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张红兵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87-1696
 为探明企业组织层面上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差异来源,梳理现有相关文献并探索性的提出组织间学习、战略柔性与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关系的研究假设,以山西、天津等华北地区联盟企业的308份有效调研问卷为样本,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法的结构方程建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间学习可以显著地提升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资源柔性与能力柔性);能力柔性正向作用于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而资源柔性却相反;组织间学习在受到资源柔性负向传导效应的干扰下仍然可以正向促进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组织间学习、不同类型的战略柔性对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影响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联盟企业合作实践提供可操作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彭灿 《科研管理》2005,26(2):23-28
国际战略联盟是我国优秀企业获取世界先进技术和培育卓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国际战略联盟中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及其管理问题,还探讨了国际战略联盟中组织学习的障碍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江旭  高山行 《情报杂志》2007,26(7):8-10
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向合作伙伴学习并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分析了战略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对合伙企业间的组织学习、知识分享和知识创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在联盟知识管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吸收性学习决定了知识分享的程度而开放性学习对知识创造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组织学习视角和知识基础理论,基于205家联盟企业410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联盟企业单独及同时开展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均会促进其从合作伙伴处获取知识,而知识获取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此外,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战略联盟中企业开展组织学习、实现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剖析了战略联盟产生的时代背景,认为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机制,经历了价格联盟、产品联盟与知识联盟三种形式。提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防止过度竞争与分散研发风险,使企业在联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经营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与各层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机制,经历了价格联盟、产品联盟与知识联盟三种形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防止过度竞争与分散研发风险,使企业在联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经营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进行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生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2):45-47,55
当今世界,竞争日益全球化、多样化、复杂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创新是企业荻取持久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战略联盟也日益成为知识性战略联盟。企业结成知识联盟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和创新。本文主要探讨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进行的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战略联盟的知识创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在组织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联盟知识创造的理论模型,探索战略联盟中知识创造的产生机制,强调双循环学习是联盟知识创造的前提条件,并深入讨论了联盟成员价值观差异对知识创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战略联盟中组织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战略联盟为合作伙伴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参与战略联盟的企业在合作的同时也在进行知识积累和学习的竞争。学习效果的不对称会影响企业在联盟内外的优势与地位,学习的意图、学习的可能性和学习的能力是影响企业在战略联盟中学习效果的因素。据此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组织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球学习效应的跨国战略联盟机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定玉 《软科学》2004,18(1):81-84
跨国战略联盟在知识经济时代为联盟内企业提供和营造了全球学习的组织支撑和学习界面,是企业创造性进行全球学习(尤其是隐形知识学习)的有效途径。其次,联盟成员间的信任感、开放性、沟通渠道的畅通性和盟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具体的联盟类型直接影响跨国战略联盟的全球学习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知识位势的角度出发,对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借助Logistic规律模拟联盟竞合过程,得出联盟知识共享的稳定解;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系统仿真与算法推演得出联盟稳定性与联盟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为提升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和内部知识共享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bility of strategic alli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poten- tial. Using Logistic rule to simulate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process of strategic alliance,the paper obtains the stable solu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 strategic alliance. The paper uses MATLAB software for simulation. Through system simulation and arithmetic deduction,the paper finds out that the stability of strategic alliance has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length of the cooperative time of strategic allia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stability and internal knowledge sharing of strategic alliance.  相似文献   

12.
战略联盟提供了一个在合作者的帮助下,通过将具有不同技能和知识基础的企业联合起来,提高其合作者和企业自身能力的独特机会.分析了影响联盟知识获取能力的不同条件,明确了有助于联盟成员学习的知识联系,讨论了为什么一些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在对联盟知识的提升和开发上更加有效,最后以UT斯达康与电信的战略联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技能型战略联盟合作效应和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技能型战略联盟中合作效应与企业讨价还价能力、知识获取、学习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证实学习能力是知识获取的决定性因素,并发现知识获取有利于增大合作效应和提升讨价还价能力,而讨价还价能力是提高合作效应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战略联盟组织合作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质是知识的流动过程,提出建立基于知识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战略联盟组织模式,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战略联盟组织合作效果评价的准则,构建基于知识视角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复合DEA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供了一种对科技成果转化知识战略联盟组织运行绩效考察的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瑞  李北伟  高岩 《情报科学》2023,41(2):101-106
【目的/意义】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以期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开展知识协同服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和知识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剖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并以知识管理、协同学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并提出推进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策略。【结果/结论】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旨在围绕多智库主体的目标、资源、过程要素协同,强化联盟知识协同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联盟知识协同服务能力。【创新/局限】以协同创新视角对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展开研究,跨区域多案例对比分析,是对所构建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检验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战略联盟的资源基础理论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剑  宣国良 《情报科学》2005,23(7):961-965
许多文献从资源基础理论(RBV)角度研究了战略联盟形成机理,但是很少有文献能够对此进行实证分析,专利引用分析提供了一个对战略联盟进行量化研究的独特视角。研究表明,具有相似技术资源的企业容易组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有利于联盟成员通过向联盟伙伴学习而获得资源积累。这就为战略联盟的资源基础理论解释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度引导创新要素及核心知识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间的良性循环,有效刻画联盟企业间竞争策略与合作策略同时存在的复杂动态关系,以联盟企业不对称学习能力作为切入点,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竞合策略选择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演化稳定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部分参数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探索比例的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越高;知识产权系数、协同收益系数以及联盟企业模仿成本的增加,均可以有效抑制联盟企业间竞争的产生,其中协同收益系数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联盟企业在探索性合作中所占比例的增加、在交易性合作中所占比例的降低以及自身所持有技术专有程度的提高,均增加企业自身发起竞争的概率、减少合作伙伴发起竞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Strategic alliances are important channels for interfirm learning, especially for small firms that are resource constrained. Of the several alliance attributes, technological distance between partners (measured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partners’ innovative outcomes) is shown to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learning benefits from strategic alliances. Drawing upon the theory of recombination, our study argue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distance on learning is best understood by not only measur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innovative outcomes, but by also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knowledge elements underlying the innovative outcomes. We develop a concept of knowledge base homogeneity that captur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innovative outcomes of partnering firms draw upon similar sets of knowledge elements. Using patent and alliance data from 201 small biotechnology firms during the period 1996–2010, we confirm that the technological distance has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on interfirm learning. We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this u-shaped relationship is moderated by the knowledge base homogeneity between partners, such that benefits of technological distance are enhanced and the costs of technological distance are mitigated when the knowledge base homogeneity between alliance partners is high. Th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interfirm learning,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small firms that are limited in their knowledge stock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组织距离对战略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并探索知识流动在其中扮演的中介作用。同时,引入知识保护能力作为调节变量,从而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以471家战略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距离越远越有利于联盟企业实现突破式创新,社会距离越近越有利于联盟企业突破式创新;知识获取和知识泄漏在技术距离和社会距离与突破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保护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泄漏与突破式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