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音乐表演艺术流派及其美学观念,从总体上划分为四种:1.浪漫主义音乐表演;2.客观主义音乐表演;3.原样主义音乐表演;4当代新形式主义音乐表演。各种流派的音乐表演风格随其美学观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历史上音乐表演美学观念和表演风格的不同说明了音乐是表演者的艺术,使我们增进了对音乐表演实践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音乐表演中对作品的风格起源的正确把握是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本文从历史的观点和现代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思想性、现实主义、民族性、对作品全面的研究是作品风格来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电视情景剧是一门独立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观点,并围绕这种新的观点和艺术特征所产生的电视情景剧“电视化、生活化”的表演方式和风格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时代性和民族性是音乐作品重要的两种风格,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只有在深入细致地了解音乐作品风格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对作曲家创作个性及其作品风格的总体把握。这也是使音乐表演真正具有历史感并达到应有的美学水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时代性和民族性是音乐作品重要的两种风格,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只有在深入细致地了解音乐作品风格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对作曲家创作个性及其作品风格的总体把握。这也是使音乐表演真正具有历史感并达到应有的美学水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音乐表演美学是美学中的一个旁支,其是音乐作品与音乐欣赏之间的一个媒介,只有表演者或者演奏者在遵守原作品的所处的时代、风格及其体裁等条件的情况下将一个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经过反复磨合,才能把音乐作品的美表现出来。本文以音乐表演美学的三大原则即真实性与创造性统一、历史与时代性统一、技术性与表现力相统一的原则对这首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表演设计方面分析黄自艺术歌曲《思乡》中的音乐表演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7.
声乐表演与美学是息息相关的,音乐美学是音乐艺术与美学的产物,所有的表演效果都与美学挂钩,其产生的审美体验、看待作品的态度感受构成了音乐美学。声乐表演时,音乐美学则成为了其最关键的准则,表演时需要具备理性的意识、创造力、一定的审美,才能将其中的美通过熟练的技巧、完整的动作表达出来。除此之外,声乐作品的风格艺术、表演特色也需要美学的支持,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与认可。所以,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析声乐表演中声乐技巧、情绪表达、作品分析处理、肢体动作等方面中美学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以解读世界著名音乐家的名言为依托,借其为论据对现代钢琴演奏艺术教学中包括技巧、技巧的练习、表演风格,练习曲目等教师应注意的不同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也对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忠实与创造问题是音乐表演美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当代美国解释学理论家赫施的理论出发,分析音乐表演中两种美学观点——"忠实观"和"创造观"各自的利弊,为音乐表演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音乐美学中的视界融合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音乐美学在构建新的音乐美学体系的同时,对音乐表演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引导。而作为音乐艺术表演的钢琴演奏,要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就必须从现代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深刻理解,在最好地反映作曲家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一定的空间进行创造性地演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和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他对国家和民族有一种发自本性的、深沉的爱,他的浪漫曲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特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具有丰富的艺术美学特征和巨大的现实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菲·玛索与章子怡在伦理片的表演中都突出了性格化表演的美学追求。在《我决定留下来》和《梅兰芳》中,她们二人分别以生活化和情感化的表演技巧,塑造了寻找真我与牺牲真爱的女性角色,体现了表演艺术风格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欧洲音乐史上有一位风格独特的音乐家德彪西 ,他的作品不同于其他任何音乐家的 ,如贝多芬史诗般的交响音乐、肖邦抒情典雅的钢琴作品。德彪西的作品再现了大自然的雷电闪烁、阳光雨露等 ,他用音乐的声音因素把自然界或头脑里的一闪即逝的印象记录下来 ,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思。童年时期 ,德彪西十分热爱肖邦的音乐作品。肖邦的作品对他影响很大。德彪西赞赏的俄罗斯音乐尤其是莫索尔斯基的音乐 ,在创作上也给予他极大的影响。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表演的东方歌舞 ,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种音乐的不同影响促进了德彪西风格的形…  相似文献   

14.
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成为连接音乐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本文从音乐美学的角度,首先对音乐表演的本质与作用作简要阐释,接着探讨表演作为中介环节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负功能,包括表演者的演奏风格、工艺技术、演奏技法等。  相似文献   

15.
晋人陶渊明爱菊,唐人盛爱牡丹,宋人爱梅、爱莲亦爱菊.大诗人陶渊明的地位是在宋代才确立的.每个时代,通过咏物之作,表述了自己特有的美学思想.这种不同的美学思想影响所及,既导致了诗歌美学风格的不同,也导致了文学批评取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接受美学给译者风格的介入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文本的开放性和未定性不同,译者在与原文对话的互动过程中可以形成不同的视域融合,从而形成独特的译文文本.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译者也是译文文本的创造者.翻译的跨文化跨语际转换性质为译者风格的介入提供了空间,汉英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使译者在转换原文时能将自己的风格从语言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琵琶表演是音乐表演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琵琶这门艺术对左右手技术要求都比较强,且在技术过关的情况下,仍然要求其音乐表演达到一定的渲染力。作为琵琶演奏者,应该如何做到夯实的技术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这是我想要运用音乐表演美学角度来阐述的问题。我将通过我演奏过的林石城版本的琵琶曲《霸王卸甲》,结合音乐表演美学中的几个问题,对琵琶演奏作进一步的研究,希望将音乐表演美学与琵琶演奏相结合,为琵琶表演艺术的研究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及专业音乐创作有了初步的发展。儿童歌曲创作在经历了学堂乐歌的雏鸟初啼之后,也转入专业创作时期,音乐家用自己良好的音乐笔触和技法开始创作儿童歌曲。这一时期为儿童音乐的发展作出贡献的音乐家主要有萧友梅、赵元任、黎锦晖、黄自等。黎锦晖最早开创了以培养儿童审美认知能力为主的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他先后创作了24首优秀儿童歌舞表演曲和11部儿童歌舞剧等,如《可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音乐表演美学研究,包括音乐表演美学理论、音乐表演技术、音乐表演美学文献、音乐表演美学学科建设等都取得一定进展。同时,也存在着对音乐表演美学的理解和认识尚处较低层次等方面的不足。基于音乐表演美学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我国音乐表演美学必须重视音乐分析,实证研究,借用新的观念和方法,注意传统音乐的挖掘与整理,促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声乐中的两个重要分支,美声教学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嗓音运用上面,在演唱方法上面也有着极大的区别。从审美角度来看,这样不同流派的不同演唱方式,凸显出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展现出世界人民对于音乐美学的不同要求和标准。本文从美声教学唱法与流行唱法的概念入手,基于演唱嗓音运用、表演风格两个基本音乐艺术形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演唱模式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