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往往形成负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活跃的数学认知。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眼整体,厘清关键,让认知聚焦知识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走出思维定势形成的负迁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进行思考。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相一致时,定势的作用可以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具体问题的实际解决途径不一致或相悖时,定势的作用往往形成负迁移,使思维受到束缚,或造成解决问题的失误。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 ,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 ,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思维定势人皆有之 ,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多或少总是在某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展开的。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角度 ,对思维定势的作用、形成及其相应的教学对策作初步的探讨。  一、思维定势作用的双重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思维定势常常表现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按照某种习惯的思…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定势及对策曹培英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的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作为一种心...  相似文献   

5.
李樯 《考试周刊》2009,(13):74-74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司马光“砸缸救友”,救友是一个问题.而砸缸就是一个非常规的方法。他没有按一般人的思路去救人.他大胆地采取了一个他认为是最好的办法去救他的伙伴,而且奏效了。学生在学习中,一般是由于习惯性套用而不知其所以然,既不分类整理.也不总结经验,从而造成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我们经常碰到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克服呢?  相似文献   

6.
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技能的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它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教育心理学上称之为思维定势.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这种趋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表现为一种思维的趋向性,即总是按照某种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学生倘能将已获得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运用合理的类比、想象和推理,正确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则思维定势在这时所发挥的影响是积极的;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往往形成负迁移,这时或者酿成解决问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的既定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往往使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常按照一定的习惯方法和思路去分析物质及其变化,去回答或解决有关化学变化的现象及其原因。如果学生能灵活运用这一思维规律,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在学生学习化学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思维定势还有消极的一面,表现在思维定势的“惰性”和“功能僵化”,削弱思维的调节作用。不仅妨碍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和发展,而且有时会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面,是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带着已有的解题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解题的心理准备状态,按照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或模式去研究和解决问题。当这种习惯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一致时,就可以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这种是积极的思维定势,使人们更好适应环境,更好解决问题。但当这种习惯的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题途径相悖或不完全一致时,这时就会造成解题的错误,或者使思路陷于某种固定的“框架”久久不得解脱,这种错误的思维定势使人们来不及适应外界细小变化,往往产生错觉,妨碍新问题的解决,因此对学习产生消  相似文献   

9.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掌握比较牢固的知识和习惯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去寻求问题的解决。学生学的知识,有的印象深刻,有的记忆模糊,因此,思维的定势有强有弱。一旦遇到两者冲突时,经常运用的知识,往往会形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因而,在一定的场合、一定的时间内,思维强的一方会抑制或取代弱的一方,造成小学生的思维在一定时间内带有局限性和趋向性。思维定势对当前学习既有积极的功能,也有消极的影响。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经常碰到学生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克服呢?  相似文献   

10.
思维定势又称学习定势或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所具有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由学生先前的活动和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等构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思维产生倾向性影响,从而使思维活动趋于一定的方向。它对当前学习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经常碰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