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案是2001年《商标法》实施后,上海法院认定的首例驰名商标。2005年12月31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STARBUCKS"、"星巴克"商标为驰名商标,被告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被告不服提出上诉。2006年12月2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一审的判决。本文对该案涉及的驰名商标的认定、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的认定、赔偿数额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专利与商标》2008,(2):102-102
鰐鱼恤公司有五十多年的经营历史,“鰐鱼恤CROCODILESINCE 1952及图商标经过持续多年的使用及推广,在业界和消费者中建立了相当高的知名度。鰐鱼公司在新世纪服装商贸城发现有商户销售使用该商标的服装,服装吊牌上标明鰐鱼公司名称、地址及电话等信息。遂以该商户的行为侵犯其商标权,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请求法院首先认定该商标为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12月21日,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胡林宝起诉周某、易某和浙江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发出民事调解书,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并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由于被告侵权给原告所造成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 原告:保时捷股份公司(Dr.Ing.h.C.F.Porsche AG,简称保时捷公司)被告:北京泰赫雅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泰赫雅特公司)案由:侵犯商标专用权纠纷 一审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7)二中民初字第P8683号]  相似文献   

5.
北面公司在中国注册取得“THE NORTH FACE”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和文字图形组合商标的专用权。该公司产品仅在大型商场或者专卖店销售,从未授权在秀水街市场销售。2006年11月,该公司发现秀水街市场内存在大量销售假冒北面公司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构成对原告依法享有的涉案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从秀水街市场购买涉案商品并作公证后,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6.
陈勇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2):166-167
驰名商标是工业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驰名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在实践中最容易被侵犯。本文介绍了驰名商标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被认定的,并分析不同部门和法院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可能造成的矛盾。根据作者的工作实践,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专利与商标》2008,(2):100-100
台湾省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捷安特”、‘GIANT捷安特”图形和文字组合商标的专用权人,使用范围为自行车、小型机动车、摩托车等。2004年“GIANT捷安特”图形和文字组合商标被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杰安特机车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动车、助力车及摩托车的企业。2005年该公司在《电动车市场》杂志上刊登的电动车、助力车和电摩产品广告中突出使用了“杰安特”文字,同时在其厂房外墙上展示“杰安特机车”的广告文字。巨大公司认为上述行为构成对其注册商标的侵权和不正当竞争,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25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赵华诉纵横二千有限公司(简称纵横公司)、上海和缘服装有限公司(简称和缘公司)、广州千盈服装有限公司(简称千盈公司)、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简称银泰百货)侵犯其"2000"商标专用权一案,作出(2006)杭民三初字第131号一审判决,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连带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 000万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一方面因为本案判决赔偿数额高,达到罕见的2 000万元;另一方面因为本案是国际知名品牌"g2000"的所有人因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g2000"商标而非原告的"2000"商标,被判决赔偿2 000万元给歇业的个体户.  相似文献   

9.
《专利法》保护的方法,包括有关药品或者化学品的制造方法。如果他人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以相同或者等同的方式使用了方法权利要求中的所有必要技术特征,则会构成侵权。在"礼来公司诉华生公司"一案中,原告就一种"奥氮平"药品的制造方法享有专利,而被告则制造和销售了相同的"奥氮平"药品。按照《专利法》的要求,被告应当证明自己尽管制造和销售了相同的药品,但是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因而没有侵犯原告的方法专利。这叫作"举证责任倒置"。根据案情,被告在制造"奥氮平"的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化学还原物,以及不同的化学反应步骤。最高人民法院由此而认定,被告没有侵犯原告的方法专利。  相似文献   

10.
专利保护范围是由权利要求界定的。在申请专利的时候,申请人应当将自己要求保护的发明点记载于权利要求书中,而在发生侵权纠纷的时候,法院也会依据权利要求界定专利保护的范围,进而认定被控侵权的产品或者方法是否侵犯了原告的专利。在"岛野诉日聘"一案中,原告专利的技术特征主要有两个,自行车后支架的延伸部分,以及将换挡器安装于延伸部分之上。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均认为,被告虽然生产和销售了类似于换挡器的"后拨链器",但没有将"后拨链器"安装于自行车后支架上,因而没有侵犯原告的专利权。但最高人民法院则认为,被告生产和销售的"后拨链器",其唯一的用途就是安装在自行车后支架上,因而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认定某一零部件的唯一或者主要用途是侵权性使用,进而认定被告侵权,是本判决的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11.
"酸酸乳"最初是作为一种乳制品的商品名称出现在市场上,一段时间内为多个企业所使用。2000年以来,多家企业曾陆续试图将"酸酸乳"或含有"酸酸乳"的文字注册为商标,均被商标局以缺乏显著性等理由驳回。2006年岁末,在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诉河南白雪公主乳业公司商标纠纷案中,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蒙牛的"酸酸乳"标志为驰名商标,从而终结了"酸酸乳"权利的归属问题。此判决被称之为"开创了中国司法认定非注册驰名商标的先河"。一件无法获得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的商业标志,获得了更为有利的驰名商标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新春伊始,"顺鑫"商标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至此,顺鑫农业四大产业产品商标——牛栏山、鹏程、牵手、顺鑫,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专利与商标》2008,(2):100-100
2005年厦门海关查没了超大公司出口的标有“adidas”商标的男运动套装116套。据此,阿迪达斯公司以侵犯其“adidas”注册商标权为由,向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超大公司的行为已构成侵权,判处超大公司赔偿原告5万元。超大公司对赔偿数额不服,提起上诉。  相似文献   

14.
王敏 《科教文汇》2009,(33):227-227
二被告租用了原告位于原告营业用房下方的门面房,二被告在自己门面上方。原告营业用房的外墙体上悬挂了广告牌。原告认为二被告擅自在原告所有的二楼营业用房的外墙体上钻孔悬挂广告牌.致使墙体、墙面均受到损害。经营者在其门面房上方墙体上悬挂广告牌,是否侵犯楼上商铺的相邻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专利与商标》2009,(1):100-100
本案被告宁波一家制笔公司生产销售的681型水笔因与原告上海一家文具制造公司生产销售的“晨光”K-35型中性笔近似,终审被法院判定为擅自使用与知名商品特有装潢相近似的装潢,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6.
案情回放: 原告朱天兵诉称:自己是ZL95240693.4号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权人,2001年4月在其与被告终止履行专利使用许可合同后,被告仍然使用原告的专利技术生产BRL系列热保护器,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请求判令两被告停止侵权、共同赔偿原告损失400万元等.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上海J公司是“一种耐腐高强度管材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权人。该管材具有隔热、耐腐、高强度等功能,可以广泛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原告上海T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同时也是该专利的独占实施被许可人。2004年5月25日,T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上海F公司及上海G公司侵犯其专利独占实施权,并要求两被告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刊登向原告赔礼道歉的声明: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万元。被告接到诉状后不知所措,压力颇大。后慕名前来聘请律师,理清思路并制定应对策略。被告答辩称,被告生产的高分子管材是由被告自己独自开发研制而成的,与原告的管材及生产方法截然不同,并未落入原告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请求法院驳回原告所有诉讼请求。法院在充分了解双方证据的基础上依法对被告涉嫌侵权的产品与原告专利权利要求进行对比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被告不构成专利侵权。原告无奈,遂分别于2004年8月5日、2004年11月16日向法院申请撤回对第二被告和第一被告的起诉。2004年8月9日,2004年11月24日,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准许原告撤回起诉。历时半年多的官司终于落下帷幕,虽然被告获胜,然而却因为身心受到损害并没有品尝到胜利的喜悦……  相似文献   

18.
商标和品牌的法律保护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人们现在创设品牌的观念、意识比较强。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我国采取商标注册取得专用权的制度,所以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就成了我国商标保护中的薄弱一环,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受商标法保护的未注册商标仅包括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和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两种这样就会造成部分商标被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一些未注册商标权利人的真正利益并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笔者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作一些简单探讨,并结合国内的相关理论、实践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范超 《科教文汇》2009,(6):218-218
商标和品牌的法律保护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因为人们现在刨设品牌的观念、意识比较强。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我国采取商标注册取得专用权的制度.所以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就成了我国商标保护中的薄弱一环,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受商标法保护的未注册商标仅包括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和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两种这样就会造成部分商标被排除在法律保护范围之外.一些未注册商标权利人的真正利益并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因此笔者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作一些简单探讨.并结合国内的相关理论、实践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发明》2009,(1):25-25
在这场知识产权纠纷案中,“驰名商标”这个名词赫然跳入了大众的眼帘,原告与被告之间的拉扯最终还要靠法律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