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孙可 《兰台世界》2016,(2):84-86
王世贞是明代中后期的著名文学家,在戏曲、书法等领域也有很高成就,其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作品《艺苑卮言》中。《艺苑卮言》附录《弇州山人词评》,显示出王世贞开阔通达的词学观念,在中国词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世贞(1526-1590年)是明代著名的明史学家,留下了许多明史著作,其中<弁山堂别集>与<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以下简称<首辅传>),是王世贞晚年定稿的两部代表性著作.对于<弁山堂别集>,学术界有较多的关注和较系统的研究;而<首辅传>,虽然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此书书名、成书时间、甚至学术地位的评判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参稽往哲时贤的观点,对此书作系统深入的考察,并透过王世贞对诸首辅的评价,进而考察王世贞的治史心术.  相似文献   

3.
王世贞是明代格调论诗学的代表。其"格调"围绕才、思、格、调等四者展开,并建立了四者层层推进的联系。在继承李梦阳对法的重视基础上,王世贞把诗歌之法、意以及法、意的关系作为"格调"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希望通过"剂"的方式来实现这些范畴之间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4.
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风洲,又号州山人,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土,官刑部主事。后虽官至南京兵部诗郎,但其一生中,仕途上三起三落,并不顺利。他却贾志于文史。世贞好为诗文,始与李攀龙共主文坛,攀龙殁,独主文坛二十余年。他在史学上造诣颇深,所作《史乘考误》,对明中叶以前的史书进行清理总结;他的《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州史料》等等都是极为重要的明史著作。王世贞涉猎了明史上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从而奠定了他在明史学上的地位。他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史料,而且他开启了一代新的…  相似文献   

5.
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长期来以文学著称于世,但他在明代历史上,也是一位有理想、有著作、有贡献的大史学家。笔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里将他在史学上的成就第一次向读者作了介绍。此后,我又写了题为《明代大史学家王世贞》一文。不久朋友来信,要我为《中国史学家续传》写篇文章,于是便将此稿按评传要求作了修改后奉上。近年来读书中有些发现,特别是有的文章已经提出,《纲鉴会纂》乃后人假托而  相似文献   

6.
汤显祖《批评花间集》四卷,一直被认为是汤学研究、词学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但其中的署名汤显祖序,有摘编前人词论文字的嫌疑;正文中的汤显祖评语,涉及名物、词源、本事、典故等部分,亦多袭自杨慎《词品》、王世贞《艺苑卮言》。结合学界对杨慎评点《草堂诗馀》、汤显祖评点《艳异编》的辨伪情况,可知明万历闵映璧套印本中的评点造假颇为普遍,其作者应为闵映璧或其友人。  相似文献   

7.
《元主始末志》是一部署名明朝文史大家王世贞的稀见文献。这部书在很多文献目录中有所著录。近年来,随着王世贞研究的一步步深入,有少数学者将《元主始末志》在大体上做了分类和馆藏查询的研究,尚未有学者关注此书真实情况。本研究通过对《元主始末志》抄本的研究,发现此书实为明代焦竑《献征录》第120卷《四夷》和明代《粤大记》《黄萧养传》的合集抄本。《献征录》《四夷》因为内容涉及女直及西域部落,在清代被列为禁毁图书目录,存世较少。《元主始末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民间秘密流传的“伪装书”。  相似文献   

8.
王世贞作为一代文宗,著述宏富,其诗文总集主要有《弇州四部稿》174卷(一作180卷)、明刻本《弇州山人续稿》207卷(下称刻本《续稿》)。此外,还有较稀见《(弇州山人续稿)附》11卷(下称《附集》)、明抄本《弇州山人续稿》32卷(下称抄本《续稿》)。王世贞长子王士骐刊毕《续稿》后,另发现其  相似文献   

9.
潘宗鼎是清末民初南京地区注重搜集整理乡邦文献的学者,《金陵岁时记》为其代表性著作.本文介绍潘宗鼎生平与著述,对《金陵岁时记》关于南京民俗的内容、特色、价值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山东图书馆季刊》1991年第1期曾发表鲁海先生《丁耀亢著述考》一文,对明末清初开诸城“一邑风雅之始”的文学家丁耀亢及其著作进行了考述。该文考证的丁耀亢著述有:《逍遥游》二卷;《陆舫诗草》五卷附陆舫诗补遗;《椒丘诗》二卷;《江干草》一卷;《归山草》一卷;《听山亭草》一卷;《丁野鹤诗抄》十卷;《出劫纪略》一卷;《续金瓶梅》十二卷;  相似文献   

11.
《巴渝文献总目》中的《古代卷·著作文献》卷第一次对古代巴渝著作情况进行了系统搜集整理,基本摸清了重庆历史文献家底,为巴渝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目录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然而,由于书目文献信息来源繁杂,其中难免会出现遗漏及失误之处。文章将在巴渝方志中发现的被该文献遗漏之著述加以叙录,以作补遗,并对在人物生卒年、著述名称、著述卷数等方面的错误之处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2.
《本事诗》《唐诗纪事》以及其后的一系列仿效的著作,形成了一类著述的体例。倘对其著作体式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厘清涉及到的正名、体式、源流、通变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明代书法家王世贞,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是吴门地区杰出的书画鉴藏家,他对于中国书法的贡献在于其能够运用较为规范性的创作手法,神形兼备地表达出深刻而隽咏的意味和内涵来。  相似文献   

14.
王世贞是以《曲藻》作为入场券进入《西厢记》的学术领域并在这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 作为戏曲批评史上最早的曲话作品之一,《曲藻》是王世贞的文艺批评名著《艺苑 危言》中杂论戏曲部分的单行另题,关涉戏曲史、曲律、曲家评述和曲作鉴赏等多方面的内容。共计四十一条,其  相似文献   

15.
谢国桢对目录之学有独到的认识,他将目录与学术发展、治史实践联系起来考察,发人深思。他采用辑录体体例,对明清野史笔记资料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搜集整理,编纂了《增订晚明史籍考》、《清开国史料考》等多部目录学著作,这些著作在数十年中引导和帮助了众多研究明末清初历史的学者。  相似文献   

16.
为明代"后七子"领袖王世贞作年谱,始于清朝。清人作有两部,一是王瑞国编《瑯玡凤麟两公年谱合编》一万余字,相当简略;一是钱大昕编《弇州山人年谱》,不足一万字,简明而有法度,但仅叙述了谱主行踪的大略。现代人又作有两部,一部是徐朔方先生著录在《39种晚明曲家年谱》中的《王世贞年谱》(以下简称徐谱);另一部是郑利华先生著的《王世贞年谱》(以下简称郑谱),两书均于1993年12月出版。这两部年谱较清人所著,内容大大充实。两谱各具特色,徐谱善于抓住谱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予以条分缕析地考辨,尤其详于记文学、艺事。郑谱梳理精细,除考辨谱主的  相似文献   

17.
《党员生活》2008年11、12期推出《潮涌荆楚30年——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党建成就展示》特刊。该特刊内容涵盖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30年的党建历史,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从而达到“气从意畅,神与境合”(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编者从30年来堆积如山的史料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归纳提炼、阐述升华,构成了一幅具有鲜明湖北党建特色的精美画轴。  相似文献   

18.
《虞初志》是明清时期“虞初”系列的开山之作,《虞初志》现存版本颇多,书目著述亦颇多。文章对其版本进行了梳理,并考述各版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论编辑著作权的存在与证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所说的“编辑著作权”,不是指编辑人员从事著述活动而形成的著作权。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扳属于作者”的规定,编辑人员以作者身份从事著述,与其他作者并无两样.他们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文艺作品或学术论著)无疑也享有著作权。这不在本文论述之列。  相似文献   

20.
郭静 《编辑之友》2016,(12):59-62
我国的传播学界习惯将凯瑞的《作为文化的传播》与戴扬和卡茨所著的《媒介事件》视为一脉相承的传播学仪式研究著作.并出现了相当一批打着“仪式观”旗号,而实际上却是秉持着“传递观”的行为研究、应用研究.笔者认为,《媒介事件》与《作为文化的传播》从“仪式”内涵到研究范式均存在很大的不同,并指出凯瑞的仪式观和我国主流的哲学观、传播价值观以及民主观均不相符.而我国学者明明秉持着“传递观”却非要戴上“仪式观”的帽子则反映出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