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模因论揭示公司产品品牌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公司产品品牌用语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也为我们对公司产品品牌语言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基于模因论启发下探索了公司产品品牌语言创新。通过分析语言模因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类型,为公司产品品牌语言创新提供可供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2.
利用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结合《新编大学英语》教程,探讨了模因论启示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着重分析了"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语言模因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语言模因,认为这些模因的表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阅读肩负着"促进语言学习,为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的使命。语言学习是模因传播过程,必须遵循模因传播规律。提供汉语信息的课文复述,要求用英语"表达"汉语信息,促使学生带着表达需要去注意英语,是从汉语信息到英语形式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模因传播。准实验研究表明:提供汉语信息的课文复述的语言学习效果显著优于没有复述或只提供关键词的复述的语言学习效果;完全参与这一复述活动的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显著优于部分参与的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言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语言发展和传播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为"高级英语"修辞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讲话》一文中修辞手法丰富,使演讲词气势磅礴感情充沛,令人信服。语言模因论对文中的反复修辞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主旨模因反复、同词模因反复和异词同义模因反复,指出:充分运用修辞是丘吉尔演讲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修辞模因传播对于演讲主旨模因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斌 《鸡西大学学报》2013,(4):77-78,87
模因论揭示了文化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论把模因论引入语言研究,为模因论运用于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外语听说教学中,教师要以模因论为指导,强化学生的语言模因意识,遵循语言模因传播的客观规律,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模因论看,粤方言词"搞掂"被模仿复制成普通话"搞定",演变过程中发生"基因型"变异,是粤语模因在普通话中的复制。"搞定"一词又通过形式演变、语义泛化、模因复合体的方式得到强化,成为强势模因。在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中同时受到社会因素、语言自身的因素、人的心理因素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以新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揭示了文化进化的规律。作为文化信息单位,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复制与传播方式有两种: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它们为丰富语言发展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Memetics),作为文化进化阐释的新理论,近年来深受语言学家的关注。生活中千奇百怪的语言现象,是对时代主题、生活热点、人群心智等各方面的反映,也是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对语言的一种模仿与复制。本文选择著名语言学家莱可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作为标题上的模因,提出生活中离不开"模因"的各个语言现象,旨在运用模因论来归纳并发掘时代产物下的各种流行语言,阐释模因论对语言的进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程张根  曹琳 《考试周刊》2011,(23):106-107
语言模因依据传播方式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传播过程中形成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本文探讨了模因论启发下的外贸英语函电写作,指出"阅读、背诵、模仿"是提高函电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模仿的对象应选择强势模因,才能做到输出的语言简明、地道且专业。  相似文献   

10.
所有探讨"翻译与模因"话题的理论、概念和观点都被统称为(广义)翻译模因论。文章概述了翻译模因论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廓清了翻译学和模因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外翻译模因论研究的局限,着重探讨了国内翻译模因论研究中的创新不足和理论陷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翻译模因论未来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可以为人们解释许多文化相关论题提供新的视角。从模因论视角来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而另一方面,语用学研究如何得体、有效地使用语言。因此,以语言使用为中介,我们可以寻求模因论与语用学研究的契合,尝试用模因论视角来重新审视语用论题,解释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12.
赵永平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127-129
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可以为人们解释许多文化相关论题提供新的视角。从模因论视角来看,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而另一方面,语用学研究如何得体、有效地使用语言。因此,以语言使用为中介,我们可以寻求模因论与语用学研究的契合,尝试用模因论视角来重新审视语用论题,解释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13.
模因论是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这一理论为语言教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也提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视点。本文以英语口译教学为研究对象,从模因论的角度来分析口译学习中常见的技能,探讨了模因与口译的关系并得出了模因论对口译教学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4.
模因理论为语言的习得提供了科学依据,模因使语言能够保持基因而不断传播,这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撑。语言一代一代传下来,并且持续发展,语言模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农村学校英语口语教与学需要模因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学习点做模因实践,这符合农村学校地理环境、师生教和学技术和心理需求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英语口语教学在结合模因论推进英语口语习得方面需要找好结合点,让学生形成英语口语模因的良好习惯,保持"基因"意味着学习者能够学得纯正的英语发音及英语母语化表达。  相似文献   

15.
Memetics is a new theory to expla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The paper is going to study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and at the same time try to study and summarize the source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use. The study will provide the advertising designers with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advertising creation and help us understand memetics deeply.  相似文献   

16.
韩亚婷 《海外英语》2012,(13):222-223,249
模因论是最近几年才引入我国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其核心术语,将模因论用于语言分析,能为语言分析提供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该文将对现在网络上比较流行的"XX体"语言变体进行模因论解读。模因论为语言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给如今的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以启发。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是语用学领域新兴的理论,它揭示了语言的发展、演变和传播的规律,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介绍了模因论概念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提出了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语言文化传递单位,它的核心是模仿。将模因论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模因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即背诵、模仿等传统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9.
语言模因在传统外语教学模式中彰显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模因理论来讨论语言模因现象,分析模因与语言的关系、模因与语言教学以及语言模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反思以模因论为理论支撑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在现代外语教学中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对话是一种很特殊的对话方式,反映了余华小说精湛的前景化语言技巧.而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研究余华语言的前景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小说中,主人公的很多对话都体现了语言模因的特点.以模因论为视角,从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为出发点,从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两方面来分析小说前景化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