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倾向开始形成萌芽的时期,而道德品质和个性倾向的形成,一是在于教育,二是在于环境的影响.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家庭、托儿所、幼儿园,这些地方的环境和气氛好坏,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性格、兴趣爱好的形成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2.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时期形成的道德品质,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3—6岁是幼儿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3.
袁玉清 《中国德育》2007,2(4):91-92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行教育应以情感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是儿童道德品质的奠基阶段。如果我们把握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则可以为其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幼儿阶段教育的核心任务并非学习教育,而是对幼儿行为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个人的成长而言,幼儿时期是个性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和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借助主题性游戏,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与道德品质,也能发挥出激励幼儿情感的良性作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本文从德育和主题性游戏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并对德育中主题性游戏融入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爱,是人的天性,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爱与被爱,都希望永远生活在爱中.幼儿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小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将对幼儿以后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指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幼儿时期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品德如何,将影响人的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应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的德育教育,创造优良环境,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幼儿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谈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白城市洮北区二幼儿园王淑云,魏慧琴,朱冬雪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离不开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知、情、意、行这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幼儿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的基本规律。一、幼儿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培养。幼儿道德认识的形成,是...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幼儿的责任心至关重要,幼儿有没有很好的责任感,对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有着直接的影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作为家长和幼儿园,不仅要重视幼儿智力因素的开发,更要重视其  相似文献   

9.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对其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建立和谐、温馨、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幼儿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十分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很难形成。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受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小班的幼儿...  相似文献   

11.
对幼儿的责任意识培养是幼儿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个人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品格需要曲折而复杂的过程.幼儿期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有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个性开始形成期.研究幼儿个性发展的规律,不论是对于培养幼儿健康的个性,良好的道德品质,还是对提高民族的素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个性是指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它包括自我调控系统,个性倾向性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这样一个由各成份有机联系所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多功能、多关联的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的整体结构的个性,在幼儿阶段是如何形成的?本文试图就幼儿个性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姜艳艳 《教师》2014,(28):14-14
良好的礼仪教育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礼仪行为的重要时期。所以,对幼儿的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桂云 《甘肃教育》2001,(10):18-18
幼儿对音乐最敏感、最易接受。幼儿期是儿童智力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应充分发挥音乐的各种功能,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使幼儿的各种素质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培养。一、充分运用音乐具体、形象、普遍、典型的特点,培养幼儿的道德素质儿童的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音乐可以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丰富幼儿的道德情感,培养坚强的道德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是因为幼儿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直接感受逐渐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并产生情感的。而音乐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有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15.
幼儿时期是一个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不是靠说教、靠灌输就能有效的,而是通过德育渗透的方式,让幼儿在优良的环境中,在愉快的游戏中,在多样的生活中懂得道理、明辨是非、受到熏陶、受到启发、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均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幼儿时期是培养、熏陶人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人在幼儿时期所形成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人一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方向。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把握幼儿教育这个最重要的时机,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适时的、适度的道德品质熏陶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琳瑛  悄莉香 《考试周刊》2012,(50):190-190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对幼儿的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还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本文从严格训练、具体指导、环境影响和家园配合这四个方面阐释了幼儿礼仪教育的感悟和理解,并结合保教活动实例谈谈培养幼儿精彩人生应从礼仪开始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诸如自我意识、独立性、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及道德品质的发展,近年越来越受到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应该是幼儿身心和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幼儿期来看,幼儿社会性(社会行为、个性品质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这些社会行为与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有遗传的因素和环境的因  相似文献   

19.
幼儿正处在个性和道德形成的萌芽时期,所以优良品德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世界观的基础,人在幼儿时期受到的教育对终身都有很大影响.如果我们现在放松教育,等他们成人后就难教育了.遵照幼儿规程条例精神,我是这样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人们通常所说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我认为幼儿德育应侧重在道德品质方面。幼儿的道德属他律道德,且大多表现为个性品质。广义的个性品质包括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行为、性格、习惯等。成熟的他律道德是在这些个性品质基础上生长的。所以幼儿德育应以个性品质的教育为起点。近年来,这一新的幼儿教育观念逐渐被大家所认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对幼儿社会性能力培养的研究。社会性能力的核心是高质量的人际交往,包括与别人成功合作和公平竞争,表示对别人关心,无私地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