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实现碳中和不可或缺的技术,该技术成本高昂,因此本文从能源成本角度,以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0-2019年的经济数据为基础,以江苏、河北、甘肃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CCUS对省域碳排放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CUS的实施使三省的碳排放效率增加;采用CCS实现相同的碳捕集比例,江苏省碳排放效率增幅及经济效率降幅均最大。采用地质利用方法,在270元/tCO2捕集成本下,河北与甘肃的经济效率略有增加,而江苏省的经济效率则略有下降。CCUS的实施对各省碳排放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影响与各省单位能源成本、GDP和碳排放相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灰色关联度与面板回归模型探讨近30年主要科技大国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总体呈去碳化、清洁化、安全化特征,表现为能源消费中石油及煤炭降低、天然气缓慢增长、核能波动下降、可再生能源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城镇化、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经济贸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与各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高度关联,但各国最大关联因子不尽相同;能源消费强度、人均GDP、城镇人口占比、进出口额占GDP比对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城镇人口占比的正向影响最大,人均GDP的抑制作用最强;相较而言,中国能源消费量较大,结构长期保持为“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核能”,化石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人口规模关联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综合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虹  董亮  段红霞 《资源科学》2011,33(3):431-440
中国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5%的目标需要科学的规划,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有合理的比例配置。为此,本文根据"自底向上"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与结构优化模型(REAO模型),模型集成两个模块:第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可再生能源综合评价模块,从经济、技术、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设置核心指标,各级指标最终耦合为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指数从而实现对不同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优先级排序;第二,基于综合评价结果与线性规划模型,构建优化模块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配额权重进行优化配置。实证结果显示,受成本、技术、资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条件约束,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占到15%的框架下,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分别占38.5%、35.7%、16.8%、3.0%、3.0%、3.0%时为最优比例。本文的研究为中国政府制定各种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的LDA主题模型算法,以微藻生物燃料、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电池以及潮汐能发电四领域常见可再生能源专利为研究对象,分析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态势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和高速发展期,现正处于下降阶段,其间太阳能及风能占据主导地位;四领域可再生能源专利均具备战略意义的技术主题且领先国家(地区)各不相同;四领域可再生能源均可实现向电能转化且多种能源联合发电越来越受重视;各国(地区)与能源基础建设、提高能源转化效率相关主题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更易获得政府政策支持。基于研究结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归纳了影响中国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的因素,并建立了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的综合影响因子。在对中国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的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非可再生能源有效供给体系,重视非可再生能源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和确保非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可持续性在中国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问题主要涉及能源和电源结构、储能技术发展方向和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3个方面。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文章对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合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及发展需求,提出了重点发展物理储能特别是地下储能工程以满足电网规模化储能需求的观点和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广域虚拟电厂(即源侧电网)和构造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同时分析科学与技术在时间和内容上的互动关系可以具体揭示二者关联规律,但目前缺乏相关研究,同时难以发现领域内核心主题。鉴于此,提出一种识别科技演化模式的方法,利用搜索路径节点对算法分别对科学文献和专利文献提取全局主路径,通过潜在狄利克雷分配主题模型并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文本挖掘,提取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的重点主题,并基于主路径分析结果分别形成科学文献和专利文献的发展路径时间轴,通过计算主题间余弦相似度来衡量相似主题;此外,对科学文献与专利文献的相似主题基于主题词共现词频进行连接,以桑基图的形式呈现,从主题的角度识别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探讨领域内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互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科学与技术价值、挖掘核心技术。基于基因工程疫苗领域的实证结果显示,该领域大体上呈现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相互促进的模式,基因工程的基础技术发展促使基因工程疫苗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领域,特别是抗感染领域,mRNA疫苗是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对碳价波动的特征进行分析,说明碳价预测的意义;然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提出一种CNN-LSTM组合模型的碳价预测方法,充分考虑碳价的时序特性,通过改善相关模型,从时序数据中提取特征的能力从而提高预测准确性;最后,通过欧洲能源交易所及我国广州碳市场的碳价实例验证,将CNN-LSTM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其他常用预测模型对比,结果表明CNN-LSTM模型在碳价预测中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鉴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中第一工作组(WG I)的研究报告(IPCC-AR5-WG I)与科学研究的关联性更强、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也最大,因此基于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通过科学计量法,利用描述性统计、空间分布分析以及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IPCC-AR5-WG I的施引文献的时序、区域、机构合作以及主题领域等特征,以揭示其学术影响力及扩散情况。结果表明:IPCC-AR5-WG I在154个国家和地区的施引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21年出现爆发性增长;施引量最多的为美国、中国和英国,以美国、中国和欧洲的机构为代表形成了三大合作群,其中中国施引机构合作群的合作强度更高;施引文献广泛分布在182个学科领域中,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影响的趋势;其包含扩散爆发期、突破发展期和交叉融合期等3个时期的学术影响力扩散主要分布在气候变化影响建模、温室气体排放与监测、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遥感与极地气候变化四大领域,相关研究主题也呈现出由广泛到聚焦、由分散到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为尽早推动城市层级的碳中和路径规划工作并作出相应行动,须重点关注城市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行业的能源政策目标制定,因此,以广州市为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政策模拟模型,设置基准情景、政策情景和碳中和情景模拟广州市到2050年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分析其重点部门的减排潜力,并评估碳中和情景下各项政策措施的减排贡献。结果显示:在碳中和情景下,广州市能源消费将于2030年达峰,碳排放量将于2026年达峰,到2050年全市碳排放将降至848万t,其中有611万t来自交通领域;电力部门的脱碳将是广州市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途径,碳减排潜力由大到小的其他部门依次为交通、工业、制氢业和建筑;累计碳减排贡献最大的5项政策依次为电力系统零碳化、建筑能效标准提升、交通领域生物燃料替代、工业能效标准提升和氢燃料交通工具销售占比提升。  相似文献   

11.
贾文婷  武忠 《情报杂志》2012,31(2):32-36,18
近几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仍较弱,尚未掌握可再生能源的核心技术,导致其产业成本居高不下。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创新实现的影响因素、过程,构造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初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与动态仿真,得出可再生能源发展初期,政府与中介机构为技术创新核心推动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背景/意义]研究和对比不同主题建模方法在科学文献主题识别上的应用表现,对于合理选择使用主题建模技术开展科学文献主题挖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构建中英文科学文献实验语料,选择3种主题建模方法(LDA、Top2vec、Bertopic)和5种文本特征计算方法(Bag of Words、TFIDF、Doc2vec、MiniLM、SciBert)进行中英文科学文献主题建模实验,并对不同建模结果的主题多样性、主题一致性、主题稳定性和主题离散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不同建模工具的主题识别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中LDA与Bertopic在英文和中文语料上识别出的主题中具有相似性关系的主题占比相对较高,但也仅为9.81%和7.46%;基于Doc2vec算法的Top2vec模型在主题多样性指标上的表现相对最优;基于文本预训练算法的Top2vec模型和Bertopic模型的主题稳定性和离散性指标优于传统主题建模方法。针对大语言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加快推进科学文献预训练模型研发,并将之应用于科技情报业务实践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在“数字经济”及“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数据中心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至关重要。以“东数西算”工程为契机,探究数据中心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新内涵及前沿研究领域,助力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研究方法]首先,基于“东数西算”的时空特征,从宏观视角解析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消纳情况的评估方法;其次,从中观层面研究数据中心市场化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激励机制;最后,从微观层面分析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运营决策。[研究结论]构建方法→机制→决策的研究框架,为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清晰的路线图。针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展望,以期促进数据中心消纳可再生能源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80 ~2012年的样本数据,使用自回归滞后模型研究了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消费、非再生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各影响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并重点对比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消费对EKC模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考虑可再生能源消费影响的情况下我国并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加入可再生能源消费之后则发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支持倒U型的EKC曲线,且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此外,可再生能源消费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作用,其中长期系数比较明显,短期系数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阿柔娜 《情报科学》2023,(5):153-160
【目的/意义】分析数据隐私风险的时序主题关联,理清热点主题的演化路径,探索有温度的数据隐私风险治理。【方法/过程】基于WOS核心合集和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数据隐私风险领域相关文献,通过LDA主题模型将文本按照时间片切分,并识别各时间片的研究主题;再通过余弦相似度计算分析相邻时间片主题的时序关联,梳理主题演化路径并探索研究前沿。【结果/结论】数据隐私风险研究的关注点逐渐从对识别、评估和缓解数据隐私风险技术本身的关注,转向对平台、算法和场景整体性情境的关注,这需要通过数字伦理、法律和社会等方面共同助力形成负责任的技术,以期构建数字信任环境。【创新/局限】本研究对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数据隐私风险研究的演化路径进行梳理,探索数据隐私风险治理的有效路径。未来可进一步细化不同时期的主题,并深入分析不同时间片的新兴技术对数据隐私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带来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科技是支撑碳中和目标的核心驱动力。文章在梳理碳中和相关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碳中和的战略行动和科技布局特点,发现:各主要国家通过立法监管、能源战略、技术路线图、碳市场等政策行动全面推动碳中和目标;在科技方面,重点布局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变革性绿色低碳技术,抢占未来绿色工业革命科技制高点。文章针对实现碳中和的“减排”和“增汇”两条根本路径,围绕“构建零碳能源体系”“再造低碳产业流程”“生态固碳增汇/负排放”三大方向提出了需要重点布局的14个重要科技问题研究,以引导超过70项关键技术突破。在分析碳中和国际行动和关键科技问题基础上,围绕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顶层设计,强化面向碳中和的科技研发体系,建立零碳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前瞻部署生态固碳等负排放技术,以及加强系统性解决方案在碳中和行动中的应用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碳中和战略科技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欧盟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鲜有研究从碳市场角度考虑如何应对其导致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种价格可变的资源分配模型,从碳市场角度研究在短期和长期中国减缓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的碳配额分配策略.本文以中国各省份钢铁行业为例进行成本效率评估和碳配额分配,研究发现:①在短期中国碳价格不变...  相似文献   

18.
杨祖国  李文兰 《情报科学》2005,23(12):1845-1851
本文采用专利引文分析方法,通过对1985-2003年中国专利被专利文献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主题分布情况及技术主题之间的联系,找出中国专利影响力较大的技术主题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研究发现:IPC A部(人类生活需要)是被引用最多的“部”类技术主题;C部(化学、冶金)及D部(纺织、造纸)技术领域与A部(人类生活需要)技术领域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及相关性;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主题的中国专利影响力较大;A61K与A23L技术主题之间有较多联系;A61K035/78是被最高频引用的脱分组类技术主题。“人类生活需要”及“化学、冶金”主题的中国发明专利较其他主题的中国发明专利影响力大。  相似文献   

19.
LULUCF关联林业碳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恩银  陶韵  杨红强 《资源科学》2019,41(9):1641-1654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关联的碳问题是影响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问题。厘清近20年来LULUCF涉及林业碳科学的国际研究进展,对作好响应气候变化的林业政策制定及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CiteSpace分析工具,以Web of Science 数据库1999—2018年的17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知识图谱分析,归纳了LULUCF林业碳问题的研究趋势。结果表明:①“制度和方法的改进”“林业管理行为”和“环境目标”3大类群是当前LULUCF的研究主题。②德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是研究LULUCF的主要国家,分别侧重于研究毁林、林业项目、经济成本问题和部门响应机制。③LULUCF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是土地利用管理、政策制度的响应机制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信贷等经济调节杠杆问题,主要方法是以情景分析法和一般均衡模型为代表的工程管理学与经济学方法。本文对于中国LULUCF未来的研究提供了相关建议:完善LULUCF碳核算基础方法和土地利用及动态变化监测的理论及手段,重视林业管理项目的科学评估及其对林业政策调整的指导作用,加快推进LULUCF碳预算及土地利用部门针对减排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20.
碳中和是关系到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以1991—2021年间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7192篇国际学者发表的英文文献、3778篇中国学者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研究热点冲积图、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等方面,揭示了国内外碳中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从时间脉络上看,国内外碳中和演进分为3个阶段:萌芽期(1991—2006年)、发展期(2007—2014年)和繁盛期(2015—2021年);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碳中和发文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碳中和研究爆发式增长,年发文量超1500篇。②从空间分布上看,碳中和研究地区和研究机构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中国和英国等国家发文量较高,主要以高校和研究所为主。③从研究热点上看,围绕基础研究与动态监测评价、技术研发与应用、政策设计与路线图3个重大科学问题,碳中和研究主要从碳足迹、能源、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生命周期评价、碳交易市场和全球治理等热点展开。④从关键词聚类上看,碳中和相关研究可以从个体、行业、国家3个层面聚类成4个主题:个体碳中和态度与行为、碳中和技术、碳市场与碳金融体系、政策引导与全球治理。本文对每个主题的内涵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总结出碳中和的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为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