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 《家庭与家教》2007,(12):24-25
在重庆某大学的大三学生赵金华是个很有些名气的"怪人",连续两个春节都是孤零零一个人在学校度过的.他父母曾经专程来学校看望他,他却避而不见,平时也从不给他们写信、打电话.  相似文献   

2.
“远远的,学校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远远的,学校是一个希望……”张文质先生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道德教育身教重于言教。言教的作用远远没有身教的作用大,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他们对于语言、对于别人的经验的理解能力还不高,他对自己的经验的理解比较容易。要让他感觉到,他生活在一个诚信的社会当中,所以,老师、学校都应该讲真话。所谓诚信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曾立国 《新课程研究》2009,(10):100-102
在学校里,班主任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他担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联系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他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更是维系全班几十个孩子的中心纽带和学校工作得以开展的关键。一个班主任接一个班,面对的是几十个正处于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孩子。其职责就在于如何引导他们执起五彩画笔描绘各自的多彩人生。  相似文献   

5.
杨浩,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看上去还有些稚气,然而,一旦与他谈起网站、黑客、免费空间、远程控制、门户,你一定会惊奇,面前这一个稚气未脱的学生,竟然对IT技术如此的熟悉,对IT技术的把握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我曾经说过,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是的,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这话虽然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但至少有一定的道理。组织的基调通常是由最高管理者决定的,学校的成功将依赖于他对整个集团注入的远见卓识和精力,他的不称职或玩忽职守会使组织停滞不前。[1]国内外许多成功的学校领导者的领导实践已经证明,他们能够改变学校的组织文化。但理想的学校领导者应该具有什么形象,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每一名校长都是独特的,他的服饰、外表、言谈举止、语调、风度以及行为方式等都可能极其不同。也就是说,理想的、统一的校长形象是不存在的,校长的形象实质上千姿…  相似文献   

8.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句话意味着,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对学校各项工作影响极大.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要评价它的校长."特别是在今天,如果校长还是紧护着"官帽",做一个穷于应付各种事务的"官僚",那么,他就很难把学校引向正确的方向,很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很难实实在在地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不大的山丘,只是比起四周的田野和村庄来,要高一点。站在上面,可以看风景。远远的,也望得见这个山丘。山丘上稀稀拉拉长了一些树,还有一些蓬蓬野花和一块块荒地。山丘顶上立着一个小庙,从前是尼姑的庵堂,后来成了学校。这就是我上小学的地方。 这个学校只有一个老师,我们叫他章先生。他也是校长,也是校  相似文献   

10.
许丽 《教书育人》2006,(10):48-48
学校是什么?这好像已经有了很多答案。记得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远远的,学校是一个美丽的风景;远远的,学校是一个希望。我也曾经在随笔里写道.学校,对孩子而言,她应该是一个让学前的孩子们憧憬、向往,让毕业的孩子留恋、怀念、感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课堂教学是语文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宽领域,借助语文课外活动,使课堂知识得以延伸,课堂不足得以弥补,素质教育得以提高。然而,现实农村初中的学生.语文基础比较差。  相似文献   

12.
高玉元 《教师博览》2009,(10):26-27
李国民是我读小学时的一位教师,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是村里的一个反面典型。过激的人甚至不屑喊他的名字,而是直接喊李叛徒。当年,李国民背着行李离开学校的时候,没一个人送行。大人们见了远远躲开,生怕被传染似的,很多他教过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也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3.
《家庭与家教》2005,(10):53
当孩子背上书包走进校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头脑中认定的孩子的正常教育范畴就是好好学习、全面发展。然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的现状却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对一个智力正常而行为表现异常的儿童,学校和家长该如何教育?这名三年级的小学生自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比较好,学校在对他的研究报告上是这样评价的:智力情况良好,学习知识没有困难;只对他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一定的专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被学校发现他在日常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很让人担心:上课时,他会随便离开座位到处走动,甚至到操场上乱跑;如果他想回答问题而老…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合力.这些年,很多学校都开办了"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但仅靠几次教育讲座,对儿童的成长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和积极性。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不仅要了解本校教职工的一般性、共性,更要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性、个性。马克思说过,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对人的个性特点了解得越透彻,就越可能做到合理使用人和有效地激励人。学校管理者如何来发挥教师的才能和积极性,这就关系到如何用人“所长”和善用、巧用其“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无纸化办公可以网络为依托,在内部进行畅通的信息交流。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成为一个大办公室,党务、行政等部门成为学校信息交流中的一个环节。依靠这种模式,学校组织结构得以简化,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各个部门可以分工协作,迅速明确每个部门甚至每个员工的责任。这种简便的无纸化办公模式即"飞信+QQ"办公模式,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办公效率,加大教学管理的透明度,更加有效地对教育教学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7.
威尔·史密斯出生于美国的费城,父亲维拉是个电气工程师,母亲卡罗琳是一所学校的员工。作为家中的独子,他从小就十分机灵顽皮,加上他圆润的口音相当具有魅力,上小学时老师就送给他一个"王子"的绰号,威尔·史密斯在"王子"二字前加了一个"新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中国教师》2014,(7):1-1
<正>教师——不仅是一个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人,而且是一个兴趣和活动远远超出学校范围的社会政治活动家。在一位人民教师身上,人民想看到的是一位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楷模。教师工作的高度思想水平——是办好学校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教师,这不仅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人,而且,就像父母一样,首先是孩子向他学习生  相似文献   

19.
朱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他于1911年2月生于江苏宜兴,幼年是不幸的,很早就失去了父亲,过着孤苦的生活。十岁时,他不得不进入天主教学校读书,学拉丁文和法文。后来,又先后在上海震旦大学、无锡国学专修馆学习。二十二岁时,经人介绍去上海胶州路一个美国教会所办的学校——公撒格公学(Consaga College)教国文。这时他得以有  相似文献   

20.
2004年9月刚开学的一天,班干部来告诉,我何涛(化名)在教室又打破了一盏日光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生事,前几天才和别的同学打架,真让人头痛。 是什么原因让他这样呢?难道他就不求上进吗?一直以来,差生的教育工作是教育者最感头痛的问题。这个“教育”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各个层面。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往往是以成绩为中心,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成绩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