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时候,我常见母亲把一根长长的丝线一端咬在嘴里,一端捏在左手中,右手在线的中端绕上一圈又一圈,脸对着镜子,然后两只手巧妙地用力,两股线便如剪刀般将脸上的细小的汗毛给绞了下来,母亲说,扯后的脸不但皮肤光洁柔滑好洗,而且衣服、被子不容易脏。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力学问题中常涉及到“轻杆”这两个字眼,到底啥是“轻杆”呢?其实,“轻杆”是由各种实际情况中的杆抽象出来的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将“轻杆”分类的话,可以分为自由轻杆和约束轻杆.自由轻杆是指一端连接研究对象,另一端可以自由转动的杆;约束轻杆是指一端连接研究对象,另一端不能转动或在约束下可以转动...  相似文献   

3.
透明墙     
有人把一只鼹鼠和一只松鼠同时装进空的水泥管道,管道被埋入地下,一端通向地面的出口,另一端则用玻璃封住,并且在玻璃外面安装了一盏光线微弱的灯。被关进水泥管后,两只动物都在寻找出口。松鼠看到了管道一端微弱的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老师讲解了以下问题:由于声速受介质种类的影响,那么甲乙两人分别站在一根钢管两端.甲用力敲了一下管的这一端,乙将耳朵贴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响声.  相似文献   

5.
从医药器材商店购得或从化学实验室取得长度在8m以上的乳胶管一条,将其内部装满水,可在教室内两排课桌中间的通道上或教室门口的走廊上进行演示,要求地面比较干净平滑。教师自己捏住乳胶管的一端,请一学生捏住乳胶管的另一端,将乳胶管拉直平躺在水平地面上,两人的手均靠近地面。演示如下内容:  相似文献   

6.
利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研究了一类非线性四阶边值问题的解和正解的存在性。主要工具是方程的分解技巧和二阶两点边值问题的Green函数。在力学中,这类问题描述了一端简单支撑,另一端滑动的弹性梁的形变。  相似文献   

7.
魏永先 《物理教师》2007,28(1):3-23
在有关重力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一个话题: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在哪里?是什么地方?对于这样的话题,曾经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是关于地轴对称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脚下地球的那一端是美国.第二种说法是:在我们脚下地球的另一端在过地心的连线上。关于地心对称的地方,即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多拉圭、秘鲁等国.这两种说法对吗?笔者认为第一种说法不一定对,这种说法只有在赤道上时才对,而在其他地方就不对了.第二种说法则不够恰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勇于实证     
在我的课堂上曾经出现过关于实证的两个小插曲。案例一在上《传热比赛》一课时,我用支架把铜、铁、铝棒的一端同定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组成原电池的简易实验古林省延吉市延边工业学校(133000)周丽君将一根导线裸露的铜丝一端插入苹果的一侧,另一根导线的一端铜丝缚上一根铁钉,插入苹果的另一侧,然后将这两根导线的另外两端放在舌头上,则有麻麻的感觉,如果连接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说明有...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十一册《两小儿辩日》一文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他们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1.
透明墙     
有人把一只鼹鼠和一只松鼠同时装进了空的水泥管道,管道被埋入地下,一端通向地面的出口,另一端则用玻璃封住,并且在玻璃外面安装了一盏光线微弱的灯。被关进水泥管后,两只动物都在寻找出口。  相似文献   

12.
在力的分解一课中,对力进行分解时,力的作用效果是一个重要的依据,但力的作用效果的确定,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常常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如果稍加改进给学生演示,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例如,三角支架问题,如图1所示,物体通过绳子使支架上O点受到向下的力F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力F对两根梁产生怎样的作用呢?可以对装置改装如图2所示,用一条橡皮筋代替斜梁,一细杆代替横梁,橡皮筋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系在细杆上。将杆的另一端垫一块较厚的图1图2OO橡皮筋细杆F海绵顶在木板上,移动海绵的位置,找一…  相似文献   

13.
1实验过程表述 教材中这样表述《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过程:①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②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跃,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③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1实验过程表述 教材中这样表述《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过程:①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②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跃,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③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纸绳     
喝了几剂中药,病已好得差不多了,可我仍在家里享受“休息”。闲暇无聊,便拿起捆药剂包的纸绳,拉着玩,以试试手劲。 我先拿一根纸绳,两手用力拉了拉,纸绳完好无损。是病愈后体弱无力,还是纸绳的耐拉力强?我逐渐加力——加力,直到至少用了5千克的拉力后,绳才被拉断。拉断了一根绳,我很高兴,接着又把纸绳合成两根,用力拉,虽然足足使用了两个5千克的拉力,把手心勒得很深很疼,出现了两道沟,但仍然没有拉断。两根的纸绳这么难拉断?我把它们的一端固定在椅子上,另一端缠绕在四指上再用力拉。这样,在我使出了大约12千克…  相似文献   

16.
周敖影 《贵州教育》2010,(21):44-45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课本上册“生活中的透镜”中的“想想做做”让学生制作一个“模型照相机”,并且告诉学生“模型照相机”的制作方法:“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恰好能套人另一个,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厘米的凸透镜,在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17.
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由于演示实验效果较好,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但碳还原二氧化碳这一教学难点,学生却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增开碳还原二氧化碳的演示实验,则有利于学生对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以下两个实验,可根据实验条件,任选其一)。实验一a.实验装置。取1根直径约1.5cm,长约40cm的硬质玻璃管,两端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一端连接贮氧装置(导气管带有活塞),另一端连接尖嘴玻璃管,在硬质玻璃管的中部放置干燥的木炭粉,约占25cm,在另一端塞满细铜丝,约5cm宽。(见图1)b.…  相似文献   

18.
[实验一] 取一条长约1米的细链条,一头固定在刻度尺杠杆的一端,另一头用细线接连在杠杆的同一端,如图1所示。杠杆的另一端用细线挂一个砝码,调节挂砝码的细线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平衡。 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把挂链条的细线烧断,此时,有一部分链条自由下落,这一瞬间,杠杆失去平衡,挂链条的一端突然上升,直到链条下落静止后,杠杆才重新恢复平衡。 当细线烧断后的一瞬间,挂链条的一端突然上升,应为链条总重量变轻。说明下落的那部分链条发生失重现象。[实验二] 取一根长60cm左右、直径2~2.5cm的硬塑料管,上下端口子用橡皮塞…  相似文献   

19.
在热学教学中,常有这样一类问题:在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内,用一段水银封闭一段气柱,当玻璃管倒置或气柱温度变化后,求被封闭气柱的长度.  相似文献   

20.
自然课上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观察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做了一个盒子,盒子的一端“阴暗”,一端“明亮”。我们把几只蚯蚓放进去,蚯蚓朝阴暗的地方爬去。接下来我们又把几只蚯蚓放进一端干燥,一端潮湿的盒子里。当几个同学兴奋地喊叫时,蚯蚓突然停止了爬行,慌乱地扭头东瞧瞧西看看,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难道蚯蚓也怕噪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