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威 《游泳季刊》2007,(3):39-40
为更好地提高少儿游泳教学质量,必须明确"呼吸"同"呼憋吸"的不同,应使学员恢复自身的"呼吸"本能。对学员加强"呼吸"教学是有效提高学员水性的根本,要强调把"呼吸"作为第一次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摇橹划水"动作的练习对提高少儿游泳运动员"水感"作用的分析,提升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研究表明,有助于培养少儿对游泳的兴趣,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在符合少儿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有助于提高少儿游泳运动员的一般力量。  相似文献   

3.
刘晓敏  刘华斌  金迪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619-620,F000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各项体育运动中,游泳是一项非常有益人们身体健康的运动。仰泳是人们普遍认为比较"休闲"的一种泳姿,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因仰泳呼吸与其他泳姿不同,它是在水上呼吸,可以使初学者减少恐惧心理。学会了仰泳对于学习其他的泳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员教学比较,重点探讨了少年儿童仰泳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游泳教学中的几点可行性建议,以期对少儿游泳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少儿蛙泳浅水位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书 《游泳》2002,(2):20-21
随着社会游泳池馆的增多 ,游泳作为一种体育技能和健身手段 ,越来越被广大游泳爱好者所喜爱 ,特别是受到大多数家长的重视 ,纷纷将孩子送到游泳班学习 ,从小培养他们的游泳技术和兴趣。我校游泳池自开放以来 ,管理严格 ,教学严谨。本人在几年的少儿游泳教学中 ,摸索出了一套少儿蛙泳浅水位教学法 ,经过实践 ,考试合格率稳步上升 ,家长反响很好。下面介绍一下此教学法。一、整体教学法整体教学法就是在同一时间内 ,全体学员在教练组织下统一练习一个内容。此教学法能够节省教学时间 ,提高和鼓励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互相促进 ,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1、前言少儿游泳教学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对游泳的兴趣,熟悉水性,学会竞技游泳技术。这时期也是游泳教学和选材的最佳时期。由于水环境与陆上环境的差别,加上游泳时身体姿势为俯卧和仰卧,初学游泳时会感到不习惯,特别是水中呼吸与陆上的差别。开始学习时,儿童自然会产生紧张,动作僵硬、呼吸急促等现象。这种现象在整个初学游泳阶段,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教练员除了用积极的语言帮助儿童建立信心,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性、娱乐性练习外,还需在教材教法安排上,更加适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运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6.
何文华 《精武》2012,(28):46-46,48
本文主要讲述了对初学游泳者的教学方法的建议。游泳教学区别于其他的实践性教学,安全问题、岸上训练、学员的水性训练、在水中的练习以及游泳教学器材的使用都会对初学者游泳教学的质量和顺利进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各方面的协调对游泳教学尤其是高中女生的游泳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浮沉呼吸法”的概念及其意义浮沉呼吸法是指初学游泳者首先熟悉水性,掌握水中呼吸及深水浮沉呼吸,然后从踩水练习到踩水前进,这样一个全过程。深水浮沉呼吸,就是在深水区把着池壁吸气,然后垂直下沉呼气,这样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在以往的游泳教学中,都是要求学生先学会蛙泳,即让学生先熟悉一下水性,接着就进行蛙泳腿、手臂及配合练习。采用这一方法,虽然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游泳,但是整个教学时间很长。因为初学者在水中还没有掌握呼吸,要他在一个缺氧的条件下掌握蛙泳腿、手臂等动作,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费时间较多。而中学的教学计划中游泳课的教时是很少的。因此,在一般中学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游泳教学是困难的。为此我们进行了“沉”“浮”呼吸法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海洋球用于少儿游泳辅助教学进行了研究 ,认为将海洋球作为少儿游泳陆上模仿辅助练习环境符合迁移客观规律 ,能够提高少儿游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浅谈少儿初级游泳培训的步骤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少儿游泳培训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作了初步研究,找出了一套适合少儿游泳初级教学的途径,明确了少儿蛙泳教学中各个单元及相应阶段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如何优化教学进程,使更多的少儿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学会游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郑仕斌 《游泳》2011,(5):58-59
少儿游泳初级教学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四个过程:熟悉水性——腿的技术——臂的技术——完整配合技术。在这四个过程中,有一种技术贯穿游泳教学的始终,是游泳初级教学的重中之重,那就是滑行技术。  相似文献   

11.
学习游泳与学习其它体育运动技能不一样 ,不仅要学会技术动作 ,而且要改变习惯的呼吸方式 ,由用鼻子呼吸 ,改用嘴吸气、口鼻呼气 ,以及适应水环境。只要学生能尽快熟悉水性 ,克服怕水的心理状态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准确把握教学进度 ,学生就会在有限的课时里学会游泳。熟悉水性的练习方法 :熟悉水性是游戏教学中的第一课 ,它是学习各种游泳姿势前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练习。熟悉水性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和了解水的特性 ,逐步适应水的环境 ,消除怕水的心理 ,掌握游泳中一些最基本的动作 ,如呼吸、漂浮与站立、滑行等动作 ,为以后学习和…  相似文献   

12.
游泳教学中的模仿练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子 《游泳》2000,(1):23-24
在游泳教学中 ,模仿练习是使学员掌握游泳技术机能的基本教学方法 ,同时也是纠正错误动作和发展学员身体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从人的认识规律来看 ,模仿练习是学员们通过视觉、听觉、感觉器官 ,对所学的动作进行观察和思维并获得初步的直观印象后 ,进一步通过肌肉活动 ,综合利用各种有关的感觉器官 ,对所学的动作进行更直接、形象、深入的感知方法。这种综合性的感知 ,对于学员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和动作技能的形成以及游泳技术的掌握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游泳动作技能的形成来看 ,学员通过听教练讲解 ,看教练示范 ,从而产生了对动作的初步…  相似文献   

13.
张力 《体育教学》2002,(5):52-52
在游泳教学中,我为了让初学者尽快学会游泳,首先是让初学者熟悉水性。其目的是,让初学者体会、了解水的特性,逐步适应水的环境,消除怕水心理,培养对水的兴趣,并掌握游泳中的一些基本技术。常采用在“水中行走练习、呼吸练习、浮体练习、滑行练习”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训练学生,应该说对初学者熟悉水性是很有效的,可其实不然。究其原因,发现学生用以上方法在熟悉水性的过程中,因头没在水里,双眼须紧闭,而造成除了怕水的心理外,还产生因看不见光(或物体)的恐惧心理,于是学习效率极低。针对这个原因,我对本校1~6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杨俊 《游泳季刊》2006,(1):31-32
为不断提高游泳水平,少儿基础训练中打腿尤为关键。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对打腿教学与训练中一些规律性的关系作初步探讨,以更快提高游泳教学水平。研究对象主要是少儿学员,年龄平均在10岁左右,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归纳,加以分析处理,得到分析结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教学,达到提高训练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 少年儿童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呼吸系统的功能尚不健全。学习游泳时,初学者常因在水中呼吸困难而导致肌肉僵硬,手忙脚乱。所以,初学游泳不宜先学臂腿动作配合,应先学呼吸方法和做适应水性的练习。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就可以消除在水中的恐惧心理,对学习游泳具有重要作用。在练习呼吸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单调,枯燥,练习时可穿插一些陆上模仿动作练习和水中借助漂浮物的辅助练习,以激发兴趣。具体练习方法如下: 1.适应凉水刺激。在池边用盆或水桶往练习者身上、面部浇水,要求平和呼吸。 2.适应水性练习。沿池边行走,体会水对机体产生的浮力与阻力作用。根据需要决定练习距离。 3.在陆上练习水中呼气。用盆或水桶装满水,练习者深吸气后嘴鼻入内,再用嘴慢吐气,重复练习。  相似文献   

16.
高校游泳课蛙泳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的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学校的办学条件也不断改善 ,很多高校体育硬件设施同改革开放前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一部分高校拥有室外游泳池 ,甚至有的高校还修建了室内游泳池 ,保证了游泳教学的顺利完成。高校开设游泳课 ,一般初级班以蛙泳教学为主。因为蛙泳的抬头呼吸是人在水中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呼吸与手腿的配合也比较容易掌握。但有的高校蛙泳教学质量不如人意。一部分学生通过游泳教学 ,没有学会蛙泳。笔者认为主要同教师的教学责任心、教学法等有关。笔者通过几年教学实践 ,不断探索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较高。1 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 ,做到循序渐进1 1 在玩耍中尽快熟悉水性对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大学生说 ,熟悉水性是至关重要的。在熟悉水性过程中 ,首先要让大学生克服怕喝水、呛水的恐水心理 ,克服水凉选成的身体不适感觉。这时教师应结合游戏 ,让大学生一边玩、一边完成一定的熟悉水性的内容练习 ,使大学生逐步掌握弊气、呼气等简单练习 ;同时结合一定的竞赛 ,如分组弊气比赛或一对一弊气比赛 ,对获胜的大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对暂时落后的大学生要及时加以鼓励并提出希望 ,培养大学生不服输...  相似文献   

17.
在体育院系的游泳教学中,由于男女学生的游泳原始情况不同,给游泳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实践表明,为了解决学生怕水的心理障碍,抓好熟悉水性练习,重视模仿练习,安排好分解练习,可以有效地提高蛙泳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掌握好蛙泳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少儿游泳教学过程中,全面分析少儿在初学游泳时的心理活动状况以及各种心理特征,面对这些活动状况和特征采取相应的心理培养手段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罗晓蓉  陶璇 《体育科研》2008,29(4):70-71
协调能力是指在进行身体运动过程中,调节与综合身体各个部分动作的能力,通过对少儿游泳运动员的协调训练的实验研究,有效地运用协调训练手段对提高少儿游泳的运动成绩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殷玲玲 《游泳》2001,(1):28-29
游泳普修课的教学任务要求 :非游泳专业的学生在一定的学时里 ,需掌握两种或三种竞技游泳姿势。众多的大学生都是初学者 ,因此熟悉水性就是游泳技术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然而在熟悉水性阶段 ,所教的动作都比较简单 ,练习起来则比较单调 ,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为了解决此阶段厌学与怕水的心理障碍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总结设计成绩量化指数进行教学 ,并采用了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和水中游戏 ,较好地调动了初学者的学习兴趣 ,创造了一种“玩水”中练游泳的气氛。一、练习内容的量化设计与教学熟悉水性的目的 ,是让初学者体会水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