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例伴有胸壁局部侵犯的脾脏原发性肉瘤的64岁女性病例。在采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先进方法对肿瘤及转移灶进行了及时准确的诊断后,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同时标本经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免疫组化等检查进一步明确了脾脏原发性肉瘤的病理学诊断结果。据我们所知,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五例原发性脾脏肉瘤的报道,同时也是第一例伴有局部胸壁侵犯并获得手术根治的脾脏肉瘤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 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性22例、女性1例;年龄54~94岁,平均69.5岁。原发病:前列腺增生症18例,合并膀胱结石2例;膀胱肿瘤3例;膀胱结石1例;急性出血性膀胱炎1例(女性)。出血原因:前列腺增生伴有尿潴留18例患者因导尿引起出血14例、自发出血2例。因怀疑膀胱肿瘤进行膀胱镜检查出血2例。膀胱肿瘤破溃出血3例。膀胱大结石合并感染出血1例。急性膀胱大出血1例,临床表现:均有下腹胀痛、耻骨上饱满,叩之浊音。出现休克症状8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下降15例。治疗方法:抗休克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治方法。方法对146例头颈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在放射治疗前、中、后,根据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分级采取预防为本,及时对症处理的方法。结果避免了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发展。结论积极防治放射性口腔炎保证了放射治疗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通辽市传染病医院和通辽市铁路医院共2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及方法.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最佳手术时间为14-18孕周.高度重视妊娠晚期、分娩期合并肿瘤的病人,若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5.
我室1996年放射治疗脑干肿瘤2例,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49岁,因头痛半年,全瘫2周入院,CT、MRI证实为全脑干肿瘤,放疗DT30Gy好转,D_T55Gy症状体征消失出院,3个月后复查CT肿瘤缩小,14个月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将10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32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性肝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Survivin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肝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回顾分析60例因晚期肝癌不能行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介入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前后原发生肝癌的癌栓大小的变化进行比较,发现21例癌栓完全消失,13例癌栓缩小,24例无变化,2例进展,癌栓消失和缩小占55.67%,所以介入治疗联合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的有效的、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金属内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 ,探讨支架留置的适应症及影响因素。方法 :10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置放了自膨式镍钛合金支架 ,全部操作在DSA监视下进行 ,支架置入前后行食道造影对比观察。 6例接受了放疗和化疗 ,10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结果 :支架置放成功率和支架置入后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率均为 10 0 % ,4例患者 8个月内死亡 ,2例于术后 3~ 6个月内出现吞咽困难症状 ,经食道镜检查 1例为肿瘤生长超过支架所至 ,1例由于支架近端黏膜过度增生所至。余 4例随访 8至 14个月 ,未出现吞咽困难。结论 :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疗效可靠 ,并发症少 ,基本上可以代替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适应证、治疗方法和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3-02-2008-05月对60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实行保乳手术,其中Ⅰ期42例,Ⅱ期1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肿瘤局部扩大切除(距肿瘤2cm),冰冻切片证实肿瘤边缘无癌残留,腋淋巴结清扫,术后辅以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8~60个月,其中56例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局部复发,3例发生远处转移.美容效果优良率达93.3%(56/60).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且能保持良好的乳房外形和心理心态.  相似文献   

10.
乳腺外来源的转移性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中所占比例较低,约为0.5%~1.2%,胃印戒细胞癌转移至乳腺更为罕见。本文报道了一例由胃印戒细胞癌转移至乳腺的女性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探讨并总结转移性乳腺癌与原发性乳腺癌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组织和免疫组化中的不同点。本报道旨在提示临床医师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应详细结合患者病史,考虑到乳腺外转移可能,结合病理结果及免疫组化等手段以明确诊断,早期开展后续治疗。此外,随着循环肿瘤细胞和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转移性乳腺癌机制的研究更加深入,可能会为此类疾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9.9~2000.8月,利用自拟通便汤加减治疗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引起的便秘6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均为恶性肿瘤住院病人,其中患上消化道癌38例,肺癌12例,乳腺癌8例,颈淋巴结瘤10例;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5岁,平均61岁。本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期间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便秘,其中大便3~4d一行的48例,5~6d一行的10例,1周以上一行的2例。  相似文献   

12.
很多因素能诱导细胞凋亡,电离辐射是最重要因素之一。利用放射治疗机理与电子移动原理相结合,阐述治疗方法,探讨电离辐射与细胞凋亡的机理,增强放射治疗效果,对辐射防护和肿瘤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摘     
访美学者董金堂博士首次分离出人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这项成果于5月12日发表在华盛顿出版的《科学》周刊上。 KAI1基因能抑制肿瘤转移,因而被命名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被用于肿瘤转移的诊断与治疗,该基因在正常组织和原位癌中均有活性,但在转移后的癌组织中失去活性。因此,该基因可能被用作预测肿瘤转移能力的标记物,在临床上诊断已发生的肿瘤是否能转移,从而帮助医生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案。另一项可能的用途是用基因治疗的方法,把该基因注入到肿瘤组织,从而防止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行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例128例。其中86例采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并与42例传统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相比较.结果:86例患者术后面部畸形较轻,腮腺功能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无味觉出汗综合征,凹陷畸形不明显,其中9例出现暂时性面瘫,14例耳垂麻木.与传统腮腺切除术相比,肿瘤复发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面瘫、耳垂麻木和Frey.s综合征、凹陷畸形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是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氟伐他汀干预组42例: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40mg/d;对照组37例: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药物治疗前、药物治疗后2周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IL-18和TNFα的浓度。结果药物治疗后,对照组(P〈0.05)及氟伐他汀干预组(P〈0.01)血清IL-18和TNF&浓度均明显降低;氟伐他汀干预组血清IL-18(P〈0.01)和TNFα(P〈0.01)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氟伐他汀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和TNFα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MACC1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创新点:首次发现胃癌中MACC1基因高表达,并且在患者标本中发现高表达MACC1和胃癌的远处转移和预后有显著相关性。方法: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105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并且将MACC1和其临床特点包括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以及远处转移状况进行归纳和显著性检验,进一步将患者分为MACC1高表达和低表达组。通过定期的随访,绘制患者生存曲线。结论:本实验中发现了在胃癌远处转移灶组织中MACC1表达显著升高。然而MACC1的高表达和胃癌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等特性未见明显相关性。同时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MACC1的高表达有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11例复发性腮腺混合瘤病例,其中3例发生恶变。对复发的原因和间隔时间,复发和恶变的关系,复发性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单纯的肿瘤摘除,白于肿瘤组织的残留和瘤细胞的种植是复发的原因。复发的间隔时间无明显规律。复发性肿瘤恶变的主要表现与原发性肿瘤恶变表现相一致。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可推广的诊断方法。复发性腮腺混合的手术方法同原发性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评价患者的疗效.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客观疗效观察半年生存率为82.52%,1年生存率为36.89%,2年生存率为13.59%.生存质量有所改善.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配合其他疗法能使疗效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08,(7):76-76
据东方网2007年12月18日援引智利《信使报》2007年12月26日文章报导,智利大学医学院和智利生物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胃部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后一到两年时间内又会出现在病人的其他器官,包括肝脏、腹膜等的扩散过程作了研究。结果发现,癌细胞可以从胃部肿瘤等消化道原发性肿瘤中脱离出来,在腹膜中游荡,继而在腹膜或肝脏中生长;在定植生长前,癌细胞会对腹膜或肝脏等器官的细胞做一番改造,使之容易接受癌细胞的定植,虽然目前尚未查明有哪些因素参与了癌细胞对其入侵器官的改造工作,一旦问题得到了回答,临床医学就可以通过腹膜等其他器官的变化来预防早期的胃癌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溃疡是骨折病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从1989-1995年10月,我们应用自制生肌膏治疗各种外伤性溃疡69例。对促进溃疡创面愈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9例中,男57例。女12例,年龄9—65岁,从受伤到接受治疗时间最短者伤后14天,最长者18个月,其中双下肢胫腓骨骨折并发骨髓炎者10例,双手外伤后手背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