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华 《青年记者》2004,(9):33-34
媒体提供资讯和娱乐已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观念,除开新闻资讯类节目,其他如影视剧、游戏类节目、博彩竞猜类节目、综艺类节目等等,无不以娱乐消遣为旨。可是,娱乐节目、娱乐报道不娱乐,已成为当下的一个突出问题,甚至受众对“娱乐”有了贬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等为表现形式的低俗之风在新闻传媒界又有所抬头。反映在电视媒体上.出现了新闻类节目不以事实为准绳.综艺类节目热衷追星捧星.法制类节目极尽暴力细节渲染之能事.娱乐类节目创意格调不高.“时尚“类节目热衷于对豪宅、名车等奢侈品的炒作.广告节目以“性“为卖点打“擦边球”.追求“眼球效应“等等当前.有些媒体为了提高收视率并增加广告收入.以放弃新闻媒体传承文化、引导社会的责任为代价.想尽各种招数吸引受众眼球.把经济效益凌驾于媒体的社会责任功能之上.  相似文献   

3.
霍梅 《声屏世界》2010,(9):44-45
2005年以来,芙蓉姐姐、超女……充斥广播电视娱乐类节目。有人曾欢欣鼓舞地认为:“娱乐将成为中国媒体和互联网的核心母题……为中国大众的娱乐生活注入强大的能量。”然而,似乎刚开头,就走了下坡路,由他们带动起来的娱乐狂潮并没有“高扬在中国的上空”,并没有赢取应有的地位,而是走向了反面。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娱乐功能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同时,娱乐类节目主持人也因此成为新的电视明星群体,他们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也备受争议。特别是近几年大量的电视选秀节目将“娱乐”旋风席卷全国时,观众对娱乐节目和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审美疲劳”也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5.
《新闻知识》2006,(12):I0001-I0001
“实用资讯,热情服务”。11月28日,西安人民广播电台资讯广播正式开播。作为“城市之声”的西安资讯广播节目内容以政务资讯、生活资讯、商务资讯为主,另外设置部分娱乐及谈话类节目,针对不同的目标听众群,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娱乐服务,西安资讯广播将以充沛的活力,成为西安地区又一个新锐广播媒体。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电视天生是娱乐媒体。但媒体是靠信息传播立身,娱乐的形式没有信息传播垫底,任何媒体都行之不远。新闻节目投资大,要求高,一些电视机构不愿靠新闻立台,对娱乐类节目青睐有加。不少电视台把那些不属于娱乐类的节目也用娱乐  相似文献   

7.
王瑞 《青年记者》2020,(8):77-78
当下,电视文化类节目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各卫视平台也竞相制作可看性强、视觉技术创新的电视文化类节目,用以替代原有的综艺娱乐节目,从而带来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复兴。尽管发展势头良好,但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现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娱乐元素在文化节目中的融合方式当下流行的几大类文化节目中,娱乐元素的融合方式主要有幽默化表达、多维化交互、故事化演绎三种。这三种娱乐元素共同作用,为电视文化类节目带来了全新的“文化综艺+”模式,赋予了传统电视文化节目生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大都以谈话类节目作为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在政教、科技、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传统节目领域中,引入了谈话节目的形式。一时间,谈话类节目如雨后春笋出现在荧屏上和电  相似文献   

9.
时下,广播电视媒体中的读报类节目纷纷登场,这类节目以大量的信息和适当的点评满足听众的收听需求。在这种需求背景下,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频率在今年3月1日新增设了一档晚间读报类节目《天天读报》。每晚20:00~20:30播出。《天天读报》节目的宗旨是:健康、生活、娱乐。“健康”  相似文献   

10.
一、现阶段电视收视市场的变化与特点:影视剧节目“王位不倒”,新闻类节目“趋势走低”,大众娱乐类节目“步入中兴”。大众娱乐类节目占有当前电视收视市场份额的约1/7。 电视传播是以时间为其展开形式的。因此,考察各类电视节目在人们收视行为中的结构性占位的状况,主要是通过人们赋予各类电视节目不同的收视时长来判断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2000年5月进行的“北京居民电视收视行为与收视意愿的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收看娱乐综艺类节目的平均时长为463分钟,这一收视时长在本次调查所列的11类电视节目中,次于…  相似文献   

11.
刘燕 《东南传播》2023,(1):133-136
以“诗词”为核心的大型文化类节目《2022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推出再次顺利出圈,让已走到第七季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级案例。本文从文化价值、题材样式、技术赋能、传播手段四个角度着手,探究《2022中国诗词大会》在融媒体语境下的创新策略,以期为后娱乐化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洞察观众是最高机密——一个英国人眼中的中国电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凌 《传媒》2008,(9):51-53
一个名叫Kim Gordon的英国资深电视人,曾“混迹”于英国电视界达16年之久,先后在伦敦新闻集团、LWT、GrandaTV供职。既做过新闻与事实类节目,也做过娱乐类节目;曾当过名牌栏目“新闻之夜”(NEWSNIGHT)的制作人和青少年娱乐部节目研发高级制片人,还曾做过独立制片人。  相似文献   

13.
电视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最初只不过是通过图像的形式把广播、报刊等媒体的信息进行再传播,强调更多的是其“形象、直观、直接”的传播优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作为一门“电传视觉艺术”.一种“视听结合的传播媒介”,人们开始寻求它的“艺术性”和“娱乐性”.电视娱乐类节目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4.
一、娱乐类节目的发展现状电视自从进入人们的生活,电视节目就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大餐,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电视节目在创作上也推新求异,种类日益繁多。在电视节目发展初期,娱乐类节目种类单一,传统类的综艺比较受到大众的欢迎,但是随着媒体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电视娱乐节目,即“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①如今,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在“娱乐至上”的理念指引下,着力打造了诸如“电视歌唱真人秀”“电视综艺娱乐晚会”“电视文化脱口秀”等类别多样且具有品牌号召力的娱乐节目.比如:湖南卫视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电视歌唱真人秀《我是歌手》、电视亲子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推出的电视音乐评论类节目《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推出的综艺选秀类竞技节目《中国达人秀》等.  相似文献   

16.
王珏 《新闻传播》2010,(8):51-51
目前.国内电视节目跟风现象屡见不鲜,央视学国外、省台学央视、地市台学省台,特别是读报类节目、谈话类节目和娱乐类节目,更是被竞相克隆的热点。近几个月来,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为代表的婚恋类节目再次将这个议题推入观众的视野,清一色的节目形式和低质量的节目内涵极大地考验了观众的耐心,也再次对电视节目发展模式提出了严肃的考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纪实类节目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主动拥抱互联网,融合新媒体,从内容、形式、渠道等方面持续创新,以主题“人本主义”化、人物IP化、拍摄真实化构建纪实类节目制作新模式;以形式年轻态、娱乐健康化、剪辑艺术化实现纪实类节目表现升级;通过构建跨媒体移动化多屏传播矩阵、建设“纵横交错”的传播网络、激发用户互动反馈与自主分享等提升纪实类节目传播效果。如此,纪实类节目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同时,可全方位构建产业化与生态化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当前,电视节目争夺收视率日趋激烈。为了取得高收视率及其带来的广告、赞助增收,一些频道和栏目不惜放弃媒体的崇高社会责任,不择手段地恶拼收视率,过度地追求娱乐化,片面强化和突出感观刺激,以“呕像”取代偶像,以“恶搞”取代尊重,以“刺激”取代关爱,以“愚乐”取代娱乐。不仅娱乐类节目如此,在新闻、社教类专栏节目中。也存在着低俗化倾向。电视新闻、社教类专栏节目从“会议报道”、“精英说教”走向平民化,本是电视接近它的本质特征的一次重大改革,但某些电视台为了使新闻、社教类专栏节目达到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19.
路晓燕 《新闻传播》2010,(6):119-119
随着广播电视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地.位与作用也目益凸显出来。无论是新闻类节目,还是娱乐、访谈、互动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他(她)们也成为各电台、电视台的“门面”与“名片”。  相似文献   

20.
娱乐类广播节目是一种新的广播节目类型。在我国广播节目的传统分类中没有娱乐类节目的单独分类,一般归属于“文艺类节目”或“综合文艺类节目”。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娱乐”作为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已不容置疑,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产生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娱乐类广播节目既要一分为二地认识娱乐节目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娱乐类节目的社会功效,把握其对社会人群的影响。如何引导人们并提供有益的娱乐节目,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娱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主待人是一个节目的核心,其形象和风格往往会左右节目的基调和风格。宁波电台的娱乐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