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旅游业的发展使区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区域文化也可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三门峡旅游产业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还只是停留在表象层面,存在旅游形象定位不准、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宣传不力等问题。为促进三门峡旅游产业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发展,要准确提炼旅游形象,彰显文化底蕴;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加强组织协调管理;加强宣传促销,积极拓展旅游产业市场。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开发旅游产品,要注重商品的美感效应,要从大自然和社会中开拓美的源泉,提高旅游商品的观赏性与收藏性。开发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必须在形体的点、线、面、体诸方面追求美的价值,发挥美的功能,生产精美的工艺制品,提升旅游市场的文化品味。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要充分运用色彩的情感功能,调节人的各种精神需求,把旅游产品色彩的美学内涵不断发展到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王倩倩 《天中学刊》2013,28(3):111-113
驻马店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在其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牌形象不突出、产品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驻马店旅游业要想摆脱困境,应深度挖掘驻马店"传奇文化"内涵,打造其"传奇文化"特色主题形象,设计蕴含"传奇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真正将"传奇文化"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强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合作,文章在分析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中原城市群的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提出通过旅游形象的联合营销策略来提高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苏州"环古城水上游"旅游产品目前存在开发不够合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到位、经营特色不够明显等不足,应在遵循持续发展原则,安全保障原则,开发创新原则的前提下,对该旅游产品在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文化先导、展现特色,大胆设计、无缝对接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式开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审美时代的到来,文化旅游业逐渐受到重视。中原经济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通过分析中原经济区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劣势,从推行产业新模式、开展主题旅游、推出品牌文化产品等三方面为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7.
开封不仅要发展旅游产业,更应做大休闲产业,打造一张古都风味浓郁的"开封式"休闲产品的王牌,把开封打造成中原地区的休闲之都。通过宋都古城复建,挖掘开封主体文物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让中外游客在参观主体文物的时候,不仅直观地欣赏其现存的文化形态,而且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其文化底蕴、社会历史背景,领略其古朴深厚的旅游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挖掘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难以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上立足,挖掘现有各类旅游资源所蕴含的科学文化内涵,可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有限的前提下,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和质量,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及对游客的吸附力,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有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的旅游资源,且区位优势突出,有发展文化旅游的良好的保障系统和条件及广阔的客源市场。在开发中要坚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与“商品化”的统一,树立“大旅游“观等原则。在区域内构建四个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区,七城市协调好定位和分工。要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做好区域文化旅游业的规划和协调;深入挖掘并展示都市圈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强化济南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的功能;精心打造都市图文化旅游品牌产品;加快旅游一体化步伐。  相似文献   

10.
宣念念 《海外英语》2012,(12):174-175
在旅游跨文化交际中,涉外导游人员除了要具备出色的语言运用能力外,还应该具备该领域内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中外语言文化差异,把握旅游者的文化心理、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熟练掌握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及其特殊的翻译技巧,才能真正将跨文化语言转换的翻译策略灵活巧妙地运用到导游口译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旅游业近年来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从业人员幸福指数低、行业组织不健全、产品单一等“亚健康”状态。其原因在于产品同质化、产品文化内涵不足、营销观念偏颇、市场秩序混乱,解决“亚健康”状态的根本途径在于从纯观光、向观光、休闲、修学、会展等多元化转化;加强行业组织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文化内涵,提高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打造多元的武夷山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生成,产业融合下的品牌建设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文化旅游品牌内涵的深入剖析,解析产业融合视角下的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提出张家口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应该在准确定位旅游品牌形象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和开发地方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建立有效的文化旅游品牌营销市场,系统管理文化旅游品牌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使文化旅游的形象和品牌永远呈现出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台州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在开发中却存在人为破环严重,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产品开发层次低,生态文化品位不高,海洋文化产业及其设施的生态化建设薄弱等问题。生态文化视野中的台州海洋文化旅游开发应实行生态性规划与开发,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管理,深挖文化内涵,提高生态文化品位,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及其设施的生态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丰富,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开发茶文化旅游对于整合湖南省旅游资源,提升湖南省旅游战略地位和提高旅游文化品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湖南省可以通过挖掘传统、适度创新、设计多层次茶文化旅游产品等战略构想开发茶文化旅游,使湖南省旅游产业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湖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进一步开发湖南省茶文化旅游的对策措施:(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茶文化旅游新产品;(2)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提高可参与性;(3)不断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其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当今文旅融合背景下体验旅游已成我国旅游市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亲子游是从体验旅游中细分出来以家庭为主要消费结构的全新旅游产品。近年来,我国亲子旅游市场发展日趋成熟,酒店业积极开发各类亲子旅游产品。然而众多酒店的亲子产品体验性、参与度不高,产品同质化程度明显。酒店业应具体分析亲子旅游市场需求,结合体验旅游的理念深入挖掘地方旅游文化特色,开发“亲子+”科技、文化、体育、智能等创新产品,优化亲子产品结构,并充分关注安全、健康、体验性和参与性,从而提升服务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鄂西具有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和开发潜力。该区域生态文化旅游整合应以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灵魂,以发达的旅游产业为引擎,以文化旅游产品为纽带,以产品优势互补,市场互补为条件,加强区域间合作,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和大产业,推动鄂西地区各类资源整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家乐”以农村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为基础,向游客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体验美好田园生活的游览方式.龙岩“农家乐“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特色村”、“示范点”.但目前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政府主导,创新管理模式,开辟渠道,提高人员素质,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扩大对外宣传力度等方式,促进其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墨子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及社会意义。目前墨子文化与旅游业、影视业、动漫业等的融合开发尚处于初期阶段。墨子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要坚持产业融合的文化产业开发途径,发挥墨子文化的深厚底蕴,促进墨予文化的深度产业化。文章通过分析墨子文化开发现状及文化产业开发路径,提出一些创新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唐山市已初步形成了较系统的产品体系,但文化旅游产业链仍需改进。文章对唐山市文化旅游产业链条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分析,并提出唐山市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培育优化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神垕镇以钧瓷和古镇出名,具有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和市场潜力,但其旅游开发时间晚、起点低,产品体系和空间体系尚未成形.根据文化旅游产品和市场的开发趋势,结合神垕镇钧瓷文化和古镇风貌的实际情况,神垕镇钧瓷文化旅游的市场开发,需做大低端市场,做强高端市场,开发钧瓷文化旅游系列产品,构建老街旅游中心,培育钧瓷文化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