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本文立足东湖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形象存在的问题,对东湖旅游资源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形象定位和品牌战略实施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试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的构建--以浙东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具有城市功能特殊性,其区位选择与旅游资源分布、区域交通网络两因素最为相关。在区域旅游网络化过程中,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极为重要。浙东南旅游区的旅游中心城市建设滞后,影响了浙东南旅游网络化发展。临海是浙东南惟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应把古城临海建设成为浙东南旅游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3.
旅游形象和旅游宣传口号对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种类众多,但是至今没有一个适合的旅游形象定位.文章以对广西旅游资源特点的分析、旅游资源灵魂的提炼和广西旅游形象现状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提出广西旅游形象的定位策略及主题旅游宣传口号.  相似文献   

4.
立足森林公园实际情况,以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为龙头,以林海杜鹃和奇峰怪石景观为重点,在对木王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综合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木王森林公园的形象定位与发展目标,并根据季节和空间对景区旅游产品、功能划分以及设施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彭江虹 《华章》2007,(11):1-2
旅游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湘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旅游资源的配套条件相对落后,旅游产品的结构存在不合理,旅游产品开发的层次低,形象塑造的深度不够,导致旅游的竞争力欠理想.本文认为对湘西旅游资源的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对潜在的游客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有助于提升湘西旅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南通旅游形象经历了一个从“一山一水一人一城”到“追江赶海到南通”再到“近代历史名城、江海休闲港湾”的过程,旅游发展空间也由南通城区向沿江沿海不断扩展。沿江沿海旅游开发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但由于总体规划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环境污染等诸多不利因素,发展前景堪忧。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为南通陆海统筹旅游资源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南通市委、市政府应站在全局的高度,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将南通陆、江、海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处理好沿江沿海旅游开发与陆域旅游开发的关系,统筹规划,开发具有江海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南通旅游形象,走出一条独具南通特色的休闲旅游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7.
九江具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由于受投入不足、体制不顺、基础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九江旅游业的发展较为滞后.要加快九江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树立大旅游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造旅游品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改善服务,进行体制创新,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实现九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的47%。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持续增加旅游收入,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梳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资源种类及空间分布,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剖析,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视角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划分为4个阶段,结合国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布局以及其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产业定位为"山海风情休闲旅游",以滨海旅游和自然风光为主导,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节点的相互连接,打造具有"一心三轴"特征的旅游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9.
豫南大别山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没有进行科学的整合,旅游竞争力不强。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对于该区域旅游业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制定科学的一体化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旅游空间布局一体化建设,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塑造鲜明的大别山区域旅游形象,是推进豫南大别山区旅游一体化进程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马边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马边的旅游形象应定位为"清幽小凉山,淳朴彝家寨".并以此形象定位为基础,对马边的旅游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宁西铁路的建成通车为其沿线地带的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即把沿宁西铁路的两边地带的旅游资源重新组合建设成为旅游走廊。建设宁西铁路旅游走廊对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具有互补的作用和更进一步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整体模式和分段模式的建设,从而联合塑造旅游产品形象,共同修建旅游基础设施,一起开拓旅游市场,保护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2.
浙江制造业与旅游业在全国都占据重要地位。在传统旅游的条件下加入制造业元素,使制造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设计出浙江特色制造业旅游产品,发放"旅游定点许可单位"证,在浙江不同县、市提炼出不同的制造业旅游的宣传口号,走发展浙江制造业旅游的道路。同时,促进制造业、旅游业产业结构转型,丰富浙江省旅游产品形式,扩大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普遍关注.近年来,襄阳旅游企业规模壮大、国内和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良好,然而跟其他城市相比还存在旅游业经营状况差,资源开发欠整合、缺特色、乏创意,旅游形象模糊等方面的问题.为振兴襄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构建旅游目的地,需要做好重塑旅游形象、整合市区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发展特色旅游、加大景区创建、延长旅游产业链和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叶静  魏敏 《成人教育》2014,(3):106-108
在对近十五年浙江省旅游企业的从业人数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浙江省旅游人才培养的供需现状,运用ARIMA模型对浙江省未来几年的旅游人才需求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浙江省旅游人才培养的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原生性生态旅游资源和垄断性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旅游产品正在成为旅游热点。发展旅游产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加速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开发起点低、规划不合理、重复建设等问题。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提出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要做好整体的科学规划;加强内部资源的整合,突出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借助发达地区的平台加强区域协作;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以当地居民的利益为重,加大基础设施改善力度等开发理念。  相似文献   

16.
鄂西圈的生态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业是鄂西圈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当前鄂西圈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比较粗放,一体化开发比较落后,因此急需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这既是推动鄂西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支撑中部崛起支点建设的重要现实途径。文章通过对圈内八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鄂西圈旅游经济增长的发展规划,明确了旅游业为新的区域内经济增长点,整合旅游资源,开展区域内部各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推进圈内旅游业的发展,最终实现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两圈,以及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发展带两带呼应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具备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和条件。提升河南省红色旅游市场形象应当以红色精神为旅游形象的理念基点,构建区域内"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形象,并以"太行天河、世界奇迹"为补充的红色旅游形象识别行为。设计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内外部一体的旅游标志、标志字体、标志色彩形象。将视觉设计的主题元素与声音识别符号设计相融合,形成河南特有的红色旅游标志形象,扩大河南红色旅游影响。树立红色旅游形象在市场营销策略方面应优化整合资源,建设红色旅游专题营销网站,策划与开发红色旅游节庆活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形象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据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的旅游资源实际,可将其旅游形象定位为伊斯兰教文化和穆斯林风情地以及度假休闲旅游地。以此对临夏的旅游形象体系进行策划并探讨了临夏市旅游形象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体育落后于东部地区,从根本上说,是缺乏体育文化创新。西部体育文化创新是发展西部体育的立足点;西部地区拥有体育旅游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是西部体育发展的优势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