵团作战,报道、传输手段先进等优势的同时,电视台特别注重“两会”报道年年有变化,岁岁出新招。怎样让每年的“两会”报道都能够出新、出彩,是一个让电视  相似文献   

12.
一“新闻”,就其最朴素也最接近本质的含义来说,它等同于“事实”(新闻乃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电视新闻报道涵盖了从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政界交往、战争风云、经济起落等大事,到赛事聚焦、明星轶闻、车祸、火灾事故等不大不小的事,再到百姓生活琐事等等小事,极尽呈现包罗万象的社会事相,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空间的距离感抽离,营造出“地球村”的幻像———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新闻给了“读图时代”的人了解“事实”以最大的满足!然而,电视这个声像媒体,其存在历史比之于纸质媒体远为短暂,却一跃成为当代人了解事实、获知信息…  相似文献   

13.
各种传播媒介,都有其特殊的信息承载体——语言。报纸是文字语言;广播是声音语言。那么,电视新闻的报道语言是什么呢?有的人认为是“形象语言”;有的人认为是“声音语言”。强调“形象语言”的同志,从电影理论中引经据典,认为“电视与电影都是形象化的工具,所以,电视新闻也应该让形象来说话”,坚持“声音语言”的同志理由恰恰相反:“形象语言不易表达抽象的概念,无法准确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和本质,新闻信息应该让声音来传递”(引自《第一届全国电视新闻理论讨论会》发言)两种观点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4.
王晓刚 《记者摇篮》2009,(12):41-41
电视新闻不仅是对事实的报道,也包括对事实的议论分析和评价。随着受众文化层次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需求的信息不仅是“量”的诉求,更是“质”的诉求,因此电视新闻栏目加强时评比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徐扬  邓莉 《新闻前哨》2005,(12):55-56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意见表达。“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对事实的理性思考,发议论、讲道理,以观点和见解来引导舆论。”有学者把电视新闻评论的类型按不同特征分成了点评式、主评式、述评式、互评式、杂说式五种。尽管风格各异,但多数评论都是就某件已经发生的事情,发表意见和看法。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评论会被称为“马后炮”。 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直播已经成为重大电视新闻报道的常用形式。新闻的直播发展也让新闻评论的直播成为可能。在国外一些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同时进行的情况,甚至在有的直播节目  相似文献   

16.
新闻作为“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基本要求就是具有真实性和新近性。这当中真实性是前提,是生命。也就是说,凡所报道的新闻理应真实,不真实的信息便不能成为新闻,更不能报道。电视新闻不仅需要包括以上要求,而且镜头表现手法也必须真实。然而,近一个时期,一些电视媒体的电视  相似文献   

17.
如今,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的“主打新闻品种”。①然而,冷静而理性思考,民生电视新闻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琐碎,报道视角肤浅,大多局限于百姓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等生活层面的现场描摹和情感讲述,这已成为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使民生电视新闻走出目前徘徊低迷的状态呢?笔者认为,找准突破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中央电视台新闻杂志类节目《东方时空》的开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开始为业内人士所关注。《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的陆续出台,以及午间新闻、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的改革、改版,更使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成为人们争相使用的体裁。时下,深度报道(In-Depth Reporting)是新闻业务研究热门的话题之一。深度报道应“深”在哪?怎样才能“深”下去?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发掘“事实”的深度。二、“问题意识”是引向深度的思维方式。三、建立事实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为基本特征,以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报道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电视新闻的优势是画面。那么,如何发挥画面的优势来体现主题,吸引受众呢?这是摆在每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以事实感人。大家都知道,电视新闻采访首先是抓事实。事实  相似文献   

20.
孙丽 《新闻世界》2012,(10):51-52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电视新闻是通过画面、声音和文字营造着一个无限逼近于现实的荧屏世界,让观众“耳闻目睹”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观其形。然而,当前“原汁原味”现场感强的电视新闻并不多,观众对电视新闻存在着某种距离感、陌生感甚至不信任感。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笔者认为要杜绝虚假报道,让电视新闻回归新闻事件,通过增强现场感走电视新闻生态之路。新闻现场感是新闻事件的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里引起的主观感受,它既是记者在采访、拍摄过程中产生的现场感受,也是观众通过电视新闻的画面和声音所获得的一种亲历事件现场的真切感受。。如何使电视新闻生态化,增强现场感,笔者结合多年基层采访实践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