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宁波市机械局根据企业转制大际情况,改革与发展企业职工教育,积极构建企业教育新模式。他们的具体做法:一是组建职工学校联合体。原机械局职工学校和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实行联合办学;二是组建以企业为基点、以行业为中心的办学实体。这个办学实体也是联合办学的具体体现,他们以“中策动力”企业为基点面向全市机械行业.担负着培训提高机械职工政治、文化、技术素质的任务。三是组建董事会作为学校权力机构,行使企业办学的自主权。该校董事会董事长由“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总经理俞志华兼任,副董事长由机械局副局长桑贤…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企业技术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在另一小企业从事兼职劳动。开始很顺利,可是九个月后,这家企业却突然把我辞退,这九个月的工资也没有给我。我和他们理论,他们却说我所从事的职业属业余兼职劳动,违反企业规定,所以要把我辞退,工资也就不能给我。请问编辑同志,我能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吗?他们会如何处理呢?读者陈春宝陈春宝读者:根据你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你是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并且可以获得你的劳动报酬。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职工从事业余兼职劳动发生劳动争议如何处理的复…  相似文献   

3.
Some和any可以说是我们的老朋友,经常见面。他们都有“一些”的意思,都可用作形容词、代词,都可修饰或代替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和不可数名词,但他们又不完全一样。请看——一、some一般用于肯定句中。如:I can see some flowers.我能看见一些花。There are some hills in the picture.图画里有几座山。二、any一般用于否定句或一般疑问句中。如:1.——Can you see any books on the desk?你能看见桌上有一些书吗? ——Yes,I can see some.是的,我看见一些。2.——How many banana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在图画里你能看到多少支香蕉? ——I can't see any.我一支也看不到。值得注意的是:在下列情况下,some也可用于疑问句中。(1)希望对方做出肯定回答时。如:  相似文献   

4.
《中国职工教育》2005,(10):13-14
一、深解内涵,跳出老路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企业来说,尊重职工的个性和个性发展,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提高职工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的潜在意识。作为企业要跳出“人管人、人看人”的老路,以学习为尺度,让每一职工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文化环境中,通过自觉自愿的自我约束,来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从而把他们的工作热忱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创造更高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莱钢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在借鉴先进理论的…  相似文献   

5.
失业保险:人才流动的加速器左静萍众所周知,我国长期以来在用工上采取“统包统配”的做法,即劳动者由政府用行政手段统一分配到企业和单位,这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的产物。劳动者“一次分配定终身”,成为国家职工,一般很少流动,也辞退不了,生、老、病、死全...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营短期行为是近几年经济活动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新问题,职工教育短期行为则是症状较为严重的病例之一。以粮食系统为例,职工教育短期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与前几年相比,企业送培热骤然降温,尤其是组织职工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积极性一落千丈。其理由,一曰:不是提倡“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吗,粮食工作是苦差使,只要有力气就行,搞什么职工培训?二曰:我们是企业部门,讲的是经济效益,职工教育有什么经济效益?三曰:脱产学习三  相似文献   

7.
那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田中光夫,在东京的一所中学当校工。尽管周薪只有50日元,但他十分满足,很认真地干了几十年。就在田中光夫快要退休时,新上任的校长以他“连字都不认识,却在校园里工作,太不可思议了”为理由,将他辞退了。  相似文献   

8.
“小红包”有弊无利 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分配办法,—直是企业的热点。前段时间有些企业时兴领导职工发“红包”。最近一种“模糊分配”、“工资保密”的观象又在一些企业悄然兴起:即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报酬。以“塞红包”、“悟着给”、“偷偷发”的形式发给职工。依笔者之见。这种“模糊分配”的办法实际上是发“红包“的变种,弊端丛生,不应提倡。  相似文献   

9.
国外“校长推荐”与我国存有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若玲 《上海教育》2009,(23):26-26
“积极探索…‘有益尝试”,这是教育部对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的定性。认为这是“积极探索”与“有益尝试”的,大致有两方面理由。一是这可以打破“一考定终身”,为一些偏才、特长生提供进入大学的渠道。二是这是对国外大学自主招生成熟模式的借鉴,在国外大学,校长推荐实行已久。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在2008年评选表彰全国“创争”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基础上,全总宣教部组织全国“创争”活动标兵事迹报告团,于2009年3月5日至13日间,先后在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市直属机关、大中型企业进行巡回演讲。这些标兵单位、标兵班组和知识型职工标兵是从全国数以万计的基层组织、班组和数以亿计的职工中层层选拔推选出来的,他们代表着当前全国“创争”活动发展的最高水平,体现了时代精神。他们的事迹和经验对于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本刊撷取精彩的演讲稿七篇刊发于此,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1.
职代会是职工行使民主权力的法定机构,职工代表是广大职工的利益代言人,他们代表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自己事务,为企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有些职代会代表素质不高,议事能力不强,出现了“有了权力不会使用”的现象,使职代会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据此,笔者认为职代会代表应尽快“充电”。   职代会代表素质不高其表现有三:一是政策水平不高。有些职代会代表平时不看书、不看报,对党的方针、政策知之甚少,缺乏应有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议事时人云亦云,不能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二是文化水平偏…  相似文献   

12.
李斌 《教师博览》2012,(11):18-22
不久前,一位教育厅长建议“废除高三”,理由是“高三反反复复复习,把孩子的思维搞得变形了,使他们对知识的欲望、对知识的兴趣磨灭了”。废除高三,只能把高二提前变成高三而北京十一学校提供了更现实、更积极的出路:改造出不一样的高三来.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级叫“宏志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叫“宏志生”。他们走到一起的理由只有两条:一是家境贫困,二是学习成绩优异。如今,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跨进了大学校门,他们站在了人生的又一起点站上。  相似文献   

14.
现在,有些企业的职工思想教育有点“弱不禁风”,教育搞了不少,就是不解决问题。怎样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使思想教育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有机地统一起来?本文拟就职工思想教育方法作一些探析。一、变“只讲理”为“理、利并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直接间接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然而,我们有些企业的政工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要原则问题重视不够。他们在搞思想教育时,有的只讲“理”,不讲“利”;有的讲“理”滔滔不绝,讲“利”一带而过;有的甚至认为,讲“理”保险,讲“利”危险。久而久之,就在一…  相似文献   

15.
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民办学校,虽然,它在我国的教育大厦中只是十之一二,但是,幼芽必然长成参天大树。和任何成长中的事物一样,它需要扶持,需要矫正。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民办学校的老师,虽然,他们在我国的教师群体中只是“少数派”,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他们是一群孤独的“教育打工者”,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倾吐。  相似文献   

16.
一、目前企业职工培训中的问题“企业的竞争,关键是科技人才的竞争。”这个道理已逐步为人们所接受。然而,一些企业职工_培训中出现的问题确实值得深思:一是有的企业宁愿重金聃请科技人员,却不愿在本单位职工教育上多投资一分钱。一些企业的领导往往目光短浅。搞“权宜之计”。有的领导认为聘利技人员,我需要什么人就有什么人,最多是用重金聘请罢了,而认为培训职工得不偿失;有的领导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有人才市场,科技人员的流动是正常的,等等。看不到职工培训是一种长期行为。二是有的企业干脆撤、并职工教派专职机构,培训…  相似文献   

17.
欲探讨婚俗,便不能不谈汉字“婚”。《说文·女部》:“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据此可知,“婚”是从“女”从“昏”的会意字。为什么,要从“昏”呢?许慎列举了两个理由:一是周礼规定“娶妇以昏时”;二是“妇人阴也”。第二个理由应是中华阴阳五行世界观的认识,而第一个理由则为我们理解“婚”字的文化内涵拓了一条路。何谓“昏时”?甲骨文“昏”字从“日”从“氐”,“氐”即“低”,其造字意义为:太阳西下;《说文·日部》:“昏,日冥也。”《周礼》为什么要规定“娶妇以昏时”呢?这应该是当时以日落天…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要突出一个“用”字 培训教学是从确定需求开始的,“用”就是从企业的生产实际出发,使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满足职工的需要,服务企业生产,“用”就是职工通过培训,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很快消化、吸收、充分利用,既能满足生产急需,又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对职工现岗位所缺乏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一是按照上岗要求,对新招收的职工和转、换岗职工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使他们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独立顶岗,二是为适  相似文献   

19.
把握好职工教育为企业服务的三个“点”江苏省东台市化工建材职工学校徐乐林一、为企业科技进步服务职工教育为企业科技进步服务,必须克服就教育论教育的思想,重点抓好“三个为主”,一是在办学层次上,以非学历教育为主;二是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职工的岗位科技意识为...  相似文献   

20.
妈妈     
星期六上午,军找了个理由溜出了门,说是同学们要在一起复习。妈妈说:“你可以让他们到我们家来呀,我保证会为你们准备一顿丰盛的中餐。”军说:“人家不稀罕!”妈妈不解,问:“为什么?”军说:“不稀罕就是不稀罕,哪来那么多为什么!”军现在忒烦老妈,说话就免不了恶声恶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