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6,(3):130-133
中国画特别是写意人物画有其自身特点,造型训练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绘画通常意义的素描造型训练方法,人物造型是学生普遍难以掌握的技能,是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的一个难点。线性素描作为一种造型方法应用于中国画人物画造型训练中,既保留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和形式功能,吸收了西方素描的造型义理,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在线性素描应用于写意人物画造型教学过程中,解决好线与明暗空间的关系以及人物形体结构的方法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写意人物画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从写意人物画教学中“临摹”及“写生”来论述“造型”和“笔墨”在写意人物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水墨人物画,宽泛地讲也可以叫做写意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画种。在历史上,宋代以前的人物画叫做工笔人物画,用线细匀绵劲,用色淡雅素丽。宋代以后,文人画兴起,更强调绘画的意境和形式,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现代写意人物画,是上世纪初西方绘画尤其是素描造型方法传入后,与文人画的笔墨结合的中西合璧产物。在历史上,由于人物画受形、形神关系及相关的社会性内容限制太多,不太适合文人画的“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的形式主义要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以,文人画家很少选择以人物为画材,人物画的主体组成部分逐渐由民间画工的宗教绘画所取代。所以,相对花鸟山水来讲,人物画长期受到冷落,发展缓慢。针对这一情形,近代徐悲鸿等老一辈人物画家引进西学,用西方的造型方法来强化中国画的形象塑造,产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人物画风。这种人物画在近一个世纪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代表画家有徐悲鸿、蒋兆和,之后有黄胄、方增先、刘文西、卢沉、周思聪等。这种人物画风为了区别于以往的文人写意画传统,我们也可以叫它为水墨人物画。水墨人物画的独立与发展首先要解决造型方法问题。水墨人物画必须建立自己的具有民族传统特征的一套造型方法体系,使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从西方素描造型方法中剥离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写意仕女人物画着眼结构的造型方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概括和生动,自始至终考虑的是画面的创意和主题如何通过造型语汇去表达,其创作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造型对内容的展现。可以这样说,写意仕女画画面的意境、格调、神韵、品位都是通过造型传递给观众的。  相似文献   

5.
水墨人物画教学是中国人物画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画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搞好水墨人物画教学,应从水墨人物画特点出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其造型训练、笔墨训练和色彩训练,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造型基础教学的切入点——应把中国画的写意艺术与西方的写生方法结合起来,做到神形兼备,并突出“尚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的绘画最初都是在轮廓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西方绘画更多的是追求客观真实感,而我国的绘画除有严谨的客观造型外,在写意传神方面更为突出.在我国绘画史上,线描人物画就是最先成熟的一个画科.它以线作为最基本的物象造型,以笔墨直取,画家笔下的人物神态自然,生动概括,线条回旋有力,个性张扬、简洁概括而又变化无穷,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审美特色的线描人物画.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画种。关于对造型的认识,水墨写意人物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随着西方绘画的引进,中国绘画在绘画造型观念上产生改变,西方绘画的造型艺术与中国绘画造型方法相融合,丰富了中国画的画面效果。这种造型观念的改变,使中国画坛上出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水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秀成分,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写意人物画是古代写意人物画的延续,本文从对传统哲学文化、现代人的审美要求、造型与笔墨,以及客观真实是艺术之母四个方面,对它的发展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意象"思维是中华民族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所创建的一种了解世界、创造文明的认识观与方法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大观。这种思维是以老庄哲学思想为核心建立的一种辩证思维观。它不同于西方的"具象"思维,又有别于"抽象"思维,是处于二者之间的独特思维方式。要不断总结和发展中国人物画建立在"意象"思维基础上以"写意"为特征的造型体系。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传统绘画的精华之一,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离不了对这种造型观念的继承。  相似文献   

11.
写意人物画写生教学是通过对人物鲜明特征的准确把握,采用书写性用笔与墨色结合的特点,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与个性,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倡导从中、西文化的角度,理解写意人物画的造型及笔墨特点.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开拓写意人物画新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工笔人物画的写生教学主要借鉴西方学院式写生观念,这样的教学理念存在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会忽视学生造型意识的培养.但是现代工笔人物画写生教学的目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的基本前提是帮助学生树立造型意识,学生如果不能树立造型意识就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也掌握不了回话思维的特有规律.目前的现代工笔人...  相似文献   

13.
传统工笔人物画在人物身体比例、面部轮廓、构图等方面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强调中国传统绘画特色和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具有极其夸张的造型特征并体现了古代画家"不似之似"的追求精神。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外国文化的交汇演变而成的。本文以传统与现代工笔人物画比较并进行分析其造型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代写意人物画家,一直把纯焦墨线和浓淡墨线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手段,并运用线的长短粗细、刚柔强弱、轻重徐疾、浓淡干湿、转折顿挫,表现人物形象的轮廓体积、质感神态、动势节奏,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从事写意人物画就须在继承传统用线法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用线方面的新的尝试和探索,从而丰富和发展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技法.  相似文献   

15.
装饰绘画教学中的造型语言训练,表现为具象形和抽象形两大类别,具象形造型侧重表现概括夸张,移位重构,适形造型,形的平面化等内容,抽象形造型由偶然性造型和构成性抽象型两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16.
正第四章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和学习方法第一节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特征工笔人物画的造型,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基础上,不以模拟自然为宗旨,根据作者意象表现的需要,通过对对象正确地表现、恰当地夸张,达到写意传神的目的。所以在塑造人物时,要强调人物造型的整体性、完整性,注意  相似文献   

17.
笔墨造型是中国画的精髓,它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有选择地融合东西方绘画语汇和传统与现代的笔墨观。形成了当代中国画写实和写意两大笔墨造型阵营,并在开放和借鉴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海洋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87-88,90
通过对近十年影响力颇高的一些工笔人物画作品的分析,发现现代工笔人物画在造型方面大胆地吸收西方素描的写实性,主动深入生活提炼素材,通过完美的造型深层次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面貌,实现了传统工笔人物画向现代工笔人物画的蜕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物画遵循"以形写神"的造型原则,又吸收外来艺术的造型方法.水墨人物画造型是中国画教学中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形"与"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最终从根本上引导我们探索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意象法则.  相似文献   

20.
叶浅予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写意舞蹈人物实现了速写造型与笔墨意蕴的融合,确定了他在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地位.通过对叶浅予艺术创作中素材的来源、速写方法的运用和读书论文方面的论述,揭示其舞蹈人物画形成的过程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