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名 《学会》2014,(4):20-23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国现阶段,激发社会活力的关键在于推进政社分开,重点在于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让社会组织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各级党政部门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并通过各种方式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  相似文献   

2.
胡国军 《学会》2015,(1):60-6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创新与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打造一批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学会,以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学会自我发展能力,对推进学会发展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组织要创新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名 《学会》2014,(8):36-38
<正>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并下大决心落实政社分开,努力实现向社会放权和释放更多的公共空间;同时,积极扶植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能力建设,努力培育健康开放的社会组织良性生态,推动社会组织激发自身活力,广泛参与各个层面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活动。一、激发社会活力:落实政社分开,厘清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4.
《学会》2022,(1)
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路径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社会组织的数量与质量虽然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但仍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社会组织依赖政府的惯性思维突出、专业人才和资金的匮乏以及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的技术壁垒等现实困境。着力推动成都市社会组织真正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协同共治的治理格局须以需求为导向孵化社会组织,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领域;廓清政社边界,增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自主性;加大专业人才培育力度,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完善信息公开共享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田万龙 《学会》2017,(10):33-35
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是科协贯彻落实中央群团工作,服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局的具体举措。安徽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圆满完成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模式。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政社分开"原则的确立,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正迎来重要机遇期。通过案例探索社会组织在国家创新体系内能够发挥的作用,包括促进主体互动、完善资源配置机制以及积累社会资本三个方面。当前,我国创新体系内社会组织形成了一些促进创新的"散点",还未形成合力。为发挥社会组织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应加强对国家创新体系内社会组织的研究,政府应积极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自身也应增强服务意识,实现"重心下移"。  相似文献   

7.
王名  丁晶晶 《学会》2012,(9):12-17
本文针对当前残疾人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探索残疾人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认为必须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以打造新型"服务型社会组织"为目标完善残联的职能与定位,以凝聚社会合力为抓手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以改善残疾人的民生为重点,促进残疾人群体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需要社会组织能力的有效发挥,这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社会组织能力现状如何?该文利用问卷调查对社会组织能力现状进行分析,调查302个社会组织,回收有效问卷174份。调查发现社会组织能力呈现出赤字状况,主要表现为内部治理困境、经费汲取能力不足、社会组织公信力不高。社会组织能力赤字的形成,既有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的原因,同时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缺位也难辞其咎。借此从社会组织和政府两个方面提出了破解社会组织能力赤字的对策,以期提高社会组织能力,激发其活力,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是我国科技社团的主要代表,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和科学共同体的组织载体,己经日益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学会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应有作用,增强学会自身发展能力,加强学会组织建设、会员管理服务和社会职能拓展,通过项目引导、支撑平台建设,推进学会探索、建立创新发展机制,是中国科协实现“着力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进~步发挥学会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的独特作用”整改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科协所属科技类社会组织具有学术权威性、社会公益性和第三方评价的公正性等属性。有序推进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是积极顺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路径。近年来,江苏省科协积极顺应改革大势,推进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以下简称"承能")工作常态长效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李研  李哲 《科研管理》2015,36(11):124-130
本文提出了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概念,研究了在我国发展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思路。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功能包括社会化创新网络载体,参与形成多元化科技评价体系,补充政府创新公共服务职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政社关系调整将推动我国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国新型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散点"已经出现,但大部分还处于自发状态,需要进行前瞻性的制度设计和引导。科技类社会组织发挥作用需要以"社会性"为前提,其建设需要充分依托已有的社会网络,运营则需要依靠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和政府的分类引导。  相似文献   

12.
<正>科技社团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织力量,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力军。2013年颁发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大量社会化服务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这对社会组织特别是科技群团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履行好科技社团的社会化服务职能,打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这场攻坚战,黄石市科协组织调研专班,通过发放问卷、片会座谈、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黄石市科技社团发展现状和服务能力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社会治理创新能力,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不少地方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城市基层党建在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还存在基层党建仍有薄弱环节、党建共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新时代通过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引领社会治理创新,需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引领,进而在治理理念转变、治理模式融合、治理体系完善、治理科技支撑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增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福祉,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李梦莹 《科教文汇》2020,(13):186-190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社会治理创新能力,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不少地方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城市基层党建在引领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还存在基层党建仍有薄弱环节、党建共建机制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新时代通过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引领社会治理创新,需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引领,进而在治理理念转变、治理模式融合、治理体系完善、治理科技支撑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增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福祉,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顾骏 《学会》2011,(5):30-31
<正>加强社会管理是近日召开的"两会"的高度关注点。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自治的有  相似文献   

16.
赵云双 《学会》2010,(4):55-57
<正>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方式,肩负着孕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功能,承担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包括科协在内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指明了方向,科协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拓展服务职能,积极稳妥推进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是科协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和基本挑战。考察分析科协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索,必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从科协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历史站位入手,主要以上海科协为例总结提炼了科协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在承接政府服务项目转移、实行政府服务项目购买、探索社会组织退出机制方面的主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协组织需继续提高思想认识,勇于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尽快完善服务清单,落实承接相关项目,不断增强治理能力,提高承接水平,大力加强法治保障,建立承接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从公共管理走向公共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原有的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在新的科技创新理论以及新的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重构。推进科技创新的公共治理,要准确把握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并充分发挥非正式关系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推动自身职能的转变,为第三方力量的发展腾出空间;第三方力量应勇于探索,积极回应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的转型,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会》2020,(8)
重大突发疫情的防控治理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执政党、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的通力协作,是大考中向人民提交满意答卷的前提与保障。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践行主体,要提升其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明晰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实现社会组织行动从增进共同利益到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共利益的价值转换。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构建协同共治的联防联控机制,社会组织要从善于自治向参与共治转变。在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实践中,要坚持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提升治理整体性,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智能支持提升治理精准度,以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保障推进社会治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正>为提升学会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及国家管理创新重要协同力量的作用,根据中国科协、山东省科协指示精神,青岛市科协于2013年组织实施了学会能力提升行动,较好地推进了所属学会服务创新、服务社会和政府、服务科技工作者以及自我发展等能力的提升,推进了所属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