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育人为本"落到实处,既要对它进行整体把握,也要对它进行深入剖析。文章紧扣"人""本""育"三个字,深入分析其丰富的内涵,为我们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落实"育人为本"的重要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工作重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以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性和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要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以人为本、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更切实有效地做好这个工作,不仅要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和身份给予恰当的定位,还要特别重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因为关系的和谐是实际工作中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也是适应新时代"育人为本"教育方式转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旨在打造"十育人"体系,"心理育人"作为十项重要环节之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发挥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提出新的要求。在当前社会的多重结构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融合,将心理育人紧扣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是高校心理育人"育心育德"的求真之道。"育人"是本,"心理"是用,发挥心理育人"育心"和"育德"的作用,是构建心理育人体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是体现在"知不知,会不会"上,而是体现在"信不信,行不行"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内化的心理过程,只有通过力行才能见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及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简要分析"三全育人"的主要含义、特征及理念,并论述基于"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革新的必要性,阐述"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路径,旨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发挥实践育人价值的重要平台。本研究在探析大学生"三下乡"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依托高校实践案例提出"三下乡"常态化实施的优化建议,通过特色活动品牌化、实践内容专业化、队伍结构多元化、校—政—企合作常态化等途径,不断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为指引,促进高校育人体系建设,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8.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工作在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构建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全员育人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专业化、职业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拓展教育内容体系,创建富有实效性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构建"线,点、面"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即以成才教育为主线,以"人生导航"为切入点,以"三全育人"为结合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提升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大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是对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对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项目研究艺术院校内如何将学生专业艺术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搭建适合艺术院校的实践育人平台。研究通过开展《红色的记忆·长征》融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实践为一体的大型演出,迎七一"党在我心中"合唱展演,开展多维度、不同覆盖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出艺术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育人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在多年的工作中确立了"为中国乃至世界培育测绘遥感事业的精英"的育人目标,推崇"立德树人、严管促律、务实暖心、寓教于乐"的育人工作理念,理清了"精神感召、文化熏育、制度引导、典型示范"的育人工作思路,并重视育人工作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最终形成了院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独特品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高校院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照"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新形势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辅导员的服务意识和注重工作实效性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追求,"立德"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树人"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体系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育"时代新人"为宗旨,以人员建设、过程控制和内容充实为抓手,推进"三全育人"目标体系建设、机制建设、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在"三全育人...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走进学生生活,加强实践育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王芳 《河南教育》2014,(12):46-47
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这就要求高校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作为大学生最亲密的教导者——辅导员,应以学生为本、知行统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也是大学生的核心利益和根本需求所在。  相似文献   

17.
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内容和资源上具有内在关联性,因此,实现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深入探讨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提出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的大思政四维平台,搭建校、地、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为高校构建"三育融合、三位一体"的融合育人新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陈云 《教育评论》2014,(2):86-89
立足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与高职学生思想的突出特点,积极建构以"以生为本"为理念、"文化融合"为内容、"职业素质训练"为平台,旨在达到文化育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引外延"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彰显高职办学理念的特色性、增强校企人才培养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中心任务,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发挥时代引领性作用。当前,高校存在着"重思维轻思想"的问题。课程思政立足高校课程体系全专业、全门类育人要求,探索基于课程思政的思政基石。目前,课程思政的基石主要为思本之基、政本之基、德本之基。围绕课程思政所具有的根本基石,不断深度挖掘和开发各门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思政元素,深度开发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达到"有课程就有思政"的全课程育人境界。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生涯导航教育计划以"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针对高校学生现状、特点及个体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和需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寓教于行,寓行于教,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