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为了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及其与感恩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法调查了582名在校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感恩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幸福感是近来媒体使用频度很高的一个热点词汇。媒体报道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把对GDP的追求转到人民的幸福指数提升上面来。这反映了增强民生幸福感已经成为人民的重要需求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由此,想到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学生。我们的学生幸福吗?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公布了一份《高中学生积极心理教育调查》,有媒体将其概括  相似文献   

3.
桑乐萌 《知识文库》2023,(21):99-102
<正>在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保证,而积极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幸福感、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新兴心理学分支,关注点从病态转向健康,强调人类精神健康的积极因素,如希望、乐观、幸福感等。将其应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缓解情绪困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反思,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提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的教育方法,以期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实用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幸福感”是近来媒体使用频度很高的一个热词。媒体报道,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把对GDP的追求转到人民的幸福指数提升上面来。这反映了增强民生幸福感已经成为人民的重要需求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由此,想到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学生。我们的学生幸福吗?前些日首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公布了一份《高中学生积极心理教育调查》。有媒体将其概括为“中国孩子幸福指数低位徘徊”。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幸福,把提升人类的幸福感作为一项重要使命.幸福感的获得在于积极主动地从事那些有意义并且能使人快乐的事情,而且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和看待问题.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依托,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规律,从自我认知、心理适应、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恋爱心理和学习辅导六个方面出发,提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建议,以期促进大学生的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6.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入手,探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为高校开展幸福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国内外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随着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积极心理教育也逐渐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来。大学作为培养未来精英的摇篮,对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提高大学生的正念水平,提高个体自身的幸福感,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运用综述法对正念水平和精神幸福感的概念、测量、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整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吕利敏 《科教导刊》2020,(3):171-172
由于当代大学生常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都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结合积极心理学内容对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自我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能够促使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主观幸福感以及积极态度,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发展潜力进行有效挖掘。文章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理念、诚信教育思路以及诚信教育方法的转变,对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价值和大学生诚信教育成效提升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生普遍存在厌学、恐考、早恋、人际关系紧张、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降低了高职生大学生活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对于培养高职生发现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开店铺的人天亮时打开大门,不会想到是否有人来抢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睡在屋里的人可以酣睡,不必担心自己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屋子已经被强制拆除;买奶粉的妇人  相似文献   

12.
幸福感有三种研究范式: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幸福感的发展主要经历三次重大变革:情绪幸福感与认知幸福感的融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的融合、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的融合。目前幸福感研究发展到第三个阶段,未来应着重推进幸福感整合模型研究、本土化研究及幸福感干预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双语学习》2013,(8):31-31
On Saturdays, I always have three lessons; they are Maths, English, and Pingpong lesson. It's very tired! I don't like today.  相似文献   

14.
Do you often admire (羡慕) those people who have big houses? Do you usually appreciate (欣赏) those people who have nice cars? You don't need to care too much about those people. Happiness is for everyone. Why? Because those who have big houses may often feel lonely and those who have cars may want to walk on the country roads in their free time.  相似文献   

15.
手头的幸福     
马德  萧沁 《高中生》2012,(4):19
《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鬼托生时,冥王判做富人。鬼日:"我不愿富。只求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子足矣。"冥王日:"要银子使,再给你几万也是有的,但这样的安闲清福,难给你享啊。"刚开始读到这个故事时,我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鬼的愿望极低,已经低到尘俗里了。几万银子都可以随便舍予,怎么会  相似文献   

16.
教学活动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存在方式,是追寻价值、创造价值、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生命活动。“为了幸福而教?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它不仅符合教师的生命需要、生命本性,也是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迫切需要,还是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变革的基本趋势。在教学生活中,教师追寻的幸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包括结果幸福与过程幸福、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利他幸福与利己幸福等不同形态。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幸福。到底什么是幸福?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你决定要多幸福,你就有多幸福!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幸福。只要你全心全意地投入,其实幸福总会在你身边。当你在学校遇到了问题,你的朋友会帮助你;当你在刻苦学习的时候,你的父母总会照顾好你的生活和  相似文献   

18.
小确幸     
"小确幸"一词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发明的、我国著名翻译家林少华翻译的,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小确幸"面世以来,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吃炸酱面长大的专栏作家加肥猫甚至在《你好,小确幸》一书中四处找来许多属于他的"小确幸"。林少华评价说:"找得太准了,就像把一颗红得透明的樱桃准确投进我们的口中。笔调轻松俏皮,绘声绘色,阅读它本身就是一枚‘小确幸’。"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人们消费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与提高,物质消费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理想中的与之俱有的同种品质的幸福感,人们不禁要反思消费和幸福的平衡,本文力图从史的追溯和现实的分析入手,希望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思考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