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低碳转型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考察沿线国家碳强度收敛特征,并分析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是否可以促进其碳强度收敛速度,对于客观评价中国在促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3—2018年87个国家数据,运用包含空间效应的绝对和条件β收敛模型,从整体以及区域层面分析与中国开展投资和贸易合作对沿线国家碳强度收敛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从整体层面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强度存在空间β收敛趋势,并且条件β收敛速度大于绝对β收敛速度,反映了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能够明显加速碳强度收敛。②从大洲层面来看,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均对碳强度收敛速度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对非洲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亚洲和拉丁美洲,最后是欧洲。③从大洲内部来看,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对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地区碳强度收敛的促进作用大于以南地区;对亚洲各区域碳强度收敛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中亚、西亚、南亚、东亚及东南亚。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加强区域交流沟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有利于早日共同实现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2.
严思齐  彭建超  吴群 《资源科学》2018,40(6):1163-1174
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收敛特征对于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全域性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科学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框架测度了中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2000—2015年间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了β收敛分析和俱乐部收敛分析,并考察了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和稳态形成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着β收敛和σ收敛,收敛速度为0.143,且地区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②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稳态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③基于Moran散点图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将各省级行政区划分为HH组、LL组和LH组这3个区域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在各区域组内均存在着俱乐部收敛,收敛速度分别为0.289、0.149和0.196,均快于中国大陆整体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3.
天山开都河流域积雪、径流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燕芸  陈亚宁  张齐飞  卞薇 《资源科学》2018,40(9):1855-1865
本文分析了开都河流域源流区积雪变化与气象要素及径流的变化趋势,讨论了气象-积雪-径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都河流域2000—2016年间积雪覆盖率呈微弱上升趋势(0.1%/10a),其中,最大积雪覆盖率增加速率约为0.33%/a,而最小积雪覆盖率则呈减小趋势(-0.017%/a);在年内表现为春、夏季节积雪面积减少,而秋、冬两季增加;在过去的45年间(1972—2016年),融雪期在春季提前了约10.35天,而秋季延迟了约7.56天;温度对春季积雪变化影响较大,而降水则对冬季积雪变化影响较大。河川径流与径流峰值均呈增加趋势,年径流增幅约2.26亿m3/10a,其中夏季径流对气温(ε =1.41)和降水(ε =0.5)变化敏感,而春季对积雪面积的变化响应敏感(ε =0.59)。开都河流域山区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对径流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4.
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4A级景区(点)为例,基于GIS技术,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分布椭圆、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厦门是旅游景区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旅游景区总体上在市际尺度呈集中分布趋势,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自然景点、红色景点和客家景点是主要景点类型和特色景点类型,其分布范围与区域自然地貌特征、历史文化渊源相符;自然景点、红色景点、客家景点在市际尺度上都呈集中分布趋势,在空间上自然景点、红色景点呈均匀分布,客家景点呈聚集分布。本文认为自然地貌特征与历史文化渊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参与是影响海峡西岸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一些优化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马林  马耀峰  林志慧  高楠 《资源科学》2013,35(2):296-303
以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百强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距离指数、基尼系数、网络连接度指数和距离度量模型等四项指标,从空间分布类型、空间结构总体特征和空间结构旅游结点特征三方面,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环渤海百强景区总体空间分布呈凝聚分布,在各省市区分布均匀度较低;而长江三角洲百强景区总体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在各省市区呈集中分布;②两个地区百强景区分布网络均为环网型,但长江三角洲百强景区连通度较高;③环渤海百强景区通达性空间格局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长江三角洲百强景区通达性空间格局呈圈层结构,其通达性从中心向外围递减.  相似文献   

6.
基于时间序列Sentinel-1A数据的玉米种植面积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俐  孔庆玲  王鹏新  王蕾  荀兰 《资源科学》2018,40(8):1608-1621
玉米作为中国三大作物之一,监测其种植面积对及时了解其种植时空分布、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河北省涿州市为研究区,利用2016年多时相Sentine-1A 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对玉米种植区域进行提取。在对研究区地物散射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微波后向散射特性随不同生育期玉米植株结构发育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时相和极化组合的后向散射系数,运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提取了玉米种植范围和面积信息,并对不同后向散射系数(标准后向散射系数(Sigma-naught,σ0)和归一化后向散射系数(Gamma-naught,γ0))用于研究区作物种植区提取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时间序列(4月19日,5月30日,6月11日,7月17日)雷达图像得到的监督分类结果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总体精度达92.96%,Kappa系数为0.91。因此,采用4—7月(春玉米播种至吐丝时期、夏玉米播种至拔节时期)的时间序列SAR数据能有效获取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玉米信息,而增加8、9月的数据对玉米识别精度的影响不大。总体来说,采用多时相双极化的σ0数据与相同时相组合的γ0数据对玉米种植范围提取基本相同,但使用γ0数据的林地识别精度比σ0数据提高了3%。研究结果可为多极化SAR数据的玉米识别和面积监测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7.
基于TGC与传统统计数据,把SNA理论模型与ESDA分析技术交互,并以宁波市旅游网络结构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结论:宁波市旅游网络整体发展相对成熟,但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旅游网络发育不健全,中心区域与城市南北两极集聚效应显著,市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旅游集聚能力和自身网络地位不协调;宁波市中心核心区和周围边缘区域存在明显的网络结构分层,核心区对边缘区的集聚作用大于辐射扩散作用,优质景区和一般景区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空间联动能力弱;宁波市县区旅游吸引强度呈现正相关性,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出北密南疏、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旅游资源在南部区域呈组团状,游客烈度在西南部呈"L"环状,二者空间网络结构差异显著;在旅游网络结构研究中,空间分析能从宏观角度弥补网络分析在全局尺度表征区域整体结构特征的缺陷,把二者相结合作对比修正才能评判旅游景区的综合竞争力和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在大尺度区域旅游规划兴起背景下,本研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基于客源群体差异角度,运用认知度和偏好度等值线图对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和选择偏好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成熟型和稳定型旅游景区形成认高知度聚集区,成长型和开发型旅游景区形成低认知度分散区;②旅游景区选择偏好形成聚集区和辐射区,数量选择偏好存在差异,旅游景区空间显示偏好与交通通达性密切相关;③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度和选择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形成了以认知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偏好和出游倾向。  相似文献   

9.
在大尺度区域旅游规划兴起背景下,本研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基于客源群体差异角度,运用认知度和偏好度等值线图对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和选择偏好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成熟型和稳定型旅游景区形成认高知度聚集区,成长型和开发型旅游景区形成低认知度分散区;②旅游景区选择偏好形成聚集区和辐射区,数量选择偏好存在差异,旅游景区空间显示偏好与交通通达性密切相关;③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度和选择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形成了以认知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偏好和出游倾向。  相似文献   

10.
黔东南州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亚娟  陈田  王婧 《资源科学》2013,35(4):858-867
旅游吸引物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形成.本研究以黔东南州148个旅游吸引物为研究样本,通过地理集中指数来分析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区位熵计量方法探讨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差异,使用交通连接度β指数分析其交通结构特征,并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旅游吸引物的中心结构特征,从而得出黔东南州旅游吸引物的空间分布.研究表明黔东南州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上沿东南-西北走向以“倒凹”型结构集聚,黔东南州“四圈一区”旅游空间格局的五大区域中,南部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旅游资源禀赋远远优于北部城市经济圈、工业旅游经济区和山水风光名胜旅游经济圈;旅游吸引物与交通路网间的连接程度为1.02,处于中低级水平,且旅游吸引物丰富县市的交通营运能力有待提高;旅游中心地结构不够均衡,缺乏次一级旅游吸引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的补充和支撑.  相似文献   

11.
量化长三角地区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对该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LMDI方法,将2000—2015年长三角用水量时空差异的驱动效应分解为强度效应、结构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效应。研究发现,从时间角度看,产业用水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用水量下降的驱动因素,尤其是前者,除上海第一产业外,长三角三次产业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用水量下降的作用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促进了用水量增加。从空间角度看,用水量差异及其驱动效应与参考对象的选择密切相关;浙江第一、二产业用水效率提高促进用水量下降具有明显优势,而上海在第三产业上具有优势;上海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而江苏和浙江的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江苏和浙江要努力控制人口规模,也是缩小用水量空间差异的有效途径。因此,长三角要采取有针对性、差别化的节水政策措施减少用水量,可以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人口控制方面具体考虑,经济增长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反而会增加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12.
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对于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区域旅游业的合理布局和发展、旅游全局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为重点研究对象,利用地理数学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了四川省旅游空间结构,得出旅游结构为以成都市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并从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经济情况、交通可达性四个方面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与集聚辨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产业集群”风靡我国的时候,两种倾向尤为显著:一是将企业集中到工业园区发展,二是在城市或区域内打造和拉伸产业链。这引发了两个基本的问题,其一,企业的地理邻近是否一定有利于企业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其二,产业链是否一定要在本区域中打造?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分析了我国的实例后提出,为提高区域和城市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不仅要重视企业的地理邻近,更重要的是促进产业联系的形成和增强.既包括近距离的联系,也包括关系邻近而地理距离遥远的产业联系。那种简单地把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混淆,以及把产业集群发展看成本地产业链的打造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潜力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泰 《资源科学》2016,38(2):364-376
旅游流潜力格局是影响城市群旅游空间竞合关系协调与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基础。基于旅游供需系统视角,利用GIS和改进的旅游流潜力模型研究2000年、2010年两个时间点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潜力格局的空间变化特征,利用离散指数和Zipf分维数研究旅游流潜力格局变化的等级秩序特征,并利用积矩相关与秩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因素对旅游流潜力格局变化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潜力格局整体呈现出以扩散为主的等级结构均衡化演变特征,上海、杭州的扩散特征显著,长三角中心区域的苏州、嘉兴、常州、无锡等城市的旅游流潜力集聚提升明显;②长三角城市群旅游流潜力分布具有非均衡、多层极核的结构特征,核心-边缘模式是解释长三角旅游流潜力格局的基本模式;③旅游流潜力格局的等级秩序存在幂律分布和分形特征,进一步证实说明旅游现象中可能普遍存在幂次法则和分形发育;④旅游业水平与旅游流潜力的等级相关性和影响程度最高,人口分布、时间距离的影响程度一般,但都呈现出不断增强趋势,影响因子体系之间的紧凑性和结构效率整体增强,说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整体服务效率和旅游流竞合格局趋于优化;⑤旅游流潜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并随时间变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强趋势,证实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市旅游流潜力的重要变量,也相应说明了本文旅游流潜力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避免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盲目、无序的竞争以及产品同质化,完善产品布局设计格局,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此,本文从产品结构性能、创新能力、价格以及空间创新密度四大维度构建一种数据驱动的产品布局设计方法。以产业集群数据资源为基础,运用聚类算法和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产品设计决策模型,为产业集群产品的布局设计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以宁波注塑机产业集群为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以新能源产业作为切入点,以产业集群为视角,研究中国新能源产业集群的规模、分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结果表明:(1)新能源产业只是在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安徽和江西6个省市形成产业集群;(2)空间格局上,产业集群呈现出从东向西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3)新能源产业集群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网络组织,对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界定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内涵基础上,结合其发展现状和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加强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提升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和完善集群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组织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文 《软科学》2009,23(12):91-95
以神话和族群为工具,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讨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创意形象对产业集群的影响策略,一是进行旅游营销,在数据库、影视制作等维度丰富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创意形象;二是进行项目建设和产业升级,提升创意形象的旅游路线;三是进行旅游培训,了解居民获取旅游者需求的传统知识技能和旅游产品服务的意愿,增加创意形象与产业集群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