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任何事物都有着多个层面,为表现新闻主题而选择的既能深刻反映报道对象的本质,又能准确体现当时的宣传精神,还能较好回答读者欲知、应知却未知的问题的报道侧面称之为“最佳新闻角度”。为什么要选择最佳角度?概括起来一句话:角度选择好,稿件质量高。选择最佳新闻角度,首先要理清选角度与抓问题、选角度与提炼主题、选角度与扭角度的关系。选角度和抓问题不同,“抓问题”是因,“选角度”是果。“抓问题”是“选取角度”的依据,“选取角度”是“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一篇新闻,如果说,主题思想是它的灵魂,内容是它的躯体,标…  相似文献   

2.
“三维空间”是人们一直视为真理的一种概念,即在上下、左右、前后三条轴线上可以确定任一空间位置。爱因斯坦提出了“四维空间”说,将时间作为判断时空位置的第四条轴线。这一理论大概是如今“时空”概念大流行的依据所在。有科学家预言,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今后或许会发现“五维”甚至“六维”空间。理论科学深奥得很,我们无力深究。但这却使我联想到新闻报道的选择角度问题,是否也可以将其归纳成“四维”呢?这里“四维”中的前“三维”可以视为传统新闻理论中的选题角度(立意于何处)、取材角度(寓理于何事)、表达角度(落…  相似文献   

3.
王雄与南台     
南台 《编辑之友》1997,(6):63-63
王雄与南台,是二而一.一而二。“二而一”,是从“人”的角度讲,王雄与南台是一个人。王雄是学名,南台是笔名。“一而二”,是从“职业”的角度讲,王雄当编辑,南台搞创作,一个人干着两种行当。  相似文献   

4.
一篇稿件质量的高与低,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取决于角度选择的好与差。选准角度出佳作,的确是经验之谈。所谓新闻角度,指的是发现事实、挖掘事实的着眼点和入手处。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比喻为“挖矿”。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的角度是为了美的价值,那么新闻角度的选择,在于追求新闻价值。”可以说,在新闻的写作中,能否选择最佳角度,至关重要。(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国宋代著…  相似文献   

5.
新闻角度谈     
角度,即看事物的出发点,又称作“视点”、“观点”、“观察点”等。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新闻写作同样重视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6.
作文贵在谋篇布局,写新闻也要善选准角度。 何谓新闻角度?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同一新闻事实,从许多不同的侧面予以报道的选题角度;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的取材角度;同一主题、同一材料,用不同的手法予以报道的写作角度。 80年代初,云梦县发生了一件很小的事:王二婆两年拿着同一个油壶到队里分油,去年“会计伢”说她“心大油壶大”,第二年,同一个“会计伢”却嫌她油壶小,分的油装不了。作者抓住这一新闻事实,写了《会计伢嫌我油壶小》的文章,被评为全省、全国的好新闻;还有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刘衡,在写…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本在页码上薄薄的书。就文章总量来说,与我近两三年中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的篇目和文字相比,不足四分之一。但是既要编集成书,就一定要选择一种特殊角度。我要推出的这本书,书名已经暗示了我的选择角度。书名之所以定为“傻笑与痴言”,读者尽可以将傻人与痴人讥为“傻瓜”或“白痴”。但在我本人看来,笑与言若能走近“入痴”境界,大不易也。眼下文人世界的种种矮化,就可能基于我们越来越拒绝触摸“经典事物”、“经典真理”、“经典人生”、“经典文化”的原因。你爱信不信,反正我信。眼下的人,笑而无“傻”气,情而无“痴…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算把报道写好了?起码要具备新、短、深这三个特点。不仅一般的新闻如此,经济报道当然也是如此。我这里从新闻的角度着重讲一讲“深”的问题。要想深.我体会,有这样的几个办法;第一种办法,要有新的概括。你报道的问题和内容可能是人家已经报道过的,但是你有了新的概括,人家还会有一种“深”的感觉。例如我在1982年写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这篇报道,所讲的问题和材料并没有多少是全新的,但是我对水作为一种资源从三个角度——数量角度、质量角度、使用角度来加以概括,并且用了一种新的表述方式:数量──“无限的循环掩…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依靠标题。标题是新闻之“目”,如何使新闻能够“眉目传情”,美目盼兮?是每个编辑的基本功课。从新闻传播的受众——读者角度出发,去研究新闻标题如何实现人性化,展现人情味,体现人文关怀,使新闻标题的信息揭示功能从“人”的角度通过“亲和”途径得以充分体现,我认为应该是编辑的又一“必修课”。概言之——我称之为:标题制作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06,(10):61-61
笔偶遇一位将军,谈起目前一些新闻评论缺乏新的角度和独到的见地,将军语出惊人,要出新,就要“击奇制胜”“反常用兵”“超常思维”。笔听后,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1.
唐冰南 《青年记者》2007,(12):96-97
影视“翻拍热”是目前我国影视界的一道独特风景。除了金庸先生的著作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搬上电视荧屏,还有诸多的经典影视作品和文学名著也都成为“回炉”的对象。这股“翻拍热”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这些分析的立足点更多地是从影视制作方的角度来加以考察的,而本文则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受众的接受心理角度,来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唐冰南 《青年记者》2007,(12):96-97
影视“翻拍热”是目前我国影视界的一道独特风景。除了金庸先生的著作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搬上电视荧屏,还有诸多的经典影视作品和文学名著也都成为“回炉”的对象。这股“翻拍热”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但这些分析的立足点更多地是从影视制作方的角度来加以考察的,而本文则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受众的接受心理角度,来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通讯的大话题。可以通过选择小角度、小侧面进行诠释,即“以小见大”、“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经过选择的事实,作为一个“剖面”、一个“片断”,可以是一个典型的细节、一个典型的镜头、一段真实的故事,但叙述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加“0”问题始终是分类标引工作中的难点,为彻底地解决《中图法》的加“0”问题,笔认为应从时代背景、《中图法》发展的角度以及读的检索角度去重新审视加“0”问题,并提出了加“0”的唯一规则:标准不同、跨越复分、均要加“0”。  相似文献   

15.
’93畅销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3畅销书分析孟祥林,王锡峰“畅销”是相对“不畅销”而言。不同时期“畅销书”概念的数量界定不相同,1980年一种图书发行几十万册才算畅销,而1993年一般发行10万册的图书就算畅销了。一、1993年畅销书种类先看科技类。从“征订”角度来看,1993...  相似文献   

16.
在选择新闻角度的过程中,明确了着眼点,选择角度就有了基础。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具体选择角度了。运用乞新求异的新闻思路,选角度时要多用“仰角”,少用“俯角”。 “仰角”是由下向上的角度,也就是群众角度;“俯角”是自上而下的角度,即领导角度。 用“仰角”要把“镜头”对准群众 我们之所以提出多用“仰角”少用“俯角”的问题,就是因为现在的新闻报道中,“俯角”用得太多。报纸一打开,都是自上而下的角度;电视机一打开,大都是  相似文献   

17.
内行的人们撰写文章,发表演说,创作散文诗词,乃至拍生活照片,无不精心讲究“角度”或日“视角”。记者或通讯员从事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拍摄新闻图片,当然应该更加重视精心讲究了解、观察、认识和表现客观事物的“角度”或日“视角”。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新闻事实本质的基础上,记者力求采用新颖的角度、独特的视角,可以既有助于突出新闻价值,又有利于大大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亲和力,甚至可能推出“独家新闻”。 古典诗文中关干精心讲究认识、表现事物、景物、风光的“视角”的典范事例,无疑可以为记者或通讯员提供有益…  相似文献   

18.
"专家采访系统"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静 《图书馆论坛》2006,26(4):183-185
从“服务”的角度,介绍了“专家采访系统”这一新的服务模式,并对该服务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这一服务模式不仅可行,而且有必要在公共图书馆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19.
"付费采访"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费采访”在我国的出现可以说是“波澜大惊”,一时“舆论哗然”。对于“付费采访是否可行”这一话题的争论已有多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对“付费采访”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时代性和不可避免性,并阐述其负面影响及规避原则。  相似文献   

20.
衡量一张报纸是否一流,是否精品,是从多种角度考察的:有多少有价值的新闻、有多少亮眼的版面、有没有“留住客”的专栏等等。《家报》“男人女人”版块中的“夫妻面对面”专版虽经多次改版,却因其一直保持“故事有看头”、“实招可操作”的个性优势,而成为《家报》诸多“靓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