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炎帝八世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帝八世考□何光岳一世炎帝神农氏。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易·疏》作“任巳”,《北堂书钞》二十三引“佳巳感神龙,而生神农”,“佳”即“任”之误)。有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游华山之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常羊(《易·...  相似文献   

2.
张殿兵 《寻根》2012,(4):125-128
一 姜姓来源于远古的炎帝神农氏,《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有蛴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百家姓中有很多姓氏都是由姜姓衍生出来的。姜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北方为其主要分布地,尤其以山东省为多。姜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60位。  相似文献   

3.
许姓祖地考     
李立新  王道生 《寻根》2006,(5):100-105
炎帝、许由与文叔《左传·隐公十一年》云:“夫许,大岳之胤也。”晋代杜预《春秋世族谱》云:“许国,姜姓,与齐同祖,尧四岳伯夷之后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许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元和姓纂》、《急就篇·注》中均有相同记述。在上述文献中,出现了五个人物:炎帝、太岳(四岳)、伯夷、许由、文叔。他们似乎均为许姓始祖,让我们逐一予以分析。(一)炎帝。炎帝神农氏是上古时代活动于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部族早期以渭水流域为根…  相似文献   

4.
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据《史记》、《路史》等史书记载,他担任部落首领,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教民耕种,被尊为神农氏;因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故称炎帝,在位120年。据《帝王世纪》和《路史》记载,炎帝神农氏为民治病,采药来到湖南,日遇七十毒而不辍,终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陂。炎帝神农氏创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味百草,开医药先河;设立廛市,开辟市场;绩麻为布,制作衣裳;造五弦琴,教民傩舞蜡祭;冶制陶器,相土安居。由于功绩显赫,他被人们尊为中华民族始祖,受到历代炎黄子孙的崇拜和敬仰。特别是他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百折不挠、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炎帝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极重农事,与之相关的礼仪颇多,先农坛即是为祭把农耕文化的创始者神农氏而设。关于神农氏,旧有种种解说,历代先农坛之制亦不尽相同。兹就有关史料略加考述,以明其演变之迹。一、神农氏与炎帝就现存典籍来看,有关神农氏的记载不算很早。《孟子·胜文公上》谈到:“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膛。”《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现象于天,俯则现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署,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  相似文献   

6.
郑金洪 《寻根》2008,(6):126-130
洪姓出自炎帝神农之后的共工后代,居住在黄河两岸,黄帝时起其首领就担任治理天下水利之官,被人尊为水神。江西乐平《洪氏家谱》载:“共工官者,共理百工之事也,子孙以官为姓。”洪迈《容斋三笔·共工氏》云:洪氏出于共工氏,本曰共,“后又推本水德之绪加水干左而为洪”。《元和姓纂》亦云:“共工之后,本姓共,后改为洪氏。”共加水为洪有二说:一曰颛项帝时,  相似文献   

7.
略议炎帝神农氏及其与中原史前农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龙 《华夏文化》2006,(4):17-19
在我国古籍及传说中,有关记载既不统一也不系统。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帝王世纪》说炎帝与黄帝是亲兄弟,可又说炎帝死后经过八代五百余年黄帝才继承王位,无怪乎唐代司马贞提出疑问“何其时之长也”。其次,《世本》将炎帝与神农合为一人,而《  相似文献   

8.
渠怀勤 《寻根》2021,(1):135-137
一 成书干战国晚期的《世本》,王梓才辑本载:东周诸臣之有氏可记者……渠氏;东周同姓国诸臣之有氏可纪者……渠氏.《春秋》及“春秋三传”记载的“渠伯纠来聘”“渠孔御戎”“齐氏之宰渠子”,证明了东周时期已有渠氏. 渠氏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 1.渠伯之后.唐林宝《元和姓纂》、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均载:渠,周大夫渠伯之后.  相似文献   

9.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8,(3):123-127
皋陶李氏本为“理氏”,源于尧帝时皋陶之理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新唐书·宗室世系》记载:“帝颛项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  相似文献   

10.
牧野之战周军的总指挥是一个传奇色彩浓厚的人物 ,有关他的姓名叫法很多 :吕尚、姜尚、姜子牙、太公望、齐太公、师尚父以及俗称的姜太公等等。如 :《中国历史便览》云 :“俗谓‘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说的就是吕尚的故事”。这里把“姜太公”解释为“吕尚”。《史记·周本纪》云 :“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把其中的“师尚父”解释为“姜尚”。《史记·齐太公世家》云 :“号之曰‘太公望’。”《说苑》云 :“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在《封神演义》中又有“姜子牙”的称呼。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叫法 ,我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1.
王妍 《华夏文化》2003,(1):14-15
海内外华人素以炎黄子孙自诩 ,炎黄二帝被敬为华夏始祖。可是我们的老祖宗到底发源于何方 ,目前还未有定论。近年来很多学者发表文章探讨这一问题 ,笔者加以梳理发现 ,关于炎黄二帝的发祥地问题主要有四大方位说 ,即东西南北四方说。下文将加以简单介绍 ,以窥目前之学术动态。炎帝 :(一 )东方说 :此说的主要根据是 :(1)《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说炎帝 (神农 )初都陈 ,后徙鲁 ;《左传》说曲阜有大庭氏之库 ,大庭氏先儒说即神农氏。 (2 )炎黄阪泉之战的阪泉即今山东莒县板泉乡。 (3)炎帝出于少典氏 ,而少典氏“最初大约……居于…  相似文献   

12.
"狼烟"考     
李正宇 《寻根》2006,(2):92-99
“狼烟”一词的出现及流行燃烽火以报警,西周时期已有。《史记·周本纪》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烽火”是个统名,分指烟焰及火光,即《墨子·号令篇》所谓“昼则举烽,夜则举火”。“烽火”又称为“烽燧”,《史记集解》引《纂要》云:“烽主昼,燧主夜。”《昭明文选》卷四十四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李善注引曹魏张揖说:“昼举烽,夜燔燧。”说明白天燃烟为号称为“烽”,夜间燃火为号称做“燧”。唐代《烽式》规定,警烽的传递速度“一昼夜须行二千里”(宋·曾公亮等撰《武经总要前集》卷五《烽火·行烽》条引)。在电讯尚未发明的…  相似文献   

13.
杨博 《华夏文化》2011,(1):40-42
齐太公,后人一般称为姜太公,本是周初重臣与齐国始封君,在民间却以点将封神的传说而妇孺皆知。我们初以为这不过是元明以后的评话传奇为猎奇哗众而肆意虚构的结果,史籍所记应该可信。但近读正史《史记·齐太公世家》已觉疑窦颇多,参校两周时记载更觉离奇且抵牾互生,方知顾颉刚先生所言“层累的造成古史”不虚。所以,本文依循顾先生的思路,将从西周到战国时所叙太公之事,按时代加以分类辨析,以探求不同时代太公的形象以及背后时代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班姓探源     
李英斌 《寻根》2002,(5):104-107
据《中华姓氏大全》载,班姓来源有二说:一是楚国若敖(熊仪)的孙子 於(字子文)生后被弃于诸梦泽,吃虎乳长大,因虎有斑纹,以班为姓,《西溪丛谈》认为班应作“斑”;另一说是班氏为楚国令尹班的后代(见《风俗通》),《通志·世族》则云:班以名氏为姓,谓强生班,因氏焉。其实两说同出一源。远祖追根春秋时代楚国熊生熊仪,谓之若敖。其后有子文,子孙以为姓(不作“斗”,另有“斗”姓,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姓氏。《宋史》有斗盖)。《史记·楚世家》称若敖出于芈姓。鬻熊之后,以熊为姓。熊姓的来源相传为黄帝有熊氏之后;另一说是周成…  相似文献   

15.
汉字起源标志着中国文明的开始。汉字起源于什么时代?本文拟从两个方面试作探讨。一、传说中的文字起源年代早在战国时代,中国就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吕氏春秋·君守》:“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许慎《说文解字·叙》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明火     
孙机 《中国文化》2014,(2):39-46
我国古代曾以阳燧将日光反射聚焦引燃艾绒而取火,因为此火“从天来”(《论衡·说日篇》),乃称之为“明火”。《周礼·秋官·司垣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斋、明烛,共明水。”郑玄注:“夫遂,阳遂也。  相似文献   

17.
吉氏的根源     
吉家林 《寻根》2009,(3):115-117
南朝齐·王俭在《姓谱》中说:“古帝中有吉夷氏。”按詹招琳《中华姓氏源流通谱》之释,在远古之时中华大地的。五方”都分布着很多以氏相称的先民原始部落,主要有:浑沌氏、葛天氏、女娲氏、伏羲氏、赫胥氏、东户氏、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等。不过,这些“氏”是指中国远古时期大的氏族、部落的称呼,与后来由“姓”而分出的“氏”是有所区别的,“吉夷氏”与古代中华吉氏不是一回事,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血统联系。  相似文献   

18.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8,(6):124-125
方氏出自姜姓炎帝之裔,《世本》载:方氏为“方雷氏之后”。在宋代《百家姓》中,位序第56;在今汉族前100个大姓中,位序第62。这样的位序显示,方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其人丁既众又著。  相似文献   

19.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9,(6):124-125
方氏出自姜姓炎帝之裔,《世本》载:方氏为“方雷氏之后”。在宋代《百家姓》中,位序第56;在今汉族前100个大姓中,位序第62。这样的位序显示,方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其人丁既众又著。  相似文献   

20.
一我们首先来看看古文献中记在炎黄账上的有哪些创造发明。1.铜器的冶铸《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2.兵器与手工制造业《周易·系辞》:“黄帝……刳本为舟,剡本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淮南子》:“黄帝……见飞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