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少琴 《考试周刊》2009,(14):143-144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平等和谐、民主人道的师生关系,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新学习目标,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懂得和享受体育乐趣.充分留给学生针对体育课程的讨论思考时间,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2.
张桂华 《学周刊C版》2019,(3):148-149
学习初中体育课程,让学生强身健体,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初中体育课教师要秉承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理念,来做好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上的参与程度。让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课堂上有所收获,提高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9,(A0):103-104
初中体育教学是以提供良好的体育环境,锻炼学生身体,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重大环节,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始终紧紧围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初中体育学习,特别是现在初中正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初中学生都处于活泼好动的状态,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状态,提高学生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兴趣爱好,因此应该大力积极推动初中体育的素质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锋 《教育艺术》2020,(4):39-39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不仅要通过让学生掌握体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体育训练与体育运动获得体质发展与提高。而目前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上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对体育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对体育运动敷衍了事,在体育训练上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这必然影响到学生体能体质的发展,因而要改善初中体育的教学效果,通过有效的体育教育使得学生不仅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实现身体素质的有效改善,这需要从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入手,改善创新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初中教学对于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然受到学校教育的极大重视,学校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发展。体育学科显然占据一定的重要性,初中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还要重视初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知识的学习与体育锻炼中来。培养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不仅能激发中学生的体育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重视教授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完整性,尤为重视于某些中考项目的教学与训练,课堂显得枯燥与单调,学生渐渐失去了对体育课乃至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新课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强调体育教学要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懂得锻炼与生活的价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能积极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系统实践能力和学生主体个性,让初中体育课堂呈现完整的生命态。  相似文献   

7.
王红 《考试周刊》2014,(34):129-129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具有更大的教育意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据,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开展体育学习,使学生的体育学习目标更明确。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体育学科自身发展与初中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需求。本文以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为题,对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不足之处及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素质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创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立足于教材,积极引入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促进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推动初中体育创新教学的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9.
任海梅 《考试周刊》2011,(20):165-165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新理念,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个改革契机,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在快乐体育中健康成长,成为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点教学内容是篮球教学。篮球是奥运会比赛项目,是以对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开展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展有趣的篮球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体育是初中阶段的必修科目,在基础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不容忽视。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让其在运动的过程中享受到合作的乐趣。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优化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让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身体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根本,所以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体育教学。只有将体育教学落实到课堂上,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才能让体育教学起到作用,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已有的体育知识,掌握体育运动的技术和要领,还要通过体育教学环节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初中体育教学既是一门学科知识,又是一种艺术。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寻找到最适宜、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确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初中体育教学的任务。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中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和要领,通过各种项目的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重视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强自己的体魄。因此,我们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体育,从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39):113-114
本文以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足球兴趣的意义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阐述了初中体育教学中足球学习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初中体育教学展开足球兴趣培养的重要举措: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足球的积极性;然后可以借助校内媒体手段,以音乐的模式进行足球教学;最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真正了解足球。足球的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教师通过创新足球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在初中体育中,足球这个项目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结合游戏来进行课堂教学,能有效地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释放学习压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当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却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学生缺少体育兴趣等原因,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此,本文将综合分析初中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现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体育游戏教学,全力推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精神。  相似文献   

16.
曹东丽 《考试周刊》2014,(21):115-115
初中生性格活泼好动,体育课能让其放松身心,因此在初中体育课中引入体育游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活力,让每一位学生都热情投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更加注意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教师逐渐认识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国对初中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能够自主锻炼身体。以多年的教学经验,简单论述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8.
储小雷 《教师》2014,(18):56-56
正初中体育的愉快教育,就是通过游戏达到教学目的,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初中体育教师,针对现在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创新这一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得到身体的锻炼。愉快教育有着很强的趣味性,它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的时候减压,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教师要关注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成为一个善于完成自我的教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施教者,要能让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同时,懂得运动的乐趣。让学生克服自我的心理问题,释放压力,在运动的同时,减除个人的心灵负担,成为一个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热爱学习的奋进的人。学生在心灵力量得到拓展的同时,还能克服自身运动问题,让个人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初中体育教学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定为最终目标,办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自我锻炼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根据新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当今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掌握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所以教学中先从学生的兴趣与动机出发,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知、学会健体,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