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各年级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对课外阅读量有了具体的规定,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一数字的意义不在于量,而是通过量表明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灵魂被理论肯定了。如何加强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中学大纲规定,我们的阅读速度每分钟应达到500字,理解率要达到70%。而一项高效阅读实验显示,小学四年级学生平均阅读速度可达到每分钟1200字,理解率70%;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快速高效阅读方法后,阅读速度可由原来的每分钟420字提高到2000字,理解率在70%以上。看来,经过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我们的阅读潜能是可以得到更大程度开发的。  相似文献   

3.
阅读的现状 规定内容与范围,规定数量与时间,规定目标与要求,阅读已被绑架。 阅读方法与效果上要么浮光掠影一无所知,要么追求情节过于狭隘,要么咬文嚼字生硬肢解,要么舍本逐末陷于无谓,要么读概要提纲、背考点做习题完全异化。  相似文献   

4.
马艳侠 《宁夏教育》2009,(10):53-53
大量阅读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要想多读就必须提高阅读速度,快速阅读(fast reading or speed reading)是指在规定的极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积极、有目的、有方法、有效果地阅读,并综合运用各种阅读技能,获取所需的信息。研究表明,运用快速阅读的技巧,在正常情况下,阅读速度可以提高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一百三十,同时理解率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是学生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中学生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发展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重视单词、短语、句型及语法,对阅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英语阅读成绩不理想的状况。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及方法的指导,积极拓展英语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效地获取信息,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并  相似文献   

6.
胡纪园 《成才之路》2013,(11):46-46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样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通过阅读来培养,而且学生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新课改中对小学生的阅读量也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相当重要,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阅读兴趣需要创新,只有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启心智,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0年6月的PRETCO B真题为例进行分析,发现PRETCO B阅读题总体上基本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阅读范围和欲测阅读技能,阅读部分的形式也比较多样化,但在全面的考察大纲规定的阅读范围、降低阅读题的考试难度、合理分配Task 3的正文阅读量和问题阅读量的比例和阅读技能考题的均衡分布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这说明新课标对阅读(特别是大容量的课外阅读)作用是肯定的,它强调了阅读能够起到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  相似文献   

9.
王月红 《成才之路》2014,(23):30-31
正阅读是学生感知语文、理解语文、运用语文的主要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方式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如果仅仅依靠课堂四十分钟和在校时间让学生来阅读是远远不可能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这一教学目标的,也与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相悖。在这样的前提下,拓展性阅读应运而生。所谓拓展性阅读,是指从课本出发向课本外延伸、向更深处推进的一种阅读方式。如何使拓展性阅读和课内阅读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更好地提高阅读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国家提倡全民阅读,提倡阅读经典,静心阅读才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感动和仪式感,如蚌壳中的珍珠,因岁月积淀、文化的浸染而熠熠生辉。阅读要从娃娃抓起,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依据新部编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每学期阅读要达到20万字,阅读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至关重要。读书成就梦想,知识照亮人生。要坚持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学英语新大纲规定:“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而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做阅读理解题较容易失分,即阅读能力较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袁虹 《现代语文》2006,(12):82-83
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  相似文献   

13.
俞寒芬 《阅读与鉴赏》2009,(10):60-61,59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需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这说明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即指导学生阅读,教给他们良好的方法去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恰当合理的阅读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效果,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作者从通过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感情地朗读去感染学生、按照教材的规定去指导学生朗读、要引导学生去感觉重点语句和段落、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去发现文章的美,体悟作者写作时的思想等四个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申艳萍 《西宁教研》2002,(4):29-29,32
怎样通过教师的教和导,在有限的时间内和有限的材料中去开发无限的功能,实现大纲所规定的阅读目标呢?这就涉及到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一种语言实践的复杂过程,几乎涉及一切心理活动。《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理念下,阅读教学应该研究阅读在教学中有何重要意义、研究阅读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做到“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通过培养,让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并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规定,最终形成素质教育,必须在阅读教学上下一番功夫,语文能力读为先,而阅读则是重中之重,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先人的智慧和思维,从而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因此,教会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技巧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赵明琴 《现代语文》2014,(11):118-121
阅读能力是高中生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是高中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体现。所谓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更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渐渐培养起来的。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中三年不读几百万字的书是不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里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相似文献   

20.
孙锦春  董齐 《考试周刊》2012,(84):44-45
作者论述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解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关阅读的一些规定.分析了影响阅读训练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