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门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不想变成龙呢?”拿破仑说:“不想跳龙门的鱼不是好鱼。”任贤齐说:“对面的鱼儿跳过来。”我想:中学生是鱼,大学生是龙,高考就是立在中间的那道龙门。因为我们是鱼,所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因为我们是鱼,所以被盛在盘子里做下酒菜。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庄子和惠施在桥上看鱼,庄子说:“鱼真是快乐啊!”惠施听后质疑他:“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庄子回答:“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惠施于是说:“是啊,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鱼快乐;而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应该知道鱼是不是快乐。”这一番辩论看似绕口令,但却名传千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讲究“超脱”,认为人的心灵能够与宇宙万物相通。所以庄子认为与鱼之间的沟通是靠直觉,不需要任何概念或语言。就好像我们心情好时,看到世间万物皆有情;相反,情绪低落时,则会觉得草木同悲。而惠施则重逻辑,…  相似文献   

3.
龙门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不想变成龙呢?”拿破仑说:“不想跳龙门的鱼不是好鱼。”任贤齐说:“对面的鱼儿跳过来。”我想:中学生是鱼,大学生是龙,高考就是立在中间的那道龙门。因为我们是鱼,所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因为我们是鱼,所以被盛在盘子里做下酒菜。因为我们是鱼,所以即使有机会与龙为伍,也被称为“鱼龙混杂”。因为他们是龙,所以被故作高深地赞为“神龙见首不见尾”。因为他们是龙,所以被捧在天上誉为“天之骄子”。因为他们是龙,所以表现得不如我们的时候会说:“龙游浅滩遭鱼戏。”而如此的差距仅仅是因为一道龙门。门这…  相似文献   

4.
鲸鱼的户口     
老黄鱼在给鱼儿们登记户口,带鱼、飞鱼、剑鱼、黄鱼都登记过了。老黄鱼想了一想,自言自语地说:“怎么鲸鱼妈妈和鲸鱼娃娃没有来登记呢?”飞鱼游过来对老黄鱼说:“你给鱼类登记户口,鲸鱼不是鱼,他来干什么?”老黄鱼看了一眼飞鱼说:“鲸鱼的名字就叫鱼,不是鱼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鱼之乐     
庄周 《现代语文》2004,(1):18-18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译文:智慧的庄子和聪明的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鱼从容自在地在水中游,这真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会知道它是否快乐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会知道我不懂得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的确不是你,确实不知道你在…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条来自北方的鱼,在海中自由地游玩……”。小鱼儿今天心情不错,来到电脑室就把《北方的狼》改了歌词高声地唱了起来。“是狼,不是鱼。”洋洋想订正他的歌词。“就是鱼,就是鱼,我是小鱼儿,我是一条来自北方的鱼,在海中……”小鱼儿根本不  相似文献   

7.
寓教于乐———浅谈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徐晓玲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在工作中的突出感受是“钓胜于鱼”,因它阐述了一个哲理———“寓教于乐”。在教育这块沃土上,我追求的是“钓”(兴趣、奉献),而不是鱼(名利、地位)。“索取不是爱,献身才是爱”,魏书生...  相似文献   

8.
一、讨论课题,激发思维兴趣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部动力,是促进积极思维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兴趣产生得越早,越能促进学生快捷地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如教《鲸》一课,教师首先展示鲸的彩色挂图,组织学生围绕“这是什么”展开讨论。有学生说:“这是鲸鱼。”教师接着问:“你们为什么叫它鱼?”学生争相说道。“它的样子像鱼。”“它像鱼一样生活在海洋里。”“它有和鱼一样的生活习性会游水。”学生的讨论并非出乎教师所料。教师接着说:“一一但它根本不是鱼!”于是,在学生心中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鲸不是鱼,它究竟属于什么类型的动物呢?”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机器”积极地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9.
一、个案:《鲸》教学片段 《鲸》是人教版教材中一篇经典课文。有位老师教《鲸》第二课时,首先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的说明鲸“大”的段落,接着进入重点环节——研究“鲸”不是鱼的原因:通过“鲸的确是庞然大物,你说它可以当鱼中之王吗”这个问题过渡,再让自读2、5、7自然段,找出鲸不是鱼的理由,然后交流,相机点拨。在点拨过程中,有以下“联系造字理解鲸不是鱼”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0.
动物号外     
《红领巾》2006,(3):32-32
鲨鱼的确是鱼。不过,今天,肉丁要揭发(jiē fā)一些因为名字里面有“鱼”而长期混在鱼队伍里的家伙。它们其实不是鱼。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与评析     
【翻译】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白鱼悠悠自得地游来游去 ,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啊 !”惠子问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 ?”庄子问 :“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惠子说 :“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 ;你也不是鱼 ,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 :“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吧 !你说 :‘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 ,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评析】这是选自《庄子·秋水》中的一则对话录。庄子 ,名周 ,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2.
一庄周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周看到桥下水中的鱼,说:“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是鱼儿的乐趣。”惠施问:“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的乐趣?”庄周反问:“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二晋人诸葛恢与丞相王导争论姓氏的先后。王导说:“为什么人们习惯说‘王葛’而不说‘葛王’?”诸葛恢答道:“譬如人们习惯说‘驴马’,驴难道能比得上马吗?”三南朝时,齐高帝与书法家王僧虔共习书法。一次,齐高帝忽然问王僧虔:“你和我相比,谁的字最好?”王僧虔答道:“我的字是臣中最好的,您的字是帝中最好的。”齐高帝大笑道:“你很善答。”王…  相似文献   

13.
曾读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庄子知鱼乐》: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  相似文献   

14.
爸爸烧鱼     
高毓彬 《小读者》2010,(6):25-26
今天妈妈不舒服.于是做鱼的“重大任务”就交给了爸爸。从来没有下过厨的爸爸自信地说.他会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可是想要吃鱼而不是吃“惊”呀!  相似文献   

15.
学习《动物装饰——鱼》(人美版教材)时,教室的后排举起了一只小手。“你有问题?”我问道。“老师,他不画装饰鱼,他在作业纸上画F16战斗机。”有这样的事?我心里嘀咕着,示意这位同学把作业纸拿起来给我看。“老师,我画的不是战斗机,就是装饰鱼。”“你画的是战斗机形的鱼,鱼的外观就是一架战斗机,是吧?”他点了点头。“继续画。”我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相似文献   

16.
《钓胜于鱼》“鱼”意解重庆/张宏《钓胜于鱼》是一篇寓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优美散文,但初二学生在自读中领悟和把握文中哲理则有相当的困难。老教授泛舟行钓,先是感叹:“我太喜欢钓鱼,可惜这湖中的鱼不大。”待“照例“提着两条小鱼悠然回来时却又申明“我是为钓,不是...  相似文献   

17.
有一天,章鱼在海里游着,遇见乌贼。乌贼问章鱼:“这里的鱼,都去开运动会了,为什么你不去啊?”章鱼回答说:“鱼是脊椎动物,我没长脊椎骨,不是鱼。我同你一样,是软体动物。”乌贼笑着说:“那你不是鱼,为什么叫‘章鱼’呀?”章鱼回答不上,过了半晌熏才想起如何回应。他问乌贼:“到处都喊捉贼,你为什么不躲一躲?”乌贼赶紧分辩说:“我又不是贼,没干坏事,躲什么?”章鱼听了大笑起来:“哈哈,你不是贼,那你为什么叫‘乌贼’呀?”乌贼这时也回答不上来了。世间事物,名不副实的多着呢。所以,要认识事物,只依据其名称等外在的东西是绝对不行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这一天,天上突然噼里啪啦地,但不是下雨,是下鱼!是的,有活蹦乱跳的鲜鱼,有鱼干,有最小的柳条鱼,也有很大的鲤鱼,有咸水鱼,也有淡水鱼。这么说吧,只要是鱼,都有可能出现在这场“雨”中。  相似文献   

19.
儿子和鱼     
我的家乡在江南,属鱼米之乡,大概在这一点上儿子遗传了我,喜欢吃鱼,久而久之小家伙对鱼有了他自己的认识和喜好。 有一天在市场上,儿子指着一只甲鱼问我,“妈妈,那是什么?” “甲鱼。” “不是的,不是鱼。是那个黑黑的,像奥特曼里的海龟一样的……”  相似文献   

20.
教自然第二册《鱼》这一课,学生认识了鲤鱼、鳙鱼、带鱼、金鱼后,我问学生“你还见过什么鱼?”学生们答出了许多常见的鱼,却围绕“甲鱼、鳝鱼是不是鱼?”展开了热烈争论。我让同学们先观察水槽中大家公认的几种鱼,共同探讨“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的才是鱼?”然后讨论甲鱼、鳝鱼是不是鱼类。讨论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甲鱼不是鱼,这当然是对的,可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鳝鱼也不是鱼。他们认为:①鳝鱼全身没有鳞片;②鳝鱼没有鳍。至于有没有鳃,他们没观察过,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