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67-68
<正>《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生态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是生态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能量流动的考查主要包括能量流动图形分析、计算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等。现就能量流动图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难点。能量流动图形有很多种,如果考查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则较为简单,直接按教材图记忆即可(图1)。  相似文献   

2.
<正>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是"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的重点内容,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有的学生常常因概念理解不透彻或关键词把握不准导致计算错误。下面结合有关例题对相关概念和关键词进行诠释,以便学生掌握。先看能量流动图(图1):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63-64
<正>"能量流动"是高中生物学的难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门考点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困惑,对能量流动的过程理解不够透彻,对能量流动的有关计算不够熟练。笔者对历年来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如下,以便更好地开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内容的教学。1对能量流动的理解(1)能量是生态系统生存的动力,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是从绿色植物把太阳能固定在体内开始的,流动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而不是太阳。  相似文献   

4.
<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2节的课题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此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题,成了很多同学的绊脚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各种题型缺乏归纳整理,所以仍然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如有关能量最值的计算、能量流动的途径、相关图解分析等,学生未能彻底理解.本文结合教材以及具体相关试题对这一重要考点进行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35):147-148
<正>1.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法1.1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5章第2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从考试的角度看,本节内容常作为考试热点,往往把分析和计算结合在一起。本节内容分为2课时,本教案为第1课时。1.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1.3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2)学会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运用"教材结构的分析,将教材中5幅插图全部制作成幻灯片,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一、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内容中,安排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  相似文献   

7.
"晨昏线"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节的难点内容,也是高一地理教材中一个典型的难点,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未加详细叙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讲授过程中如果能循序渐进地讲解,学生定能一步步攻克难点.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物教学》2017,(8):61-62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轮复习教学中,教师通过编制预复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充分挖掘教材示意图,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形成良好的思维迁移和识图能力,同时使学生明确回归课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能力的表现,还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能量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本文所介绍的动态复合投影片进行直观性教学,将抽象的能量流动过程变成动态直观的投影,展现在学生面前,突破了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有关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是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热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对这部分内容学生较普遍存在的困难是:(1)不能正确地分析与计算气体压强,(2)对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各参量间的因果关系较模糊;(3)对气态方程适用质量不变的条件把握不准等。这反映学生对热现象的微观本质及宏观规律理解  相似文献   

12.
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能力的表现,还是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以新课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安排了一次教研活动.想了解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也想印证自己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一、备教材 所谓备教材,就是先从整体上认识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各部分内容间的相互关系,把握每部分内容的地位与作用,然后通过分析和理解内化成教师心中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还要弄清重点和难点,二者都要从教材内容的联系中去把握。重点是对教材而言的,它是构成每个教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难点是对学习主体而言的,是指学生难理解、不易接受的学习内容。课前教师只有对以上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4.
兴趣学习是获取新知识的最大动力,作者在"能量流动"一节教学中,通过设计角色扮演、插图分析和动手操作三类活动,构建兴趣课堂。将高中生物难点内容"能量流动"进行巧妙化解,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73):144-14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现行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对于书本内容的分析和知识的理解存在疑问和偏差,作者整理了教学中常见的几个基本概念的疑难点并进行剖析,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了表述,并就能量流动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计算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6.
郄银东 《新高考》2005,(6):i007-i012
高中生物计算题的取材广泛,基本上涉及各个章节,尤其是:蛋白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遗传、生物进化中基因频率及生态学中的能量流动等内容,是教材的重中之重。在高考中常常通过灵活多变的计算题形式,来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高考生物中的计算题历来也是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突破这一难点,现选择相关重点内容,配合贴近高考的名题启迪,将计算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同解题过程分析综合表达,聚变创新,以提高考生解题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教材人教版(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渗透作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材“问题探讨”处安排了“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演示实验,此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渗透作用的理解和后面内容的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原装置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数形结合"的概念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函数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由于函数问题过于抽象化,学生在遇到函数问题时往往不能将题中内容迅速地转化理解,给教学带来很大不便,学生们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也往往会走入"瓶颈"阶段.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帮助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化,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材在对教材内容适当删减之后,更加  相似文献   

19.
安强 《中学理科》2006,(2):47-4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是“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的重点内容,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有的同学常常因概念理解不清或关键词把握不准导致计算错误,在此,结合例题对相关概念和关键词进行诠释,以便于同学们掌握。  相似文献   

20.
板书是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写在黑板上的文字或其他符号。它是教师对教材分析和理解之后,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教材要点和主要学习内容的书面化体现;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重点与难点,达成学习目标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