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2.
汪成兰 《青海教育》2003,(11):36-37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此,必须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  相似文献   

3.
一、导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爱学乐学,才能促使学生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所以,在教学过程巾,教帅要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把某些教学片段适当地改成课堂剧,让学生“唱一唱”、“演一演”,可以增加教材的活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马林 《青海教育》2004,(1):80-80
由人教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投入使用后,颇感一些知识点的编写不太合理,给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障碍。下面就“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的编写提一点建议。教材在本章第一节通过演  相似文献   

5.
朱瑛 《云南教育》2004,(2):29-29
演读见悟是一种深读课文、品味语言、体悟情感并将其“外显”的表演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和实践性很强的语文综合活动。它被老师们视为“外显”学生对课文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的鲜活形式,频频出现于课堂。但在操作这一教学活动时,由于理解、运用的偏差,效果往往事与愿违。现以《三袋麦子》(苏教版五册)为例,提出演读见悟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6.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怎样的语文课称得上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笔者有感于语文教学中的“讲课”、“演课”与“评课”,在此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高职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充分地阐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演”、寓教于“练”和寓教于“行”的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姚睿 《贵州教育》2009,(8):38-38
1、演一演,玩中学知。 演,即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小孩子生来好奇、好动、好模仿、好从事游戏。社会课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图文一体,形式活泼新颖,给学生的表演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组织学生表演。如在《我家与亲戚》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亲戚,来掌握称谓及区别这些亲戚与父母、“我”与他们子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表演是一种语言实践,广泛的语言实践是一堂好的英语课的重要标志,表演使得英语课更加生动形象。现行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有利于我们把课堂设计得生动、活泼、多样,但同时,对教师说、演、唱、画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也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把这些能力恰到好处地贯穿于课堂,使学生趣味盎然地获得新知,便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现仅就“演”的几个方面问题,浅谈一二。  相似文献   

10.
针对教材和学生存在的某些问题,为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案的需要,分别基于化学史实、百度词条与实验、“分类”理论和“演魔术破巫术”,设计了四种学习“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联系社会生活,贴近社会现实,因为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学考试而是为了掌握技能,提高素养,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可通过“说一说,展现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读一读,感受生活,”“动一动,体验生活”等方式来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这一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谭在强 《考试周刊》2012,(30):50-50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应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内容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师生通过探究得到这一知识后,教师布置了两个课堂练习,分别让两名学生板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描写水上城市———威尼斯风光的小品文。文章浅显易懂,语言生动优美。第二段(2、3自然段)讲述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及“我们”乘船游览的快乐感受。教学中,我采用“画一画、比一比、演一演、说一说”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画一画比一比文章第2自然段描述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儿,寥寥数笔,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小艇速写图。教学中,我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小艇是什么样儿的?用笔画出小艇的简图。再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画小艇图。接着,请画的同…  相似文献   

15.
郑小慧 《甘肃教育》2010,(10):49-49
课堂就是一个小舞台,演员只有两个,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作为配角的教师,同时还是导演。因此,这台戏是否能“演”成功,除了教师的“导”之外,还应该加上学生的“表演”。而如何使主角的学生能真正融人这场戏中,让他们“演”得好,那就要看教师“导”的功夫了。我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纪亚利 《考试周刊》2012,(64):96-96
随着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发展,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在提高学生本身的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演”不失为一良策。本文从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演”的价值、适合运用“演”教授的内容及“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操作策略等三方面阐述了“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杨虎 《文教资料》2013,(4):174-176
实践教学过程中讲求师生互动,“教”与“学”的关系就是“导”与“演”的关系。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其目标,必须充分做到“导”“演”互动。利用好课内外、校内外的实践平台,分析其可能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郑毓春 《广西教育》2004,(4A):15-16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这与现在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是一致的。我们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方法。在阅读教学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9.
汪强 《师道》2004,(5):25-25
不久前,笔参加了在某校举行的市小学数学课题组活动。该校提供了两节研究课,其中一节由一位非常年轻的女教师执教。这位女教师在课前交流时亲切地对学生说:“同学们,其实每一节课都是演一场戏,你们是戏中的——”“主角。”学生一起说道。“我是——”“配角。”学生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20.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隐藏着作者或是文中人物的思维判断、推理过程,学生借助文本提供的信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对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进行合理的判断推理,通过“说一说”“写一写”“填一填”“画一画”“演一演”这些“可视化”途径,再现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维判断、推理过程,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并带动其他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