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秘 《辽宁教育》2003,(2):42-44
教育专家魏书生反复阐述: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一个好教师就看他培养学生多少好的习惯.魏书生之所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能使他的学生具有那么多良好的习惯,最根本的是他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养成了很多良好的教学习惯.为此,在学习研究落实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践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校注重对教师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和强化,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  相似文献   

2.
教育专家魏书生反复阐述: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一个好教师就看他培养学生多少好的习惯。魏书生之所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能使他的学生具有那么多良好的习惯,最根本的是他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养成了很多良好的教学习惯。为此,在学习研究落实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践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校注重对教师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和强化,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一、说的习惯魏书生说:“说,是一个人整理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每天都在说在讲,怎么说得明…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曾说过: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可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将来的幸福人生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习惯是由若干次良好的行为积累而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必须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制定良好习惯的培养计划,采取良好习惯培养的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专家斯霞说过:"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从哪里来?从行为来。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从小事抓起,狠抓习惯,常抓不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专家斯霞说过:“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约教育。”教育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从哪里来?从行为来。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从小事抓起,狠抓习惯,常抓不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著名的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曾说过:“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可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将来的幸福人生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习惯是由若干次良好的行为积累而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必须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制定良好习惯的培养计划,采取良好习惯培养的最佳措施。“从小事做起,让教育无处不在”,便是其成功的培养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认为"教书必须先育人,教师如果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这书是不可能教好的",而育人就得培育国家需要的有用的、品德高尚的人,笔者认为这一切都来自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在当前教育形势下,笔者认为除了传统的认真听讲、查工具书、写作业等习惯外,我们应该多加关注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实践、质疑、独立思考等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当然,对于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求其掌握过硬的科学知识以外,更应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认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能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智力的发展,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我注重从一点一滴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其意义、原则和方法,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一、养成教育的意义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如热爱国家、关心他人的习惯,勤劳操作的习惯,求实探索的习惯等等”, “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也强调过,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前提,一经养成,终身受益。教师要循循善诱,严格要求,使学生的好行为好习惯早日养成,并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1.
阅读习惯是指一个人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是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种好的或者不好的阅读习惯,不但直接影响学生学好各门功课,而且也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重能力培养,轻习惯养成的做法还相当普遍,这既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对学生品德素质的熏陶带来不良后果。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之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前提,一经养成,终身受益。教师要循循善诱,严格要求,使学生的好行为好习惯早日养成,并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13.
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学习惯性.然而,在我们的教学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的同时,常常忽视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让学生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教师,我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在较长时期内,由于重复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审题的习惯,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能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习惯对人有很大影响,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正如魏书生所说:习惯的培养往往比教法更重要,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习惯养成之日,便是教学成功之时。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在课堂实践中,都比较关注表达,而忽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倾听能力是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最基础的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 ,就是要养成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 ,都要使它化为习惯 ,只有熟练地成了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 ,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能 ,一辈子受用不尽。”可见 ,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 ,是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 ,在劳动课教学中 ,教师要把对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 ,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一、调动内因———激发劳动动机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形成的轨迹一般是由外部调节向内心…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虽然给学生布置了很多预习任务,但预习效果并不是特别好,甚至会使学生养成学习敷衍、不认真的坏习惯。这主要还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预习的习惯。在正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好方法呢?文章具体谈了培养学生良好语文预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说话、行为、生活方式,是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它具有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力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从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解决小学应用题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中,教师应有计划地从简单应用题教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题意清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从简单应用题教学开始,教师就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读题、认真审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对低年级学生审题时要求一要把题目读正确,不读破…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会陪伴人的一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从细微之处抓起,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