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机械能守恒定律能很方便的解决连体问题,对多个物体组成的连体系统,要注意物体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这种问题中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并不守恒,所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必须选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注意寻找连接体之间的物理关系,利用ΔEK=-ΔEP的形式列方程解决.一、连绳模型此类问题要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注意物体之间的速  相似文献   

2.
刘仁余 《新高考》2004,(10):49-51
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问题很好掌握,而几个物体与地球、弹簧等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问题就比较难了,而且这也一直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这种类型的问题中,尽管系统内单个的物体机械能并不守恒,但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却是守恒的.现将之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安排一般分为3课时.第1课时一般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与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步骤;第2课时一般为单个物体的曲线运动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结合问题,第3课时一般为多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本文以第3课时的教学为例,以期达到学生掌握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形式,比较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的特点,学会在多物体系统,多过程问题中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体验,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对于多个物体构成的系统,除重力外,若没有其他的力对系统做功,系统机械能就守恒.但是,在具体问题中,由于系统中两个物体的相互连接关系的多样化,造成了系统中两个物体速度关系的复杂化,使问题变得难度较大.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最关键的是弄清系统内各物体间的速度关系,然后再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下面举出几例供同学们赏析.  相似文献   

5.
冯丹 《中学理科》2005,(10):41-41
在力学中往往有几个物体相互约束,运动互相牵连,在忽略一切摩擦的情况下,将物体系作为整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没有摩擦力做功,即对系统整体而言,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动能和势能在几个物体之间相互转化.尽管单独某个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但系统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
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在解题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断、零势能面的选取、不能漏掉各物体的各项机械能等常见误区外,还应注意系统机械能守恒中的以下几种典型误区.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物理课本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这样叙述的:在只有重力、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不难得出以下两个推论.推论1 重力做功不改变物体的机械能.推论2 对于单个物体来说,如果物体受到若干个力的作用,物体机械能的改变量就等于除了重力以外其他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以上两个推论在解答问题时非常有用,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看一下  相似文献   

8.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如果仅受内力作用,则系统的动量守恒,而内力可以做功,每个物体的机械能可能都要变化,但系统的机械能总和可能不变(弹性碰撞),可能减少(非弹性碰撞),如物体间夹有炸药、压缩的弹簧等,作用后系统的总机械能也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9.
当研究一个问题涉及到的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时,应具有整体意识,将不同的物体组成系统,这样往往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系统:当组成系统的各个物体之间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时,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下面将常见不同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情况归类分析如下:一、连绳模型连绳模型是指由绳将不同的物体连在一起组成的系统.此类问题应认清物体的运动过程,注意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或最低点时速度相同的隐含条件及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例1】…  相似文献   

10.
<正>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相关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而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即分析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力,判断重力以外的力(不管是内力还是外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如果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或系统做了功,则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否则机械能守恒。另一种是根据能量的转化判断,即对于一个物体或系统,分析是否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1.
张克黎 《甘肃教育》2009,(23):54-54
在机械能守恒定律中,弹力可以理解为弹簧的弹力、绳子的弹力、杆的弹力、支持面的弹力、连续物体之间的弹力.首先我们要明确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一定是系统,可分为四种情况:单个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多个物体与地球组成的系统;单个物体与弹簧(或绳、杆等)、地球组成的系统;多个物体与弹簧(或绳、杆等)、地球组成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中是这样表述的: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于是大多数学生就会由此得出结论:“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物体机械能守恒.”当然我们知道上述结论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笔者认为,教材中的表述没有将单个物体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区分开来,才造成学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讨论系统的机械能发生转移的原因,定性地说明物体机械能的释放和吸收与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内能和机械能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机械能是能量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它们分别与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内能是由于微观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的相对位置而使物体具有的能;而机械能则是由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及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使物体具有的能.一个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同时也具有内能;但一个具有内能的物体,并不一定同时也具有机械能.例如一个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我们通常认为该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此时物体仍然具有内能.内能和机械能之间同其他形式的能一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例如在空气中高速飞行的子弹,因为克服空气的摩擦阻力做功,其机械能的一部分就可以转化为内能.  相似文献   

15.
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1.首先应明确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通常有三种组成形式(1)由物体和地球组成;(2)由物体和弹簧组成;(3)由物体、弹簧和地球组成.对系统而言,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系统内的重力和弹力做功只会使机械能相互转化或使机械能转移,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如果系统所受的外力对系统内的物体  相似文献   

1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定律,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要彻底掌握其应用,首先要判断物体或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尤为重要.现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芳 《高中数理化》2014,(19):35-3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系统只有重力或者是系统内弹力做功,系统没有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时,物体组成的系统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要找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合理分析构成系统的物体的组成,并结合动能定理、能量守恒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解题.  相似文献   

18.
机械能守恒的数学表达式有三种形式:①系统初态的总机械能E1等于系统末态的总机械能E2,即E1=E2.②若将系统分成A、B两部分,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ΔEA增等于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ΔEB减,即ΔEA增=ΔEB减.③系统减少的总重力势能ΔEp减等于系统增加的总动能ΔEk增,即ΔEp增=ΔEk增.对于动力学问题,特别是相互关联的物体,应优先考虑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这样会给解答问题带来方便,在应用系统机械能守恒列式时,题应目灵活选用.下面通过实例分析来谈谈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有光滑水平板,板的中央有一小孔,孔内穿入一根…  相似文献   

19.
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物体只受重力或弹簧的弹力作用,而不受其他力作用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如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或各种抛体运动,且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20.
正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运动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个定律可十分方便地解决运动学中的一些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迅速、正确解题.一、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正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关键和前提是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即弄清机械能守恒的条件:①物体系统只受重力或系统内弹力现阶段仅为弹簧的弹力时系统机械能守恒;②物体系统除受重力和弹力外还受其他力作用,但其他力一直对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