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胡滨认为,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言”上,人文性体现在“意”上;“言”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习文章的语言形式,“意”在语文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习文章的内容,并由此提出“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新粤派语文的形成需要丰富多彩的教学流派。这些教学流派既能充分体现“粤”味的语文现象,又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方法等方面具有浓厚的“粤”韵。因此,本刊倾力支持创建百花齐放的教学流派的实践活动。本期推荐胡滨的《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及教学课例《拣麦穗》,并同时约请一线语文名师撰写了两篇评剖课例的课例观察《让“言意统一”引领语文教学》及《深情“品”语言,从容“拣”麦穗》,正是这种努力的一种探索,并期冀大家共同关注语文教学流派的建设,推动新粤派语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刊第五期推荐胡滨的《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及教学课例《拣麦穗》,读者反应强烈。为支持有意识有组织的创建语文教学流派的实践探索,我们继续关注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活动,本期刊发刘梦彬的《一堂言意统一的作文教学实录及思考》及刘婷婷的《在“言意统一”教学观指导下,开展多角度课堂教学实践》,就是与广大一线教师一道共同努力的成果,欢迎广大读者与我们一道共同探索语文教学流派,推动新粤派语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滨老师提出的“言意统一”教学理念,是一种反对老师满堂讲、满堂“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品读,多感悟,多演练,多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与新课改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原则是相吻合的,而且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是科学有效的。但许多教师也注意到,迄今“言意统一”的教学理念主要应用于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4.
由胡滨老师提出的“言意统一教学观”,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它的理念的逻辑思辨变得更加严密,实践操作也变得更加直观。“言意统一教学观”越来越多地受到老师们的关注和重视,得到了许多一线教师的认同与响应。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堂获奖课的课堂实录。这是一堂获得第四届"四方杯"全国语文教师选拔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的课。这是一堂展示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的普通课。深圳是中国最具创造力最具国际大都市品质的年轻城市。在这座美丽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中,活跃着一群富有创造精神的语文教师,胡滨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胡老师带领着一个团队在深圳这片热土上探索、实践着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向着语文教学流派的目标前进!劳晓雪老师是幸运的。她的幸运在于虽仅有三年教龄,但有幸融入探索实践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的群体中,与智者同行,不仅有机会参加全国性的选拔大赛,而且第一次登上"四方杯"全国语文教师选拔大赛的竞赛场就取得无数语文教师一辈子都可望不可及的成绩——一等奖!这不仅仅是劳晓雪老师的荣耀,更是全国语文界对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的肯定!劳晓雪老师的这节课具体实践及展示了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胡滨老师认为:"‘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的‘言'指文章的语言形式,包括遣语造句、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现方式等等;‘意'指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作者情感、观点等等。所以,语文教学必须言意统一,既因为教材是‘言意融合'的经典,也因为学生需要语言的滋养,还因为它能明确语文教学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自深圳市宝安区践行胡滨教研员提出的“言意统一”的教学观以来.新课标的精神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成为避免低效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言意统一”的教学观主张“语文教学重视吟诵、品读、体味、领悟等学习方法”.主张“语文课应该是‘语言学习课’,  相似文献   

7.
李维鼎先生曾说过:“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吸纳)、由言表意(倾吐)的转换、融合的过程。”他在作品《语文言意论》里特别指出:开展言意互转过程是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根据这一理论,语文教学就应将眼光瞄准语文本体,着眼并坚持言意互转,演绎出崭新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诗歌鉴赏的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感知体验,培养文化的感悟能力。因此如何从感知本文的“言”出发,准确把握本文的“意”,从而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作为一堂实践“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的研讨课,本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通过反复诵读,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的胡滨老师立足语文学科本体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特点,提出了“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观”,从而在情感派、导读派、思维派、管理派、语感派、情境教学派、目标教学派等流派纷呈的语文教育界,打开了语文教学的又一片新天地。目前这一教学观正指导着宝安区各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马晓霞 《教师》2020,(12):22-23
新时期,语文教学应挣脱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全面落实"言意统一"、会"意"品"言"的教学观念,使语文课堂回归课本,指导学生阅读,感受课文情感内涵和语言的使用。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语文知识,实现"言意统一",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从品味语言中实现言意转换内涵、从亲近生活中丰富言意转换广度、从关注布局谋篇上实现言意兼得是对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言意和美”是语文课终极的价值追求,既要由言导意,洞晓文之本意,又要据意品言,悟解言意和美之道,同时还要适时摹写,将言意和美牢记于心,这样方能回归真正的语文教学.“言意和美”是文论范畴,是教学范畴,也是人生范畴,只有站在文化和哲学的高度,才可以建立与世界真正的融合,才能用“言意”的“和美”来开启教学的春天、人生的春天.  相似文献   

12.
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程少堂老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2001年上半年他正式提出“语文味”这一理念后,语文味就受到我国语文教学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学习的最大意义莫过于运用。技术的学习是这样,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对思想内容的挖掘,不遗余力;对于朗读的指导,花样百出;但对表达方法的体悟和学习运用,却或有或无。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照课标要求,反思我们的实践,追求语文教学的“言意兼得”已不容置疑。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言意兼得”呢?  相似文献   

14.
史欣 《教育》2009,(6):48-49
他作为连云港师专第二附小的一名语文教师,潜心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是“本位语文”的积极倡导与践行者。他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从本质上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中,“课文教学”即以课文为载体的教学活动.“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具有“范例教学”的性质,承担着听说读写训练的多重功能.“课文教学”要抓住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之间的转换,即“言意转换”.要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每一篇课文独特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病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记得全国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讲过他“最想说的”也是“最根本的、最关紧要”的一个话题就是“目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我想,钱老师的话深刻地揭示出当前语文教学之所以走不出困境的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目中无人”。语文课成了一门“摧残人、束缚人、折磨人”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要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现代语文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是最早提出“读整本的书”教学理念并将之付诸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叶圣陶在编定初级中学国语“课程标准”时就提出了“读整部的名著”的教学理念。进入20世纪40年代,他将语文阅读教学理论进一步明确为“读整本的书”,并从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实践出发,探索了语文阅读课程的改订、阅读教材的编撰、阅读方法和意义等。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一门语言学科,故语文教学应有强烈的语言意识。语文教学主张强调语言是“言”与“意”的统一体即“言意共生”,认为文本的语言是采用一定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是《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课题组经过近三年的实践研究而提炼出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及其操作系统。其最根本的特点是追求小学语文教学内在美质和外在美质的和谐统一。作为市级课题,它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审美化教学的内涵、特质、操作策略等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有机会聆听了特级教师陈金才执教的《祖父的园子》一课,总体感觉是“新”“实”和“多样”。“新”体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上,他的课堂,语文教学实现“重语文理解”向“重语言运用”的“转身”;“实”体现在课堂设计由“线形”向“板块”转变,每一板块都有非常明确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