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解决银行排队难问题,提高银行排队效率,提出了将排队论用于银行只能排队管理中,本文采用可变输入率的排队论算法完整银行排队过程。首先对原始排队论算法进行了详细介绍,考虑到原始排队论的输入条件是恒定的情况,这与银行客户的到访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提出了可变输入率的排队方法,最后进行实例仿真,将可变输入率的排队论算法应用于银行智能排队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银行排队问题的数学模型及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的排队问题是目前各银行系统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文章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根据排队论的知识建立银行排队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这个数学模型的求解,分析银行排队问题的解决思路,为银行服务系统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排队论的理论和方法对呼叫中心中间件的随机服务系统进行建模和优化,通过建模分析得出该系统符合M/G/C/∞模型,并利用MATLAB对当前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坐席通话时间分布。  相似文献   

4.
I/O响应时间是衡量存储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作为存储设备的服务器面对大量存储请求时,如何高效的响应满足需求是决定其品质的关键。追求高效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增加存储设备的数量,但这意味着成本的大幅增加,本文以用户需求与利益为导向,基于需先让样的优先级模型的理论,我们建立了有限源生死排队系统模型(M/M/S),利用排队论思想对单个、多个存储设备的服务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估,为用户最终的决策提供详尽而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将排队论的方法应用于超市服务台管理系统,利用Witness建立了多服务台等待制M/M/n/∞/∞/FCF仿真排队模型.通过对影响系统性能的参数进行优化分析,把系统服务设备和服务人员进行了重新布置,减少了顾客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某农业银行为具体调研对象,应用排队论知识,首先确定其排队模型的类型,其次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确定模型参数并计算该农行排队系统运行的数量指标,定量分析排队系统的运行现状,在此基础上,应用排队系统优化经济分析方法,确定其开放窗口的最优数量。最后提出了提高银行排队服务系统服务质量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王书方  张建中 《情报杂志》2007,26(1):110-112
讨论了大学图书馆电子文献服务系统中单节点服务台排队理论,根据一些假定条件,分析并确定了读者流的分布方式和M/M/1/FCFS服务模式。论述了电子文献服务系统流量规律的排队解释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利用火车站的有限资源,提高旅客满意率,本文基于排队论原理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应用Anylogic软件建立了火车站售票排队系统仿真模型。首先根据2016年"十一"期间M火车站每日不同时刻的客流状态,把一天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别进行仿真分析;然后根据系统分析指标,求得每个时段人工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窗口的最佳开放数量,再进行24小时的连续仿真分析,对服务窗口的最佳开放数量进行修正;最后通过7天的连续仿真,得出最佳窗口开放状态下的旅客满意度,并提出了提高购票效率的改进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节假日期间铁路部门更加合理的设置服务窗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服务系统中,排队现象不可避免。预测顾客的等待程度,合理安排服务台数,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并为系统带来经济效果。从顾客排队的心理以及排队给系统带来的经济性出发,讨论服务系统的排队系统及模型,总结排队理论在现实服务系统中的应用,提出问题并对服务系统中排队理论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刘洋  李沛 《科技通报》2012,28(8):148-149,152
现有的TCP/AQM在运用过程中忽视了非响应业务流量因素,其在运行过程中对AQM算法性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非响应业务流量占整个Internet业务流量非常大,一般达到70%~80%。需要通过非响应业务流量地分析,研究其对AQM算法性能产生的影响程度,从而能够提出改进算法。具体研究过程中需要借助标准GI/M/1/N排队系统中的嵌入AQM数据信息算法丢包机制,提出一种可以扩充的GI/M/1/N排队系统,最终对AQM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对非响应业务流量条件的数据信息性能分析,对AQM经典算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结果进行评价,提出一种优化的AQM算法,提高其在非响应业务流量下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主要应用于大城市中心商业区,在存车高峰期容易发生车辆排队存车现象,现从分析机械车库入口道排队车辆对相连道路动态交通影响入手,根据机械车库的规模大小和使用性质建立了高峰小时车辆驶入率模型,运用排队论方法对机械车库等候车位进行设置,以此减少对城市道路的交通影响和提高车库服务水平。在考虑驾驶员可接受等待时长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提出了对等候车位数量进行优化设置的计算方法。论文最后对重庆市南国丽景仓储式机械车库的等候车位设置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体检排队系统作为体检人员接受服务的第一个环节,是体检人员评价体检中心服务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排队论的知识对体检系统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优化,使系统达到最佳的运营状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了科研用户对于 RDM 增值服务的需求,分析了不同类型用户科研需求与 RDM增值服务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融合用户需求的科研数据增值服务模型,以优化 RDM系统功能 设计,提升系统的感知能力。【方法/过程】对科研数据管理(RDM)、增值服务等概念进行了理论梳理之后,在实践 层面展开对现有 RDM系统的增值服务调查研究。具体为:调查国内外最新 RDM系统平台中增值服务的发展现 状,对已经开展 RDM增值服务的系统与平台中用户类型、使用意愿及其科研需求进行调研,探究科研用户需求与 RDM系统增值服务之间的定性关系并建立模型。【结果/结论】为开展针对不同用户、不同学科、不同资源种类的个 性化科研数据增值服务,提供数据支持与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主队队列管理算法中丢包率与排队长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主队队列管理算法在丢包的过程中具有不够合理的部分,即在最大阈值和最小阈值处出现丢包异常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建立了新的数据处理模型,用新模型对丢包率进行分析,以二次函数的形式构建了新的丢包率计算公式,并通过该公式对网络拥塞中队列的丢包算法进行优化,从而使得主队队列管理算法的丢包更加合理,使得系统的公平性与稳定性得到提升,保障了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15.
在不改变机场安全性的前提下,对机场每天重点时刻进行分析,用M/M/s排队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出单位时间内乘客的吞吐量;本文对机场安检流程进行优化,其一增加相应的安检设备,其二增加相应的安检服务平台。以美国机场内旅客安检流程为实例分析对象,在4个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得出单位时间平均旅客数为1.39;通过增加安检设备,得出平均旅客数为38.12;在增加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平台,得出平均旅客数为244.53。  相似文献   

16.
在物网环境下,提出基于阻塞机制排队顺序网络的任务传输分簇调度方法,实现网络内存优化目的。运用对物联网中不同类型节点对应数据包缓存最优配置方法,基于带阻塞排队网络对节点构建数据包排队模型,并分析模型阻塞情况;在排队网络中添加一定数量保持节点,按照节点使用情况判定数据包缓存大小。以排队网络为基础,建立物网任务传输调度模型,结合分簇任务信息流,提取节点信息特征后进行时隙优化配置,形成高效时分多址协议,通过时隙分配提升任务传输中节点传送数据准确性,达到优化内存管理的目标。实验证明,利用文中方法使物网中节点传输信息准确性提升占用内存减少。  相似文献   

17.
张相斌  司璐 《情报科学》2018,36(12):46-51
【目的/意义】提高信息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信息服务企业合作中的信息资源优势互补。【方法/过 程】通过对信息服务企业合作中的资源交易特点进行分析,以满足客户企业需求的定制化服务方案为最优目标,建 立信息服务企业合作中资源的参数化模型。【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采用逆优化方法建立了资源交易的数量和价 格决策模型,并通过示例证明了该决策模型的科学性,该决策模型的运用能够为信息服务企业及时满足客户企业 的定制化服务方案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仪器拥有单位对大型科学仪器的管理水平存在差异,采用固定权值评价指标考量共享服务绩效存在不合理性。通过对云南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平台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根据仪器管理单位的内置属性将指标进行关联耦合,产生以仪器平均原值为考量基线,对外服务营运共享收益与对外服务单位数为考量的评价维度。基于共享服务记录数据特征,利用评价维度建立不同内置属性仪器管理单位的SSP评价模型。通过真实数据验证,SSP评价模型考量的结果与真实结果误差率为26.67%,基于数据特征的共享绩效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模型计算结果能客观反映仪器管理单位的共享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政府管理部门公平、公证地实施奖励性后补助工作提供评价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型科学仪器拥有单位对仪器的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因此采用固定权值评价指标考量仪器共享服务绩效存在不合理性。通过对云南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平台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根据仪器管理单位的内置属性对指标进行关联耦合,构建以仪器平均原值为考量基线、以对外服务营运共享收益率与对外服务单位数为考量维度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绩效(SSP)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平台内共享服务记录数据特征建立不同内置属性仪器管理单位的SSP评价模型。真实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数据特征的大型科学仪器SSP评价模型考量的结果与真实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6.67%,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度,能客观反映仪器管理单位的共享服务能力和水平,可为政府管理部门公平、公正地实施大型科学仪器的奖励性后补助提供评价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构建5G环境下智慧知识服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为机构评价其服务管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与量化测评工具,实现服务管理能力提升。[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初步拟定管理能力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筛选指标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最终构建了基于过程管理维的5个一级指标及3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成熟度模型理论构建了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对智慧知识全过程服务的管理能力对标定级;最后,通过模型应用探析检验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基于全过程服务的管理实践能力优化策略。[结果/结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测评知识机构的服务管理能力水平,为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及质量增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