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作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发展项目总监、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客座教授,是美国研究中非关系及中国对非援助的专家。其代表作《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以客观笔触全面解释了西方国家所不能理解的非洲对中国普遍抱持欢迎态度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布局中,非洲占有重要一席。近年来,随着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全面深入发展,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对非洲的文化传播能力逐步增强。但是,中国文化走进非洲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限制。制定对非洲的文化传播战略既要认真考量共性,又要充分考虑差异性,分区域、分国家进行对非洲文化传播的战略布局。在具体的策略选择和规划上,要进一步扩大中非文化交流,努力推动中非文化产业合作,积极尝试中非文化贸易,加快非洲国家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2007年1月30日~2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了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和塞舌尔等非洲八国,分别与各国总统举行会谈。其间,中国与非洲八国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文件。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说,胡锦涛主席八国之行是一次面向全非洲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是继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非关系中又一件大事,访问的巨大成功将对中非关系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境外媒体对此予以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从1月30日-2月12日的13天时间里,境外英文媒体共刊发305篇报道和评论。 境外媒体主要关注重点是胡锦涛出访非洲对加强中非关系的意义,中非经贸合作的内容与影响,中国对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立场,西方与非洲国家对中国加强与非洲关系的警惕与疑虑,舆论呈现出复杂与多元的特点。本刊选编境外媒体的相关报道,以供外宣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着重要变化,中非关系的战略意义不断提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无论是自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还是在国际上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都比以往更加需要非洲"。(1)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上台以后,对非洲国家的重视更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外访第二站便来到非洲。在中非关系史上,坦赞铁路有其重要的意义,是中非友谊的美好见证。那么将语境放置在当下,坦赞铁路的现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与非洲虽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中非传统友谊历久弥新。近年来,随着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入发展,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亦呈现蓬勃发展的喜人之势,中国对非洲的文化影响力不断上升,对非洲的文化传播能力逐步增强。新形势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前进动力。"一带一路"既是经贸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为扩大和深化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是必须看  相似文献   

6.
在中非交往与合作日益密切的时代,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研究非洲媒体的舆情具有重要意义。以媒体为切入点,研究非洲媒体涉华舆情,可以更直接地把握近年来中非合作中的微妙关系,掌握非洲国家和人民视角的中国形象。坦桑尼亚媒体中关于中国的报道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卫生、农业、科技等诸多方面。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是非洲国家"全天候"的朋友,是非洲国家互利共赢的伙伴。同时,中国在非洲的形象维护、中非情感的巩固,还需要中非双方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驻非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非洲国家的法律、法规,真诚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在民间架起互信互爱的桥梁;另一方面,双方官方媒体要加强沟通与合作,搭建中非媒体的自主平台,提升国际话语权,积极传递正能量,建立危机预防与应对机制,认真分析解决负面舆情揭示的问题,促进新时期中非友好合作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周报社近年来的对非报道,根据中非关系的发展,在传播方式、传播手段、报道内容上有很多创新。在2013年习主席访非和今年5月李总理访非的报道中,《北京周报》和《中国与非洲》的报道都突出了中国对非政策的重点,紧紧抓住了政府对非的宣传报道主线,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中非关系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非洲各国一直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领导人延续了对非的友好。  相似文献   

8.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在非洲进一步树立并保持良好的国家形象,中国发展模式受到肯定,中国影响力得到认同。而近年来全球格局日益复杂,新冠肺炎疫情等历史大事件频发,塑造良好中国形象的任务更为艰巨。影响中国在非国家形象构建及其前景的因素,不仅包括中国自身的话语传播能力建设,也包括西方价值观和对华态度在非洲的影响力,以及非洲基于自身利益对中国模式的解读与诠释。未来,发挥好非洲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促进中非民间舆论良性互动,提升中非人文对话的效用,推动西方友华言论在非洲的传播,引导不同主体通过不同方式参与中国故事讲述,将有利于中国国家形象在非洲乃至全世界的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50年,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国领导人,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为不断发展和巩固中国与非洲友好合作关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推动中非关系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阶段发展,成为南南合作的光辉典范。1955年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后,非洲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一、调查基础情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大陆,2018年中非合作迎来了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对塞内加尔、卢旺达、南非、毛里求斯4个非洲国家进行访问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召开使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联合中国报道杂志社、国际知名调查机构华通明略联合开展的第5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非关系逐渐成为媒体和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在这一背景下,非洲媒体视野下的中非关系更值得关注。从报道频次、报道热点、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利比里亚媒体视野下的中非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利比里亚媒体近年来对中非关系的关切度逐渐提升,关注焦点集中在中非合作中的政治、经济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议题。在这些议题上,利比里亚媒体总体持积极态度,但仍有负面报道,主要涉及资源、债务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地缘扩张、投资等问题,这些负面报道一方面受西方媒体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射出利比里亚自身的顾虑。虽然中非关系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负面声音也不容忽视。要让非洲媒体更多地倾听中国声音,还需要增强中国媒体的国际话语权,并且有针对性地创新对非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中非关系加速发展,中国新任国家领导人习近平首访选择非洲三国,进一步凸显出中非关系的战略意义。同时,领导人亲身实践对非公共外交,也预示着对非传播的深入发展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当前中国虽没有提出明确的对非传播战略,但从形势与作为看,我们的对非传播远不是针对"一个遥远地区"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2014年9月2日,"中非法律人才交流项目首期研修班"开学典礼在北京举行。据悉,此次研修班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并由北外法学院承办。该研修班是中国法学会酝酿三年多的项目,是中国举办的首个面向非洲法学法律界人士的培训项目,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北京行动计划(2013年至2015年)》和《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北京宣言》的具体行动。本次研修班为期一个月,来自非洲20个国家的38名学员参加培训,他们是由与中国法学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中非关系全面升级以及当前美国特朗普执政给全球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给中国对非话语权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中非双方对双边关系的战略定位,着力打造中国对非话语权的若干新的增长点,不断调适对非话语权建设的战略思维和政策举措,进一步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非洲从来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非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互鉴以渊源流长的历史和璀璨夺目的合作成果,充分诠释了习近平文明观的理论特质和实践价值。作为以深化中非人文交流为己任的国家级智库,中国非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明观为引领,积极创新对非国际传播的方式方法,探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讲好中非合作故事,推动中非传统友谊行稳致远,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同非洲国家长期友好合作,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中非之间的人文交流持续增长和非洲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目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非洲孔子学院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升级发展阶段.该文旨在探讨新形势下非洲孔子学院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文化传播、创造良好环境、提升办学实力,推动孔子学院可持续、...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年5月成功地访问非洲6国回到北京后不久,为《中国与非洲》月刊题写了刊名。《中国与非洲》月刊是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北京周报社主办的我国唯一一本面向非洲公众的刊物,用英、法两种文字出版。该刊创办以来,为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阐述我国政府对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和立场、巩固和发展中非友谊、促进中非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中非首脑合作论坛举办之后,对中国企业家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是到非洲投资的最好时候。我是希望中国的企业家能抓住这个机会,勇敢地到非洲去,到非洲去投资,到非洲找市场。反过来,这对中国国内市场也是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双方在政治、外交、经贸、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中非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中非之间的利益,彼此间的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具有更深远的世界意义。然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非洲国家,长期以来均深陷于西方媒体刻板印象化的负面报道之中,并且非洲社会对中国发展及其与非洲的合作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认知。这不但限制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2月14日,非洲发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截至6月28日,非洲累计确诊病例近36万例,且保持着增长势头。疫情给中非合作以及中国在非形象带来较大挑战。非洲媒体涉华报道是了解非洲国家对中国认知的重要窗口。中国学界关于非洲涉华舆情的研究目前规模较小,关注范围也主要集中于部分英文媒体。本文选择塞内加尔主流媒体进行观察,有四个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