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七大工业园区"内江经济开发区:市中区乐贤镇工业集中发展区: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抢抓列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的机遇,力争在最短时间领跑全市经济发展,确保到2017年建成500亿园区。重点发展机械产业,力争到2017年将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200亿园区。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到2017年,占地4.8平方公里的园区将形成年聚集各类"城市矿产"资源185万吨的规模。  相似文献   

2.
丁峰  戴志敏 《科技广场》2014,(6):208-211
本文基于"科技入园"政策的指引,从江西目前工业园区对促进就业、带动企业发展和企业成长效益的提升出发,得出江西工业园区存在园区发展机制不完善、产业层次不平衡和缺乏特色等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化园区的规划进程、科学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和特色化工业园区整体建设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世界发明》2008,(1):4-4
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从事创意产业的企业、机构聚集之地,类似于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园区在工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聚集到一起,既方便了地方政府的管理,更可以为企业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4.
"科技入园"工程是江西科技工作的一面旗帜,一大批科技服务机构深入工业园区,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提高园区企业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江西科技创新工作分析"科技入园"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期引发新时期对"科技入园"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园区经济”实质上是在划定的区域内,精心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集中地显示出产业集群现象。当前,我国的众多工业园区需要借助产业集群战略获得跨越式的发展。本文试从产业集群经济效应入手,结合我国高技术园区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对工业园区的跨越式发展提出一些政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3,(10):6-6
<正>今年以来,内江市经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五个坚持"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增效。1-7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09.20亿元,增长11.2%,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从上半年的0.3个百分点收窄到0.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7位。陆续召开"一县一策"推进会、"一园一策"推进会、五大产业座谈会、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和循环流化床示范基地座谈会、全市实施工业主导战略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会、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等,逐县区、逐园区、逐产业实施分类指导,集中研判、集中一是坚持"分类指导",抓服务、促增长。  相似文献   

7.
传统工业园区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未来园区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成为必然选择,能够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变,降低对城市环境的消极影响,并且促进了产业链的整合延伸与产业升级.传统的工业园区企业间缺乏能源梯度利用、生态建设滞后、环保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环境监管不到位,因此建立绿色低碳工业平台、编制低碳转型建设总体规划、加强低碳项目和资金管理以及建立和完善地方节能减排的制约机制成为园区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温州市工业园区布局调整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结合温州经济特点,提出了研究工业园区布局的理论视角,即“工业园区-园区系统-区域经济”的互动耦合观和“新产业区理论-区域经济根植性与本地网络特性”相融合的理念,以此出发,讨论了温州市工业园区布局的现状及问题。并从城市(区域),园区系统,区位,资源与要素以及新产业区因子等五个方面剖析了影响温州市工业园区布局调整的条件,最终构筑了“三大‘经济板块’两条--‘发展走廓--三个‘工业园区组团’”的战略布局设想,提出了温州市工业园区布局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已有十余年,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工业园区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因此传统工业园区的生态园区建设模式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基于服务业主导型新兴园区的生态园区建设实例,通过对比服务业主导型园区与传统工业主导型生态园区差异,探讨不同业态的生态园区建设模式异同,以期为后工业化时代生态园区建设提供有益探索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实现围绕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这个新要求和新课题.提出了积极推行"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规划区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发展新模式,以"集中"促"集约".从而优化了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村生产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源泉,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践证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结构升级。本文就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做了初步思考,并形成了《东川工业园区科技创新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东川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情况、找出园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快园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实现跨跃式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依安县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北缘,属低丘波状平原,为齐齐哈尔市辖县。总面积3685平方公里,耕地20.5万公顷。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全县工业以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为核心,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企业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工业园区的各项功能建设的逐步完善,工业园区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潜力,新修公路2.3公里,110千伏发电站已投入使用,园区的给、排水工程已基本完成,累计收储土地153.4万平方米。为此依安县委为了加大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加大对土地的整顿,科学、合理的利用每寸土地,既有效的保护了耕地,同时也保证各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当前依安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创园区平台化转型是5G时代下文创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以景德镇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创意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系统提出智慧文创平台建设思路,从智慧导览、智慧宣传、智慧交流和智慧互动4个系统构建智能化、数字化、场景化的智慧陶溪川文创平台。在5G赋能下,智慧文创平台可实现园区“智慧管理”、游客“智慧旅游”和商家“智慧经营”。推动文创园区向智慧文创平台转型,陶溪川国际陶瓷文化创意园目前还存在着人才团队建设、管理升级、技术升级等困难,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探索智慧平台管理模式,对外加强技术引进,对内提升科研水平,垂直精准宣传推进平台用户观念更新。  相似文献   

14.
程俊军  刘心报  虞孝感  唐琦 《预测》2006,25(2):18-21
传统的工业园区发展方式在企业聚集后往往带来更为集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本文指出工业园区绿色化是提高工业绿色化的组织化程度,从而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并对绿色化工业园区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绿色化工业园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概况介绍国内工业设计发展和工业设计园区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对比提出广州创建工业设计园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分析了创建广州工业设计园的基础和条件,旨在为政府推动工业设计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余春林 《科技广场》2011,(10):127-12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园区经济的集聚作用、整合作用和带动作用日益凸现,工业园区的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介绍了永丰县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情况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业园区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我国工业园区发展迅猛,园区数量迅速增加,规模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态势.我国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但是,我国工业园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土地供应不足、发展资金匮乏与管理职能不明确等.文章将介绍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障碍,并且为突破障碍提出了一些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园区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工业集群企业,走的是集约发展的路子,以发展朝阳产业、实施清洁生产、构建循环经济等为主要特征。通过对成熟工业园区的基本特征、具备的条件、环境管理的分析,提出了制定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加快园区内外环保设施建设、完善环境管理机构等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云南省工业园区取得了较大发展和多项成就,但还存在规划水平低、产业聚集性不强、园区建设资金不足,融资渠道狭窄、招商引资比较困难等问题,通过对云南省工业园区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提出了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加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使园区具有“资源减量化”和“扩充环境容量”等生态性特征。为此,应提倡建立市场主导和政府辅助的二元机制,加强集聚效应和循环经济的互动;建立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的传导机制,形成技术创新冲动;推进园区向生态型升级,强化传导机制在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中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