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婴世界》2011,(8):126-127
通过小朋友的画笔,你会惊诧地发现,原来他们对生活的观察那么的细致。亲密的家人、见过的陌生人、喜爱的事物、每天路过的站台……都像拍照一样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独特的印象。然后用画笔做充满想象的表达,这些画都带着诗意,美好又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6,(11)
有人说,所谓幸福,就是有一个温馨的家,有一群值得信赖的朋友,有一双发现爱的眼睛,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我们拥有了许多许多,却缺少了一颗懂得珍惜、懂得感激的心,那么,任何美好的事物在我们眼中都将变得平淡无奇。美好的生活从感恩开始。心怀感恩,你会喜欢每一缕微风,因为它们给你带来了惬意的凉爽;心怀感恩,你会喜欢每一只小鸟,因为它们给你带来了愉悦的歌声;心怀感恩,你会喜欢每一张笑脸,因为他们让你变得善良……拥有一份感恩的心情,你会发现生活中原来充满了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同学们的感恩情怀吧——上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一篇…  相似文献   

3.
田振东 《学周刊C版》2010,(5):190-191
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有一颗好奇心,一颗爱美的心,一切未知的领域都会成为他们探求的目标.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成为他们的追求,对高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塑造美,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魔力热身写写“漂亮”的事物绿树、白云、黄蝶……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再读一读,你一定会发现每种事物前都有漂亮的颜色。给下面的事物添上颜色,让它们也成为“漂亮”的事物吧!  相似文献   

5.
<正>许多事情,总是想象比现实更美。说起来你肯定有同感,因为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人离你很远,你会憧憬,你会思念,想象中是无尽的美好和优秀。当一不小心走近,你可能会惊诧,也可能会失望,想象落在地上,像雪片儿落到了泥里,美好仅仅是一段飘落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美好的事物可以给人以愉悦,以鼓舞,以振奋。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由于人的知识水平、年龄、经历、性格爱好的不同,发现美的能力也会有差异。特别是年仅十一、二岁的小学生,他们的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对周围的事物,只看到表面现象,不能够加以提炼升华,所以很多美好的东西从身边流逝而过未引起注意,写作时则愁眉不展。到后来只好生搬硬套,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寻找美、发现美,深挖了作文材料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珂晨 《考试周刊》2010,(53):45-45
美好的事物会对人产生感染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美育的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逐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由外化到内化,进而使学生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从教材中发现美、体验美,有一个美好而高尚的心灵,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8.
罗丹曾说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原本都很美,若你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便能发现美的所在。”然而,美的心灵往往表现在美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身心修养上。如果人有较高的身心修养,就能大事化  相似文献   

9.
最美的雨季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当你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你便会发现它们无数的缺点;当你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便会发现它们的优点有很多——最终的归宿往往取决于我们最初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0.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生活就是美。诚然,生活处处有美,美在生活中,在你的感悟中,在你的发现中。作者的观点很有见地,充满乐观主义精神。作者用感悟方式写出美无处不在,美就在生活之中。例如,作者写出美的存在:青春很美,思念很美,成长很美,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很美,等等。这些都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事物,平时人们或许不会注意到,但却是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的,都是美的事物,只不过你没有注意罢了。作者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作者在论述时不仅能整合论点,还善于把论点与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思绪、丰…  相似文献   

11.
创意话题 西方著名美学家、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什么是美?有人说:“时髦就是美。”李白认为,朴素才是美,有诗为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有人说:生活是美好的。当你用善感的心灵去观察生活时,当你用真诚的心去拥抱生活时,你会觉得这世界真美。这人间真好,这人们真可爱!当你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时,你会觉得一切都很天然,一切都很精彩,一切都很奇妙!  相似文献   

12.
面对这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你一定会为它们丰富的色彩和巧妙的构思而赞叹。然而。你会相信吗?它们出自一群农村9岁孩子之手。是用家中最常见的植物籽粒粘贴出来的。这孕育着生命的种子绽放着精彩。编织着农村孩子美好、神奇的梦境,也记录下我和一位农村美术教师以及三十几个纯朴农家孩子共同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难忘时光。  相似文献   

13.
玫瑰     
把这些玫瑰看上一遍,还想把它们看一千遍呢,不料一百遍就掉头而去,因为连玫瑰也不能看上一千遍啊。选自《当代欧美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绿原/译)【推荐者说】世界上有什么东西会让人百看不厌?玫瑰。这大概是诗人心中最美好的事物了,也是我们公认的世间一切美好的象征。玫瑰之美惊人,诗人觉得看上千遍也不会厌烦。事实上,看上一百遍已觉得足够。玫瑰再好,看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更何况人间普通的事物呢?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新旧事物  相似文献   

14.
一盆鲜花,会使我们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我们疲惫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九寨沟的山光水色,会使我们流连往返……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充满理想的活泼少年,渴望美、追求美成为这一代人的时髦。但什么叫美?美在哪里?就很难说得清楚了,加之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所以总觉得自己周围的事物都那么平凡,没有什么美的光彩。其实美好的东西并不都是炫人眼目的,许多事物的美就藏在平凡的外表…  相似文献   

15.
主编大叔:大自然用万物更替的规律向我们展现了最纯粹的美。只要留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四季交替、雾雨雷电、刮风下雪、白天黑夜、潮涨潮落等,都是最美的自然现象。不要忽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美好。  相似文献   

16.
[小引]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情思,留下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千古绝唱,引导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执著追求;紫藤萝的万花灿烂,海燕的战斗雄姿,石榴的积极向上,这一切都曾通过美丽的文学作品,融入了我们成长的历程。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总是如影相随。你看, 大海的潮起潮落,书写着它的雄壮之美;小草顶破泥土,显示它的顽强之美。“借我一双慧眼吧”,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我们熟悉的事物,只要融入我们的美好情感,发挥我们的联想,就会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极致     
美,存在于世间万物,更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每一种事物都有其内在的韵味,只要你肯去观察,去思考,定能发现你眼中的美。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导读》2024,(3):12-13
<正>推荐书目《推开窗子看见你》推荐理由知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曾说过,儿童阅读的世界,诗歌不能缺席。诗是美的,读诗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推开窗子看见你》是金波的儿童诗集,也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中的一部,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审视和感应大自然一切美好的事物,以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为主人公,用自述的口吻写出了真、趣、善、美。诗中的各种事、景都与孩子的思想情感交融、结合,生动地表现了少年儿童的追求、渴望、兴趣、爱好,展现了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和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游人看风景时有两种态度:积极和消极。以积极的态度去欣赏眼前的事物,那么你眼中的一切一定都是美好的,即使是秋天里的一丛矮树;反之,如果意志消沉,那么你眼中的一切都将暗淡无光,即使湖水中有鱼儿跳跃,你也不解它们的快乐,去看风景结果反为风景所累。教师看待学生不亦如此?如果教师用积极的观念,从欣赏的视角去看待学生,就不会有什么挡住你期待发现的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通过古典诗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能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笔者试着从感受韵律美、欣赏意境美和实践创造美三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