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对患者进行介入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8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均于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血栓回声判断其危险性,并接受血管造影行永久性或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复查,观察滤器位置、形状、内部有无血栓及血流通畅情况,并评估取出临时滤器的安全性.结果:8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超声显示血栓以低及中低回声为主.为急性及亚急性血栓,脱落可造成肺栓塞等严重后果。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成功开展已成为预防肺栓塞发生的有效途径.8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进行了永久性及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两周后根据血栓回声的改变及滤器内有无血栓情况,共取出20枚滤器.结论:彩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前评价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诊断明确的47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仅12例疑为甲状腺癌.余35例均于术中冰冻和术后病理确诊。34例合并甲状腺良性疾病,伴颈淋巴结转移3例。47例中有11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0年,24例术后无瘤生存时间≥5年。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术前不易确诊,且易漏诊,对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时应仔细触诊,对可疑结节行冰冻切片。首次手术应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行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头癌早期诊断和手术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 :对2 0例胰头癌患者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 4 0s和 70s ,对比剂用量 10 0ml,注射速度 2ml/s .比较肿瘤及正常胰腺CT值在两期中的变化 .根据CT征象对肿瘤可切除性进行评价 ,并与手术结果比较 .结果 :胰头癌在胰腺期以低密度影清晰显示 ,肝脏转移、淋巴结转移及胰周血管侵犯在门脉期清晰显示 .2 0例肿瘤中 ,术前认为可切除者为 12例 ,术中切除11例 .结论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能更清晰显示胰头癌有利于胰头癌的早期诊断和可切除性的判断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部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腹部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60例异位妊娠患者。结果 160例宫外孕,经手术证实输卵管妊娠129例,宫颈妊娠8例,卵巢妊娠8例,均与超声诊断相符。5例超声诊断为腹腔妊娠,其中4例手术证实为卵巢妊娠,4例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3例手术证实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5例超声初次检查为阴性,再次复查诊断为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符合率90.6%。结论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直观、方便、安全,可以多次复查而无创伤性,联合运用为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为临床提供锁骨下动脉狭窄及脑缺血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及治疗后随查.方法:对12例临床表现为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患侧上肢缺血症状的患者进行无名动脉、锁骨下动脉、颈部动脉、椎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结果:锁骨下动脉狭窄4例,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椎动脉返流7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临床诊断、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6例支气管肺类癌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不同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分析。结果:1例全身转移(肝、纵膈、皮肤、骨)伴类癌综合征。1例癌性肌无力。病理组织学典型9例,非典型17例。胸部CT及纤支镜检查对诊断很有帮助。26例中有20例行手术治疗。结论:保守性肺切除和清除区域累及淋巴结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治要点,提高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睾丸扭转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首诊误诊者14例,睾丸切除术15例,1例隐睾扭转患者行病睾切除术,行睾丸固定术19例.结论:睾丸扭转易与其他阴囊急症混淆,青少年急性阴囊疼痛应首先考虑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常规辅助检查方法,主张尽早手术及预防性对侧睾丸固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腔镜手术前诊断腹腔粘连,及防止trocar腹壁戳创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自身手术前后对照方法,术前应用超声对脐孔、剑突下、右下腹三处最常用腹壁戳创部位,局部腹壁下粘连进行诊断,并与术中腹腔镜下所见实际结果相对照.结果:比较56例二次腹部手术患者,腹腔镜手术前后超声诊断结果.脐孔、剑突下、右下腹粘连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5%;98%;91%.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超声诊断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术前超声对腹壁下有无粘连判断准确,对腹腔镜手术选取第一穿刺点,防止trocar戳创损伤腹内脏器及意外出血具有帮助作用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对比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即阴道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当中有75例(93.75%)诊断出异位妊娠,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当中有56例(70.00%)诊断出异位妊娠;80例患者进行两种检查方式超声影像学表现检出阳性率对比,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明显由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较,前者对于诊断多异位妊娠的检出率高、诊断准确率高、诊断时间更早,对于检查早期异位妊娠的妇女而言,应当首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诊断主要依靠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检查,特征性Χ线表现为输尿管呈S形,治疗上均采用手术切除有病变的输尿管段,端端吻合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吻合,恢复输尿管正常通道。结果:11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患肾积水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均明显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结论:IVU和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可明确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手术治疗有助于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特征与病理类型的对应关系。方法:用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30例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0例甲状腺肿块中经过二维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70.43%(162/230);同时结合CDFI诊断符合率95.22%(219/230)。结论:甲状腺肿块形式多样,表现复杂,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对判断其病理类型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采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在CSP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我院4例CSP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4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经反复B超和彩色超声确诊CSP,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一次成功。结论:彩色多普勒及B超检查是诊断CSP的主要手段,对判断预后和观察治疗效果有帮助。子宫动脉栓塞术可减少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手术时引起的风险及并发症,有条件的医院应将其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炎患者的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及愈后。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8~2004年收治的17例手术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有前庭症状7例,持续性耳鸣10例;瘘管试验阳性8例;术中发现16例水平半规管瘘管,同时伴后半规管瘘孔1例,另1例为鼓岬部瘘管;探查面神经骨管破坏3例,颅中窝脑板骨质破坏4例。17例患者完整清除病灶并一期修复瘘管。结果:眩晕平均5d缓解。术后干耳时间半月~2月,随访1~6年眩晕无复发。结论:迷路炎的术前诊断要依靠前庭症状的病史,瘘管试验及颞骨CT检查互相结合,确诊仍需手术探查,术中病变清除彻底是术后恢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发病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术前诊断为乳腺癌的老年患者,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瘤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16例均以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既往有乳头溢液病史,16例术前均行彩超及乳腺钼靶摄片检查,考虑乳腺占位、癌可能性大。术后病理均诊断为乳头状瘤病,其中9例伴不典型增生。结论:老年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最常见症状为乳腺肿块,术前行乳腺彩超及乳腺钼靶检查确诊率较低,仍需要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指导手术及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的鼻咽部恶性肿瘤,放疗是目前治疗NPC的主要方法,而放疗前对病变向周围浸润、扩散和转移与否的估计是决定放疗照射范围、剂量的重要依据。对于估计NPC的病变范围,CT已成为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本文拟就此问题加以讨论。 材料和方法 搜集我院1990年-1993年行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NPC病人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36-68岁。其中NPC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5例,NPC伴颅底转移者3例,同时伴颈部淋巴结和颅底转移者7例,累及鼻窦者2例(其中1例同时伴胸壁、胸骨及胸膜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应用高频超声对86例临床可疑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检查.结果: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62例,肠套叠1例,急性阑尾炎4例,超声无异常19例.62例均经抗菌药物后治愈.1例肠套叠及4例急性阑尾炎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无异常的19例患儿中2例脑电图证实为癫痫,余17例临床考虑功能性腹痛,多由单存胃肠痉挛引起,解痉治疗后症状缓解.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结论:本研究证实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准确性高,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直观,且安全方便,重复性好,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有效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方法:应用LIGIQ4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阴道检查36例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状态,并观察病变处血流阻力指数。结果:有效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宫颈内膜息肉、黏膜下小肌瘤、内膜增生过长。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所提供的二维及血流信息能较为准确地诊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破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PHILIPSEnVisor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5例疑似异位妊娠破裂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与鉴别诊断。结果15例妇产科疑似异位妊娠破裂患者,手术后经病理科证实12例为异位妊娠破裂,3例误诊。结论实时超声对异位妊娠破裂有很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异位输尿管开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行B超及IVU检查为进一步确诊行CT3例、MRU2例,膀胱镜检查5例,异位开口插管造影3例,膀胱尿道、阴道造影3例。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输尿管开口位置7例(87.5%),术中确定1例。行单侧肾脏输尿管切除2例,上半肾输尿管切除3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左上重复肾、输尿管切除及左下、右侧输尿管膀胱再植1例。7例术后随访3~10年,效果良好。结论: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检、B超、IVU、膀胱镜、CT、MRU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上半肾输尿管切除及输尿管膀胱再植是治疗输尿管异位开口合并上/下尿路畸形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Paget病又称湿疹样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经病理切片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根据癌的部位、组织学分化、浸润深度的不同,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1]。2008年8月至12月,我科收治3例外阴部paget病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术,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19.5 d。1临床资料paget病患者3例,女性,年龄45~65岁,临床表现为外阴部位皮肤红肿、糜烂、破溃,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刺痛,病程持续6月~2.5年。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病变部位。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由于病变部位特殊,加之患病时间较长,患者心情复杂,伴有抑郁、孤僻、自卑和羞耻感,表现为焦虑、急躁及情绪不稳定,术前耐心地向患者阐明手术必要性及术后注意事项;向患者列举成功治疗病例,以鼓励患者积极战胜疾病;同时做好家属工作,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1.2肠道准备:⑴术前3 d遵医嘱进食无渣、少渣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羹,嘱患者少食或不食含粗纤维多的水果和蔬菜。⑵术前12 h禁食,4~6 h禁饮。⑶术前晚和术日晨行清洁灌肠,直到灌洗液清亮,无粪渣为止。2.2术后护理2.2.1病情观察: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