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副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频率副词作为副词中的小类,同样影响着留学生对汉语的学习。近年来,副词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频率副词"又""再"的研究也很多。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从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两方面对频率副词"又""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朱璇 《现代语文》2015,(4):68-70
程度副词是副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在句容话中,程度副词"蛮"的使用频率也较高。本文试图探究"蛮"的不同语义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考察它的分类及量级分布。  相似文献   

3.
刘君 《文教资料》2013,(8):21-22
本文首先运用逻辑方法反把副词"逐渐"归为时间副词中的中频副词类的观点,认为"逐渐"既不是频率副词,又不是时间副词,而是表示连续性递变变化情态的情态副词,继而归纳概括出了"逐渐"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4.
频率副词"再"、"又"、"还"是经常使用的副词,这三个副词除了分别表示"持续"、"添加"外,还都可以表示重复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不清楚他们的区别和用法就会用混,从而造成偏误。本文立足这三个频率副词的重复义试着分析它们的不同用法,希望能帮助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正确地使用。  相似文献   

5.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们对语气副词的独用现象研究已经很细致,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在"大概""难怪"等高频副词中,对低频副词的研究较少。本文基于语料库,对低频副词"果真"独用情况作系统分析,统计出"果真"独用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式,并对它的语义和语用差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77):162-164
副词"就"作为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且义项繁多的一个副词,成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难点。但在一些汉语教材中,对于副词"就"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且安排不够合理,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本文通过对副词"就"的习得及习得顺序调查,了解韩国留学生对副词"就"的习得情况,以及教材编排对学生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
冯璠 《滨州学院学报》2017,(3):75-78,84
语气副词"大概"在宋代已产生,它的产生经历了"定中短语→名词→语气副词"这一演化过程,即"大概"先由定中短语词汇化为名词,此后又进一步语法化为语气副词。由于韵律制约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定中短语"大概"大约在唐末被重新分析为名词。在谓语前这一句法位置、较强的主观性、较高的使用频率等动因的作用下,"大概"的语义逐渐抽象和泛化,"大概"语法化为语气副词。"大概"语法化的机制是隐喻和重新分析。宋代以来,"大概"的副词用法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逐渐成为"大概"的主要用法。  相似文献   

10.
副词"究竟"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但该词最初并不是副词.本文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梳理了"究竟"一词的历史发展源流.  相似文献   

11.
语气副词"并"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虚词。语气副词的语义较为"空灵",不易掌握。基于大规模语料库cc L,从"并"字句句法结构入手,深化对语气副词"并"的认识,并在此研究基础上谈如何进行对"并"的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魏艳 《考试周刊》2013,(79):70-72
在日语语法研究中,副词被认为是最复杂且问题最多的课题之一。通过其形态特征,特别是词尾特征来研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个副词的词尾都有其相应的性格。有些副词还会再接上"と",其他词类或短语接上"と"也会充当副词或副词性修饰语。本文依据BCCWJ语料数据库,统计出"Xと"型副词使用分布和词条数量,了解其使用频率并辅以日语学习者副词习得情况,划定"Xと"型副词的大致基础学习词汇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千万"由数词语法化为程度副词,之后又进一步虚化为语气副词。数词"千万"在先秦出现,表确数或约数。在句法位置变化、主观性增强、使用频率升高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数词"千万"在唐代时被重新分析为副词,隐喻是其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频率副词是词义比较实在,数量有限的封闭的副词次类。频率副词表示一定时间段内同一个动作行为、同一个事件反复发生或同一个状态持续出现的次数。从语义和句法方面对频率副词进行分析,阐述频率副词在这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数量有限,但使用频率都很高,否定副词和程度副词的共现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现有的系统中研究文献较少,研究成果也较单一。本文试图整理现有文献中的研究结果,并针对现有研究成果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以及研究不全面的问题试图进行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在常用的否定副词中,"不"主要表主观否定,"没"主要表客观否定,即"不"与程度副词搭配比"没"更加自由,范围也更大,因此选择"不"为否定副词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频率副词是一种与时间相关的量化语义,刻画频率副词的逻辑涵义就需要时态逻辑这个理论工具.在介绍时态逻辑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汉语频率副词的分类,分析什么叫副词的量化意义,重点刻画不同频率的副词量化意义的区别.运用时态逻辑工具刻画频率副词的量化语义,进而刻画包含量化副词的汉语量化表达式的逻辑语义,揭示部分汉语量化表达式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儿童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有关频率副词的研究是相对薄弱的。在我们调查的1—5岁汉族儿童语料中,只出现9个频率副词。依据吴春相提出的频率副词的认知语义基础,儿童语言中的频率副词可分为三个语义层次:高值、中值和低值。儿童优先习得高值频率副词,这与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居延汉简频率副词共有7个,全部承袭先秦汉语而来,表示未然和已然的重复虽有分工,但交叉用法较多;其用法与其他同期文献中的频率副词相同,除"又"用法灵活,与甲骨文、金文中的并列连词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外,其他各词的用法普通.  相似文献   

19.
"不够"经历了由句法结构"不够"到动词、再到程度副词这样一个词汇化与语法化过程。这一过程从元代开始,多出现在一些对举格式之中。随着"不"与"够"连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够"之间的联系就更为紧密了,逐渐词汇化为一个动词。同时,"不够"成词后进一步语法化,最终语法化为程度副词。在由句法结构变为动词时,使用频率、重新分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由动词虚化为程度副词的过程中,重新分析是重要的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20.
《醒世姻缘传》中的反问副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中反问副词有"岂"、"没的"、"难道"、"可"、"岂可"、"却"、"莫非"等。它们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尽相同。与《金瓶梅词话》比较,《醒世姻缘传》中的反问副词有简化的趋势,但使用总次数明显增加;这些反问副词的使用频率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