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是统编版初中教科书第二单元"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中的最后一课,是继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加剧的又一次表现,标志着近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促进会及东莞市教委于9月18日至21日在东莞市虎门镇召开了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与会同志联系鸦片战争150年来的历史和中小学生的思想实际,探讨了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年我国思想文化界活动的一个主题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向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为配合这一形势,天津新蕾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赵润兰、佟更、梁立泉合作撰述的《话说鸦片战争》(以下简称《话说》)一书。此书是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主编的“鸦片战争150周年教育丛书”之一,是一部向全国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较好的通俗读物。150年前的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笔者在中国近代史第一章《两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中 ,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尝试。  一、在挖掘教材内涵的基础上 ,调整教材内容和教学课时。  两次鸦片战争的教材内容其内涵有两条主线。一是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使学生懂得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扩张的产物。另一条阐述的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5.
从本质上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精髓兼评︽鸦片战争︾的一处败笔●吴洪生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应该是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  相似文献   

6.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博物馆扩大影响,树立形象,扩展工作的好途径,更是融入社会、赢得尊重的突破口.本文以鸦片战争博物馆开展的基地共建活动为例,试对如何进行博物馆基地共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我国全社会都需要进行的教育,也是职业教育中必需进行的教育。爱国主义,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是相通的,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本身也就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这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国际国内的特定历史条件决定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使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从而堵塞了  相似文献   

8.
1.为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向学生进行反帝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教育,我院组织了系列活动,各系分别举行专题报告会。历史系副主任陈梅龙副教授在文科大楼教室向师生作了《鸦片战争与宁波》的专题报告。马列主义教研室讲师冯永之、劳云展分别在化学系、地理系等作了《鸦片战争时期宁波人民反侵略斗争业迹》及《鸦片战争在镇海》的讲座。外语系组织学生到镇海招宝山参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我在教学中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内容,点燃学生胸中的爱国之火 在八年级教学《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时,我把教材的内容整合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沙俄侵占我国,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条约》,民族危机的加深,组织活动等五堂课.按照"侵略与反抗"这条主线,突出英、俄、日等列强对我国的侵略与瓜分,正面突出林则徐、关天培、左宗棠、太平军及义和团的抵抗.  相似文献   

10.
9月18日至21日,中国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促进会、东莞市教育委员会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联合召开了“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同志以及全国各地的教育、科研、新闻工作者参加了这次会议。研讨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开放改革时期的客观现实,就当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作用、任务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只有联系现实,触及难点,才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教育局充分利用南京市特殊历史地位和丰富的乡土教材,开展“忆鸦片战争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爆发于1840年6月的鸦片战争失败后,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市为了对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抗"疫"战是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颇为难得的实践教材。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素材运用滞后、教育脱离情境、内容载体分散、教育方式受限等问题。要有效贯通疫情防控与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须深刻认识二者的关联性,并采用如下实施路径:把握时机,以"第一课堂"推动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挥榜样作用,以"第二课堂"传播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走向社会实践,以"第三课堂"丰富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依托新兴媒介,以"网络课堂"引导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公民教育的现状是爱国主义教育旗帜高扬,公民教育的其他内容却显得乏善可陈。本文从"爱国主义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背景下的"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国家教委决定,以鸦片战争150周年为题,在全国大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鸦片战争作为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分界点,揭开了帝国主义侵华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历史。国家教委要求各地和学校对大中小学生进行鸦片战争史实和中国近代史教育,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鲜明的国家观念;进行新旧对比教育,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学习;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逐步弄清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在此基础上,认识国际上敌对势力通过多种渠道把中国演变为附庸的图谋,逐步树立起反对“和平演变”的观念。为配合这一教育活动深入广泛的开展,我们转载了《中国教育报》刊发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对西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特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内涵及其特点,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深度,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水平为目的,分别从"四观"与"五个认同"教育、爱国主义网络教育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三个方面详细地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策略,对提高西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更是我们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终于赢得了独立解放的革命史。因此,讲述中国近代革命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呢?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教育政策是推动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革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政策经历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阶段。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呈现重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课堂主渠道与隐性课程多样渠道相结合、强化爱国主义实践教育资源建设的特点。未来爱国主义教育应凸显时代特征,结合课程资源,发挥教育合力,构建"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觉悟的集中反映,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中国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爱国事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篇章。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变化而变化的。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封建社会,总的来说,爱国主义主要是同反对分裂,反对民族压迫,反对统治阶级内部昏庸腐败和封建专制的斗争相联系的。鸦片战争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爱国主义主  相似文献   

19.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这一百零十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起着无比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我们把中国近代历史中的爱国救国的重大事件和著名爱国人物的重要活动,按月份逐月排列出,以期给学校提供一点资料,俾便向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该而且可以获得价值性发展.生活空间、符号空间和潜意识空间构成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生存空间.立足"我者"空间,创制具象空间,构建实践空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发展空间.爱国主义的育人意蕴、个体需求和时空张力奠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作用空间.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关照爱国主义的诸多空间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