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珍惜的变数     
郭俊芝 《阅读》2008,(5):14-14
据说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把东西从树洞里够出来。  相似文献   

2.
晨读     
安武林 《阅读》2014,(10):1-1
清晨,太阳睁开眼睛,哗啦啦就打开了一本书。每一片绿叶上,都有太阳炽热的目光;每一朵花瓣里,都有太阳甜蜜的笑容。高山的巍峨,大海的辽阔,沙漠的沉默,都在太阳的眼睛里闪烁。整个世界都在晨读,而太阳,就是那个领读的人,它对所有的孩子说:“来,我们一起晨读吧!”  相似文献   

3.
晨读     
安武林 《阅读》2014,(38):1
清晨,太阳睁开眼睛,哗啦啦就打开了一本书。每一片绿叶上,都有太阳炽热的目光;每一朵花瓣里,都有太阳甜蜜的笑容。高山的巍峨,大海的辽阔,沙漠的沉默,都在太阳的眼睛里闪烁。整个世界都在晨读,而太阳,就是那个领读的人,它对所有的孩子说:"来,我们一起晨读吧!"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是一部综合了民间传说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要内容是描写战争的故事,反映了政治集团之间发生的各种斗争,展现了历史中的风云,并且在作者的笔下,塑造出了很多经典的英雄人物,他们叱咤风云,斗智斗勇,这些个性极其鲜明的人物角色给读者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在作者笔下刻画的人物里,曹操这一个人物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角色,并且关于曹操这个角色,人们的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曹操是一个奸诈并且阴险的人物,有人认为曹操是有勇有谋的英雄,曹操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复杂以及身份多样的角色,是从古至今很多人物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郭姜燕 《阅读》2024,(26):8-9
<正>电梯是个令人尴尬的地方。尤其是自己小区的电梯,明明大家住同一幢楼的同一个单元,但在电梯里遇到时,很多时候都是摆出谁也不认识谁的姿态,目光简直无处安放。难得遇到一个热情的人主动打招呼,我又会因为这招呼来得太突兀,不知道如何回应。加之,电梯里经常会出现不知谁扔的烟头、散落的零碎垃圾,以及各种颜色的不明液体之类的东西,都让我不喜欢这个狭小的公共空间。所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如果电梯人稍微多一点,我选择走楼梯。  相似文献   

6.
谢玲 《阅读》2009,(1):5-10
采访手记 百年北大,底蕴丰厚。就在北京大学东门外不远处,有一幢方方正正的大楼。这幢楼与周围林立的高楼相比,毫不显眼.甚至有点陈旧,但这里却汇集了全国物理研究领域知名的科学家,是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的所在地。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的办公室,就在大楼三层的一个普通的房间里。  相似文献   

7.
创新无止境!实验装置更要不断改进完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氯碱工业的一个重要反应,也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不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程标准课本上的电解食盐水装置,都有不足之处:实验时间较长,而且很难在试管里收  相似文献   

8.
初中历史教材,是采用“以事系人”的办法展开历史内容。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个或几个中心历史人物,像《战国七雄》课的中心人物是商鞅;《繁盛一时的隋朝》课的中心人物是隋文帝、隋炀帝父子;《金与南宋对峙时的中国》课的中心人物是岳飞;《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课的  相似文献   

9.
《雾都孤儿》中的姑娘南茜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她屡次作为帮凶诱骗使得奥利弗身陷险境,但她同时也是贼窝里唯一富有同情心,真正帮助奥利弗逃脱厄运的善良姑娘。正是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丰满的女子,在关键时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奥利弗的身世之谜和人生走向。这是一种矛盾、一种异态、一种表面看来不可能的现象,然而这就是真实。  相似文献   

10.
郭学萍 《阅读》2009,(9):24-25
人物的外貌不外乎四个方面:天生的长相、经历在面部留下的印记、习惯性的衣着打扮、个性化的表情神色。果戈里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因此,认清人物的外部特征,有助于了解人物的性格。在《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一文中,有两处外貌描写:“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相似文献   

11.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的重要人物。她出身于金陵世家,漂亮、聪明、乖巧,具有普通闺秀所没有的待人处事的能力。她是贾家荣府的实际统治者,威重令行,机敏善变,凭着自己的才智与苦心,在贾家这个大家庭里应付自如。王熙凤这个人物在《红楼梦》当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可以说这个形象具有独特性。她有一种支柱作用,一种艺术结构上的、艺术机体意义上的一种聚焦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辐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家为主角的文艺类科普作品的创作是科普创作中的一个弱化区域,更是文学作品长廊里黯然失色的一个展柜。作家如何把握以科学家为主角的科普作品的创作,兼顾文学与科普的双重功能,对于作家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获得者陈典松的长篇科普历史小说《詹天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鲜活的研究范例。作者基于事实基础上的宏观把握和细节设计,语言叙述的沉稳、严谨,结构布置的大气、周密,人物描写的细腻,对科学事实的逻辑陈述等,都是这部作品留给我们的启示,其通感效应中的文学品味,坚持在叙事过程中传播科技知识,展示人物的科学精神,立体地、多视角地演绎人物的家国情怀,从细微处突显人物复杂情感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詹天佑》一书艺术创新与科学的、逻辑的原则有机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正>"春秋笔法"起源于孔子修《春秋》,是对于史事记载的一类写作笔法,即作者写作时在记叙里自然而又含蓄地嵌入作者对于该事件、人物的思想倾向、是非判断,而不是专门用评析的语言进行直接评判。其特点为"一字寓褒贬",于不经意处见"微言大义",意即在一个简单的语句甚至一个特殊含义的字里完成上述作者主观意识的植入,从而使得简短的文字里包含着深远的意蕴。司马迁在《史记》中的写人、记事正是很好地采用并发展了"春秋笔法",使得史事记录有声有色、人物形象跃然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笔下的刘姥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里刘姥姥的出场使全书结构依照生活的复杂性组成了一个周密的艺术之网,刘姥姥在书中起着特定的网结和对比作用.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提纲挈领,揭示了贾家的豪华奢侈,细致地展示了大观园这一特殊的"女儿国"的环境氛围.作家以刘姥姥这个乡村老妪作为贾府的对照人物,把封建社会处于两个极端的阶级的人物风貌和内心世界,作了鲜明对比和深刻描绘,从而达到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取得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论商纣王     
本文认为对商纣王冠以“暴君”是一种历史的误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作者用大量的篇幅为其翻案,并表述了商纣王的六大功绩,即:讨伐东夷,保卫了国家安全;把华夏文化传播到东南,对中国社会发展是个重大的贡献;解放大批奴隶,促进了商朝的生产和社会变化;囚姬昌于羑里,维护了商朝西部的领土完整;清除内部隐患,镇压了商朝上层的政治反动派;打下了中华民族大统一的基础。指出商纣王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是统一中国的最早奠基人。  相似文献   

16.
刘颖 《阅读》2023,(42):36-39
<正>一百二十七岁的小女巫,是的,你没看错,一百多岁还只是个小女巫,在女巫世界里她是个小孩。女巫们每年都有庆典,是不允许“坏女巫”参加的,为了参加庆典,小女巫认真学习魔法,做了不少好事,努力成为一个“好女巫”。可是,不一样的女巫世界啊,判断好与坏的标准,竟然是……面对截然不同的“善恶”标准,应该做何选择呢?  相似文献   

17.
分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原因,陈独秀在党内的家长式统治不能不是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这却是一个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的方面。在本世纪初的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里,陈独秀作为中国先进人物的领袖,曾率领文化新军,高举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对几千年的封建意识进行过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的真正打击,培养了宣传科学与民主的一代新人。在汹涌澎湃的时代激流里,他急流勇进,确是一位开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有力人物。不管怎么说,在这个时期,他的革命精神还是十分充沛的。尽管这样,当他在我们党内占居了领导地位以后,他却保留了传统的  相似文献   

18.
周飞 《阅读》2023,(35):38-43
<正>“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你能猜出“他”是谁吗?对,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吴承恩仅用36个字,就让猪八戒的形象一下子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外貌描写的魅力!外貌描写,主要描写人的长相、服饰、身材、姿态。好的外貌描写,不仅是人物的画像,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生活经历等。外貌描写看似简单,实则暗藏门道。  相似文献   

19.
管晓成 《阅读》2007,(10):22-23
我们一些同学描写人物外貌时经常这样写道:"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读起来感觉蛮生动的,可是细细一品味,发现符合这样描写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校园里到处都是啊。那么怎样才能让你笔下的人物特别、有个性呢?  相似文献   

20.
徐继立 《阅读》2015,(11):21-23
老舍先生说得好:"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是啊!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所以,在我们的习作中,要去捕捉人物动作的精彩瞬间,细致、形象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凸显人物的神韵。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一个人的行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人物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行为举止,一步一步像放电影一样用"慢镜头"表现出来,那么对人物的描摹就具体可感了,其性情特点也就鲜明突出了。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