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演变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一一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演变及其原因.文章认为,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分水岭的意义。在此之前,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比较缓慢,规模小,数量少,国际影响有限;在此之后,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勃然兴起,发展迅速,国际影响日增,成为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导致这一巨变的原因有三:第一、环境问题的大量存在及被人类认知,是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得以发展的历史背景或基础原因;第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生态上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空间:第三、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使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从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制定了一系列刑事司法原则以及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以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为中心目的,为世界各国构筑了国际合作的法律平台。根据我国的有组织犯罪的情况,我国应当在吸取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在加强有组织犯罪预防、完善打击有组织犯罪立法、加强司法制度建设及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等方面,积极探索,从而在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主动应对。  相似文献   

3.
论国际法主体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导致跨国公司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影响力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已经具备了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的能力,且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直接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义务的能力。面对跨国公司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关系中日趋活跃和重要的现实,各国应正视跨国公司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发展对国家主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国家主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原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简称IGU)是国际地理学界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创立于1922年。80多年来,IGU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00多个成员国会员的全世界的国际地理组织,由她经手并组织召开的国际地理大会也已经举办到第30届(2004年英国格拉斯哥)。IGU的组织机构也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健全,并且是与时俱进,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2004—2008年间.IGU设有34个委员会、2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和4个项目组.  相似文献   

6.
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是国际组织法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讨论和分析了国际组织享有特权与豁免的理论依据,认为职能必要说、组织独立说和公平受益说等学说是国际组织享有特权与豁免的主要理论依据,它们对于国际组织需要特权与豁免的原因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尤其是职能必要说,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现今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然而对于国际组织法律人格的根源存在着不同的争议。本文在比较约章授权说、隐含权力说和客观人格说的基础上,阐述了判断国际组织法律人格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建设。经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境内外高校衔接合作办学、国际组织后备人才专项培养、高校与国际组织合作办学等典型培养路径。这些培养路径的建设增强了我国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的后备力量,但与预期成果之间仍存在差距。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现有培养路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现有培养路径的优势与不足,建议高校制订长线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规划,完善课程设置,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提升学生应对国际事务的综合素质,优化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9.
2003年全国管理创新奖评选中,安徽江淮汽车有限公司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核心的组织能力优化管理荣获管理创新一等奖,反映出“学习型组织”这一国际最新的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成效。本刊将分期进行摘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起,终身学习开始成为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间重要的政策议题。如今,追求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终身化,进而创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回顾三十余年来国际三大组织推动终身学习的会议和文献,探究国际组织推动终身学习的情形,并尝试为我国开展终身学习、迈向学习型社会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受教育权和国际行动两个纬度梳理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推动全球教育公平的实现所做的巨大努力.以教育公平为切入点,本文简要回顾了比较教育研究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并结合国际组织的有关文献和行动,剖析了国际组织推动教育公平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受传统学术组织的挤压而导致的生存与发展困境,几乎是世界范围内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基于伯顿?克拉克的三角协调模式搭建组织合法性分析框架,对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进行案例考察,结果表明,该跨学科组织广受赞誉、屹立不倒的成长逻辑蕴含在其对国家与国际合法性、市场与第三部门合法性以及学术合法性的共同追寻之中。它对国家与国际合法性的寻求主要凭借其基于国家公共利益的研究定位和广泛的跨国学术合作而实现,对市场与第三部门合法性的获取主要在于其满足了有关企业和私人基金会的研究诉求,对学术合法性的寻求则主要依靠其整合了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权威以及推进了相关社会研究方法的专业化。研究结果对于应对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成长困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外比较成人教育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比较成人教育包括国际成人教育和比较成人教育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成人教育主要体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以及其它各种社会团体和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合作上。比较成人教育则经历了成人教育经验全盘借鉴和动力和因素分析两个时期。信息资料不全和不对等,影响了比较成人教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之间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两难关系。一方面国际合作产生国际组织,另一方面国际组织又对国家主权形成制约。国际组织制约国家主权,并不是因为国际组织如何强大,而往往是由于一些大国的主导。国际组织的职权与国家的主权常常在互动中被重新界定。人类为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而形成的组织化趋势必然使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本文从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影响,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关系的实质及其趋势的分析,阐述了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以改革开放为界,中国对国际组织的认识由浅入深,实践上由被动转为主动。这种变化是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稳步提高,国内制度、政策、观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未来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将更加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国际社会的组织化是一个同全球化互为因果彼此促进的历史进程,其标志为国际组织的繁衍并活跃于国际事务的所有方面。根据国际组织的基本理论,对“超国家”国际组织的提法及对其成立标准的界定,应着眼于当代宪法确认的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权力积极让渡与接替关系这一明显发展趋势。据此,所谓“超国家”的国际组织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在英国学派的理论取向变化中,存在经典英国学派、社会连带主义转向、地区转向和实践转向四种国际组织研究进路。英国学派的不同理论取向始终围绕国际组织是否具备国际社会制度属性以及国际组织与国际社会制度关系两大主题对国际组织展开研究。经典英国学派的理论取向,决定了国际组织不具备国际社会制度属性,但国际组织对国际社会制度发挥作用产生影响;社会连带主义转向依然未承认国际组织的国际社会制度属性,但将国际组织视为人权制度化的工具;地区转向将国际组织视为国际社会的次级制度,认为首要制度与国际组织之间存在有条件的单向关系;实践转向继承了国际组织的次级制度属性,提出首要制度与国际组织之间存在辩证的互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科》2007,(6):32-40
[考点学练] (一)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1)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它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其基本形式有竞争、合作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展开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的掘起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个显特征。在人类社会由分散状态走向统一整体的道路上,全球化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互动联系:一方面,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全球化进入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而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自下而上地主动导向世界的多层次、广泛联系,为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随着国际关系的转型经历着新的变化。全球治理理念的兴起,强化了国际组织作为独立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意义,国际组织的触角不断深入国家主权的管辖范围。新兴国家的迅速崛起,推动着国际体系结构的转变,冲击了西方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组织体系。以此为契机,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也在不断加深、调整和重构。国际组织不仅是中国实现、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平台。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为进一步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着眼于长远发展,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仍亟需从外交战略高度加以全面谋划,切实增强议程设定能力,重点推进周边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