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悬念,俗称"扣子"或"关子",一般用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就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的反常情况设置疑问,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使读者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因此,悬念既是一种结构技巧,也是一种叙述技巧。悬念式开头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充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令其怀着寻幽探胜之情,愉快地读完全文的一种开头方法。考生运用悬念式开头法写作文,应该在文章的  相似文献   

2.
【问题点击】电影"悬念大师"梅里美对"悬念"有个经典的诠释:"我在影片中放置的定时炸弹,它一刻不爆炸,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如果能在小小说的写作中不断地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就可以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神奇效果,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强烈的阅读兴趣。【方法指津】所谓"层层设疑",就是连续设置悬念,不作解答,使阅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多为篇末处)彻底交"底"。这种手法一般包括三个环节:一是设下"谜面",即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将读者置于悬念之中;二是发展  相似文献   

3.
悬念,在古典小说里称为"扣子"或"关子"。设置悬念,就是把故事的内容(人物的活动、事情的经过)写得波澜起伏,从而引发读者的好奇和关注,使读者满怀兴趣,伴随着作者的笔踪去穷根究底。一、篇首巧设悬念,引发思考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开篇设置  相似文献   

4.
正设置悬念,就是在文章开头制造出某种气氛,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极为关注的情感。这种方法,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很受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例如,有一个同学的习作《老师摸了我的头》,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开学了,听说我们班又换了新"老板"。一进教室,果然看见一个戴眼镜的"家伙"。瞧他那笑里藏刀的样子,一定是校长派来的"一级杀手"。哼,不管你是哪路神仙,我准叫你"笑得比哭还难看",反正我是公认的"调皮大王",  相似文献   

5.
(题目就是观点,包含了很多信息和悬念,足够吸引读者)我天生是一个爱流泪的孩子,我流过太多的泪水。而我也不知多少次看见妈妈在默默地流泪。(妈妈为什么流泪?这里有悬念)泪水中,有  相似文献   

6.
叙事要曲折     
<正>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文章往往淡而无味,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的叙述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行文的曲折有致、波澜迭起。想要打破平淡,使叙述更为曲折生动、扣人心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设置悬念法悬念就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结局难料的安排。在叙述过程中设置悬念,能够抓住读者急欲得知"后事如何"的期待心理,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  相似文献   

7.
<正>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说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不喜平"就是要让文章有曲折、起波澜,而设置悬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略谈悬念     
悬念,古典小说称之为"扣子"或"关子",是一种在情节发展的开端或情节的展开过程中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以不断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心理状态的手法。叙事类文学作品,常常会有悬念出现,认识了解  相似文献   

9.
意外夺魁     
故事曲折,寓意积极。此文还需要升格:文章写到"我宣布选美结果,夺魁者是——"就搁笔,给读者留下悬念。将标题改为"‘夺魁者——’"。  相似文献   

10.
尺水兴波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初中语文第二册有一篇小小说——《鞋》,它虽不足400字,但由于巧设悬念,尺水兴波,使读者百读不厌。 小说一开始就写到“小鞋匠在路口张望”,而且望了一个多月,他到底望谁?他为什么要望?这是第一次设置悬念,令读者急于弄明白。噢!原来他在等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可苦苦等来的不是那个大个儿,而是一个瘦瘦的军人,大个儿为什么失约?读到此处,读者不禁要问,这是第二次设置悬念。待到看到“瘦军人付了  相似文献   

11.
我的表弟很可爱、有趣,是一家人的开心果。但是,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却对他"气愤"不已。(要写表弟的可爱、有趣,先写对"他"气愤,这样一来,悬念顿起,很有艺术性、针对性。我觉得——这样的开头很好,设置悬念,可以坚持啊。)  相似文献   

12.
文章似山不喜平。文章讲究的是曲折多姿,一波三折。同学们,怎样才能使你的作文引人入胜呢?下面有三把金钥匙,等着你去开启作文的大门。金钥匙一:巧设悬念法在作文中,有时可以故意卖关子,设置一些疑问,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我和妈妈打赌》这篇作文,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这次英语考试我考了一百分,我匆匆忙忙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中的悬念能激起读者的期待,让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变化、结果产生强烈的关注,让事件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记叙文中的悬念设置主要包括"设疑"和"释疑"两个过程,其中"设疑"最为重要。设疑也叫卖关子,当"关子"让读者产生了"这是为何"的疑问时,设疑就算精彩完工了。那么,在记叙文中,应该如何巧卖"关子"呢?一、让标题成"关子"作文的标题是作文的眼睛,让这眼睛有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作文来说,写好开头尤为重要。请看各地中考满分文的开头技巧。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护士只有到吃药、打针的时候才会进来,而且很少和我说话。我已经习惯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阻挡     
方法一: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悬念术所谓悬念术,就是在具体情景中设置谜团,使读者见了生疑,疑而难解,从而吸引他急切往下看,以求弄清原委。这是避免平铺直叙的一种好方法。具体运用时,要使悬念合理,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心理,扣人心弦,最后悬念要解开,不能久悬未决。  相似文献   

16.
孙彦 《现代语文》2013,(6):101-102
好文章开头如爆竹,响遏行云,新颖精彩。有人把这种开头称之为"凤头","凤头"有吸引读者的妙处。让人难忘的故事,使人激动的演讲,都须有一个好的开头。这就给我们以启示:语文教学这门艺术,不也应该有一个好的开头吗?起始课,一语惊人;设悬念,发人深省。从而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和求知欲,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曾作过这样的尝试,效果竟出人意料的好。一、由介绍时代背景、设置悬念导入新课由介绍时代背景、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既能让学生了  相似文献   

17.
史峰 《初中生》2014,(5):12-13
<正>作文中的悬念能激起读者的期待,让读者对事件的发展、变化、结果产生强烈的关注,让事件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记叙文中的悬念设置主要包括"设疑"和"释疑"两个过程,其中"设疑"最为重要。设疑也叫卖关子,当"关子"让读者产生了"这是为何"的疑问时,设疑就算精彩完工了。那么,在记叙文中,应该如何巧卖"关子"呢?一、让标题成"关子"作文的标题是作文的眼睛,让这眼睛有  相似文献   

18.
悬念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应用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能有效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将悬念法灵活地运用于数学课堂中,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1.新课导入兴趣浓。将悬念法用于新课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活动。在进行“简易方程”一课的教学时,新课导入中,我说:“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猜数游戏好吗?”说到做游戏,小学生们一个个拍手叫好。我接着说:“请你们每人心里想好一个数,然后把你心里想好的数乘以2再加上16,你们只要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心里想的那个数是多少…  相似文献   

19.
正文章如果平铺直叙,就很难打动读者。如何让文章引人入胜呢?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善于设置悬念。所谓悬念,就是作者在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结下"扣子",引起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关心。这种写作技巧,一般说来,要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设置悬念悬念是现实生活中矛盾与问题的高度集中概括,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突发性,但它又有其符合生活规律的必然性。所以,悬念的设置,必须是既出乎人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20.
我上小学时,正是"文革"时期,学校里功课很松。那时,语文老师每周都会花一堂课的时间给我们读《高玉宝》,我听得很入迷。但一个悬念要眼巴巴等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