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咨询台     
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作有哪些?李英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病毒,如柯萨基病毒、流感病毒、到流感病毒、呼吸道台胞病毒等。病毒是一种很小的微生物颗粒,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占感染总数的叨%左右。另一类是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细菌菌体比病毒大,能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见到。由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约占感染总数的10%左右。近年来又发现一种叫肺炎支原体的微生物可引起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的体积也很…  相似文献   

2.
感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其治疗虽不十分复杂,但也容易出现一些用药误区。误区一:许多人一感冒就服用抗菌素。其实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而抗菌素的作用是抑制或杀灭细菌而不是病毒。除了一些特殊病人,如老人、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患感冒时可适当服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患过感冒。有关资料表明,约85%的人平均一年要得3次感冒。看来,感冒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极高的。人患感冒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产生许多并发症。患感冒的人都想尽快把病治好,寻求所谓特效药。其实,感冒是没有特效药的。现在治疗感冒的药物,不管广告说得如何好,事实上只能是减轻症状而已。有人这样说,如果谁能真正发明了治疗感冒的特效药,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奖。这虽然有些夸张,但言之有理。感冒大体是由细菌和病毒所引起,以病毒感染居多。对细菌引起的感冒,抗生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病毒  相似文献   

4.
一般;一个孩子一年可能会感冒5次~6次。在刚入托的第一年,有的孩子甚至会感冒6次~10次。有的孩子甚至整个冬天都在反复不断感冒着。①如果是病毒性感冒,则没有特效药;②如果是细菌性感冒,可用一些抗菌素。这样,防感冒于未然就显得大为重要。感冒的病因外因:大约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只有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内因: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了婴幼儿容易患感冒。这是由于小儿鼻腔短小,黏膜柔软,血管丰富,鼻道狭窄,只要遇到有感染的机会,就会引起鼻黏膜充血,产生流涕等症状。曲于小几易患扁桃体炎或咽峡炎,自身免疫能力尚未完善,  相似文献   

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上感的病因,由病毒引起者占90%以上,主要由鼻病毒,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感冒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对这类病毒性上感应用抗生素无效,治疗除对症处理外,可  相似文献   

6.
感冒发热是幼儿最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也可由病菌引起,如链球菌。病毒或病菌侵入人体后,机体对这些病原微生物产生一系列反应,发热是其中的一种。通过发热,机体调动体内各种有抗病能力的物质,如抗体、白细胞等,抵抗、消灭病原体,促进机体康复。因此,发热虽然使孩子感到不适,但它同时是一种抗病能力的反应。所以,对39度以下中低度发热、  相似文献   

7.
"六一"节前后,幼儿园常出现幼儿发热人数突然增多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常见的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引起发热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广州地区六月份气温较高,此时细菌、病毒很活跃.此外由于天气炎热,人的体能、律液消耗较大,幼儿容易疲劳,抵抗力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感冒医学上称“上呼吸道感染”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感冒90 %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 ,常见的有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感冒后产生的免疫时间较短 ,且每次感染的病毒并非一种。因此 ,体弱儿易反复多次患感冒。对感冒病毒目前西医尚无确切有效的药物。尽管有些药物可减轻感冒的一些症状 ,但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甚至会延长病程。比如常用的小儿速效伤风冲剂 ,虽可减轻一些症状 ,但绝不能缩短病程 ,反而会使呼吸道变干燥 ,增加感染的机会 ,长期过量服用还会导致肝肾等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流感疫苗只对由某种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有预防作用。流感的症状比较重,持续高烧一周,浑身肌肉疼、关节疼,免疫力低的人得了流感还会引起并发症。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都不同,因此,即使接种了流感疫苗,也有可能得上由变异了的病毒引起的流感。流感疫苗并不预防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由多种病毒、细菌引起,无法预防,人一般在天气忽冷忽热、  相似文献   

10.
你或许认为感冒是所有疾病中最最常见的,不就是宝宝流鼻涕;浑身发热吗?可是你能将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区分开来吗?你会正确护理已感冒的宝宝吗?感冒是怎么回事? 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的一种炎症。多以病毒感染为主,仅10%为细菌原发性感染。感冒对于一个健康的成人来说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事,一般在3天~4天,即使不经治疗也会好,但是宝宝患了感冒未及时治疗,将会引起种种的并发症。 高热惊厥是宝宝感冒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宝宝脑发育还不完善,易在初次感冒发热时发生惊厥。 鼻咽部发炎也会沿着咽鼓…  相似文献   

11.
吴昊 《中国教工》2021,(2):46-47
人们平常说的感冒,一般是指“普通感冒”,又称“伤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它起病较急,四时皆有,以春冬季节为多见。感冒为自愈性疾病,但易合并细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迁延并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周敏 《父母必读》2013,(12):59-59
尽管坐月子期间,家人对新妈妈格外照顾,各种防护避免受风。但是,还是会有一些体质稍弱的妈妈,会抵不住病毒、细菌的侵扰,而发生感冒等疾病,特别是在秋冬或冬春季节更替的时候。为什么新妈妈感冒了依然可以母乳呢?  相似文献   

13.
陈自佳 《小读者》2013,(2):67-67
在感冒高发期,为了预防感冒就口服板蓝根冲剂真的能预防感冒吗?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毒发斑、发疹、头痛、喉痛、痈肿疮毒、丹毒等症。板蓝根不但对病毒、细菌有抑杀作用,更对人体免疫有调节和保护作用。板蓝根抗病毒、抗菌作用被公认,是不是就说明可以通过服用板蓝根来预防感冒呢?  相似文献   

14.
<正> 感冒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鼻炎、咽炎、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尚可有发热、头痛、乏力等较轻的全身症状。感冒不同于其它传染病,一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后机体都能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很少再次患病,即使患病也要隔一定的时间。而感冒则不然,感冒是上呼吸道粘膜的局部感染,病毒不到血液中,所以体内产生的免疫力反应也较弱,使免疫力不持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发生同型重复感染。但人反复得感冒的主要原因是能引起感冒的病毒型别太多,  相似文献   

15.
一、逢热便退发烧是感冒最常见的症状,但许多父母一见孩子体温升高就马上给孩子服用退烧药,这种做法未必妥当。因为发烧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是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毒、细菌的结果。一般来说,发烧时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无须使用退烧药(让孩子多喝开水或  相似文献   

16.
佳段选摘     
巧妙开头感冒是最常见的病,体质再好的人也肯定和它打过交道,更别说我这个病囊了,感冒总是与我有难解之缘。我是个“特殊病号”,只要一受寒,身体内装着感冒细菌的袋子便打开了,感冒细菌便趁机一个劲儿往外涌,头痛、鼻塞、流鼻涕、发热、嗓子疼等症状就会在我的身上尽情地表现它们的能耐了。要说得了感冒的感觉,这可是太难受了。摘自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五(2)班赵睿琦《感冒真不好受》(指导教师夏培培)  相似文献   

17.
《老年教育》2013,(3):56-57
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感冒让人们烦恼不已,各种药物似乎也不那么给力,那么,试试以下15个神奇的方法吧!1、洗鼻法西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等诱发因素使得呼吸道纤毛摆动频率降低,鼻粘液及其吸附的病毒、细菌以及真菌等停留在鼻腔的时间大大增长,从而使引起感冒的病毒得以大量繁殖并侵入人体,引发感冒。因而感冒时反复用盐水冲洗鼻腔可将鼻  相似文献   

18.
二年级的波波患了感冒,经过治疗,感冒是好了,可他越来越频繁地述说胸口闷,脸色也很苍白。妈妈带他去医院,结果,波波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妈妈很惊讶,波波怎么会是心肌炎?感冒后为什么易患病毒性心肌炎炎顾名思义,病毒性心肌炎就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症的疾病。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种类虽然有很多,但最常见的是感冒病毒,感冒病毒不仅侵犯和损害上呼吸道黏膜,引起一系列呼吸道症状,如果治疗不彻底,还会侵犯心脏,使心肌细胞受到损害,引发炎症,导致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等原因,使呼吸道的抵抗力被削弱,人…  相似文献   

19.
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包括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大多为感冒病毒所致。可继发细茵感染。常见的症状有鼻塞、流鼻涕、咽喉痛、咳嗽、咳痰、发烧、头痛、畏寒、呕吐腹痛、腹泻等;  相似文献   

20.
正每逢冬季时,省儿童医院住部、门诊、急诊患儿量都会骤,而且各个科室专业病患儿也增加,其中以肺炎、上呼吸道染为主,一些专业病也是由此诱发。怎样才能使宝宝远离冬常见病的伤害呢?一、肺炎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常由感冒、气管炎发展而来,是由不同病原体所致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肺炎多急性起病,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